人生有两个悲剧,第一是想得到的得不到,第二是想要的已经得到了。
——张晓风
212号房间 法国/比利时/卢森堡
玛莉亚是一名事业有成的知识女性,与丈夫理查有着二十年朝夕相处的稳定婚姻关系。但是于此同时,小鲜肉是玛莉亚难以拒绝的诱惑,劈腿成为了玛莉亚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理查开始质疑玛莉亚出轨的时候,玛莉亚解释道,夫妻二人好像兄妹一样生活多年以后,自己只是找点“性趣”,得到满足之后生活继续,这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跟理查争吵之后,玛莉亚一气之下偷偷跑到家对面的旅馆,住进212房间想要独处一晚。而这一晚上,玛莉亚的回忆和反思变成一幕鲜活的时光交错的“奇遇”,她经历过的所有男性以及年轻时期的丈夫、妈妈、丈夫的前女友……都汇聚一室,和现在的她进行了“对话”。影片以惊人的脑洞,和法式特有的诙谐方式,呈现了当代中年人的情感危机,主角通过超现实的跨越时空的奇妙旅行,与自己开展对话,探讨爱情、婚姻、人生的可能性和自我的关系等,从而试图在过去中找回爱情的美好。而且它颠覆了婚姻中的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女性出轨却毫不在乎,反而男性去思考年龄增长对于爱人吸引力的影响等,并以女性的视角来表达。和最近引起热议的电影《婚姻故事》相比,虽然都是讲述亲密关系,特别是针对长期婚姻生活所产生的孤独、困惑和距离感,但《212号房间》显然观影感受更轻松。“212”这个数字在片中除去旅店门牌号外,还埋下了第二层含义:根据法国民法第212条,夫妻应相互尊重、忠诚、互救互助。导演没有引导人们对婚姻的道德是非对错进行剖析,更多的是抛开道德束缚交给观众自己去思考,可能他试图告诉我们:是非对错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何认识自己,和对待以后的人生。
谁说我结不了婚 中国
大龄单身女性的婚恋影视剧扎堆,全是清一色的大女主配小奶狗的恋情。前阵子大热的《下一站是幸福》以及《没有秘密的你》,好像都在给广大未婚女青年画饼——只要保养好,你的男友还在幼儿园等你。可现实的婚恋市场明明是——同样30岁的年纪,离过一次婚的男人是宝,没结过婚的女人是草。剧中,34岁的女编剧程璐一直坚信,自己单身多年的原因不是结不了婚,只是不想结而已。当然,现实中,程璐也没机会遇见什么小奶狗,相亲对象全是条件不尽人意的大龄剩男。无独有偶,她的闺蜜女律师田蕾、美容院老板娘丁诗雅同样单身,工作、生活条件优渥的三人对年龄增长所带来的婚恋压力嗤之以鼻。然而当程璐遇到社会心理学教授魏书后,情况悄然发生改变。这是一部难得的口碑还算不错的国产翻拍剧,有影评说:“故事有点老套,一个30+的未婚女性和研究这个课题的大学教授(怼来怼去);两个青梅竹马(怼来怼去)的律师cp;富二代周公子和丁诗雅的单方面一见钟情(也是怼来怼去)。演员演技都在线,台词也在线,又很现实,所以其实看起来还是挺有趣的。”虽然剧本还不够尽如人意,雷点也确实不少,但冲着近来人气颇高的“中年演技派”组合潘粤明、童谣和陈数,仍然值得一追。
孩子通過我们的声音来接收和判断我们大部分的情绪,包括欣赏、期望和恐惧。
——迪·莫戈尔
《亲爱的女儿》 [美]艾米·克劳斯·罗森塔尔/帕丽斯·罗森塔尔 著 [加]霍利·哈塔姆 绘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3年前的情人节,纽约时报的“Modern Love”栏目上,一位妻子为丈夫写了一条“征婚广告”:你可能想嫁给我丈夫。在结尾处,她还十分贴心地留出了一段空白,希望她的丈夫可以与新的爱人一起将它填满。文章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全世界读者的注意,到现在阅读量已经超过500万。她的丈夫表示,他收到了将近300位求爱者的来信。但读过文章之后会发现,比起“征婚广告”,这更像是妻子写给丈夫的最后一封情书。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艾米·克劳斯·罗森塔尔,在文章发表的10天后,她因为卵巢癌离世。艾米一直坚持写作,在诊断出卵巢癌之后,她一共写了5本书,《亲爱的女儿》就是其中之一。这是艾米与女儿帕丽斯·罗森塔尔一起写的书。和艾米一样,帕丽斯也是一位极有个性的姑娘。她喜欢踢足球、听音乐,也喜欢写作。她是高中里第一个加入男子篮球队的女生,和爸爸一起获得了跆拳道黑带。也因为妈妈的缘故,她在在大学里成立了一个癌症互助公益小组。也许是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书中字字句句都包裹着艾米对女儿的爱与祝福。艾米很明白女孩成长中可能经历的烦恼。女孩们很重视自己的外貌,一点与众不同的地方都可能让女孩子感到自卑。她希望女孩子可以接纳自己,喜欢自己,不管是雀斑还是红头发,只有接受了自己,才能传递出更多能量去爱她的朋友和家人。社会对女孩子有许多的要求,女孩子要端庄,要优雅,要安静......但她希望,女儿还有所有的女孩可以不被外界定义,勇敢地做自己,保持对世界的热情与好奇心。如果你正好也有女儿,不妨去读一读这本书,它一定会触动到你。这是一个坚强乐观的绝症妈妈给女儿最后的礼物。
《好父母的说话之道》 [美] 温迪·莫戈尔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好父母的说话之道》的作者温迪·莫戈尔是位临床心理学家、育儿专家、《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从事亲子关系工作超过30年。这本书揭示了在孩子生命的每个阶段,父母如何通过语言与孩子建立联结的关键。是的,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和小朋友们沟通其实都很需要技巧。尤其是跟小朋友们谈重大话题,比如性、死亡、金钱。大多数父母都会以回避来面对。而作者却有她的沟通办法,比如面对亲人离世,作者认为孩子一定能从亲人离世的悲痛中恢复过来,而且未必受到的是坏的影响,因为令人悲伤的事件也常常伴随着成熟、同理心、耐心以及其他一些珍贵品质的养成。所以,对家长来说,诚实、准确和直接的解释是最有效的。作为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消化悲伤。比如带孩子去我们和逝去亲人一起去过的地方,或者是鼓励孩子帮你一起安置一些缅怀亲人用的小物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允许孩子走出悲伤,重新快乐起来。不要让他们认为快乐生活是对逝去亲人的一种不忠。家长本人要树立榜样,像过去一样义无反顾地投入生活。如果你还想当一个更加了解孩子、被孩子信任的家长,不妨从如何跟孩子说“正确”说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