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对电子心理健康服务的接受度现状调查

2020-11-02 07:30傅应凡梁燕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0年5期
关键词:管理工具老年人心理健康

傅应凡,梁燕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上海200032

老年人一直是我国心理健康关注的重点人群。近年来,老年人的抑郁和焦虑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而心理健康服务供给面临地区不平衡、从业人员水平有限等问题[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心理健康服务(e-mentalhealthservice)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且被证明对居民的心理健康管理有帮助[2]。电子心理健康服务指的是通过网络和移动设备提供心理健康服务[3]。服务的类型包括提供心理健康知识或教育资源、疾病的监测和心理健康管理工具、在线的心理咨询或治疗,以及支持性团体组成的网络社区[4]。电子心理健康服务可以缓解面对面的心理健康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减少老年人利用心理健康服务的障碍(例如羞耻感、身体活动受限等)[5]。用户接受度是影响健康信息技术类服务利用包括电子心理健康服务利用的重要因素[6],根据Gattiker 等[7]的技术接受理论,接受度被定义为,一个人对于使用某个特定工具或产品的意愿程度。技术接受模型合并计划行为理论(the combin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C-TAM-TPB)[8]为理解影响接受度的相关因素提供了理论框架。本研究将以C-TAM-TPB 理论框架为指导,调查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对电子心理健康服务的接受度,研究结果将为开展电子心理健康服务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2019年11月-12月选取在网上对本研究的招募广告自愿作出回应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

纳入标准:(1)年龄≥60 岁;(2)有网络使用能力并能理解和完成在线问卷填写;(3)自愿参加本研究;(4)通过回答参加本课题意愿的具体问题,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不使用网络或因身体或疾病原因无法完成本研究。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问卷 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工作状态、家庭人均年收入(不含子女)、居住安排、在心理上或精神上是否有过比较长时间的困扰。

1.2.2 对电子健康资源的使用情况 结合文献回顾和前人相似的研究自行设计,包括:(1)对健康或疾病信息相关网站的知晓情况和使用情况;(2)对有关心理或精神健康网站的知晓情况和使用情况;(3)信息型和参与型电子心理健康行为,在Chen和Lee[9]设计条目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信息型和参与型电子心理健康行为各包含4 个条目。条目经由5 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评价,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96。

1.2.3 对电子心理健康服务的接受度 应用C-TAM-TPB理论框架[8]设计问卷来评估老年人对不同类型电子心理健康服务的接受度。条目设计参考和类似的调查[10],经过翻译、回译、预调查(=10)修订和5 位专家的内容效度评价,最终形成一套5 个条目的问题集来评价老年人对每一种电子心理健康服务接受度的看法,分别评价[8]:态度(个体基于自身经验对服务的主观喜好)、自我感知的受限程度(个体使用服务时所感知受到限制的多少)、重要他人的意见倾向(重要他人对个体使用服务的看法)、自我感知的有用性(个体基于自身使用情况感知的获益程度)、自我感知的使用容易度(个体感知的自身使用服务的技术水平)。条目包括:提供心理健康信息的网站或者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我可以自主不受限制地浏览提供心理健康信息的网站或者应用等。

内部一致性检验显示条目有良好的信度(Cronbach's alpha = 0.91)。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C-TAMTPB 指导下形成的条目集有良好的结构效度:(1)心理健康信息的网站或者应用:2=3.82,<0.001,CFI=1.00,SRMR=0.018;(2)在线心理咨询或治疗:2=16.29,<0.001,CFI=0.95,SRMR=0.036;(3)支持性团体组成的网络社区:2=7.88,<0.001,CFI=0.99,SRMR=0.025;(4)心理健康监测和管理工具:2=4.06,<0.001,CFI=1.00,SRMR=0.016。

1.3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为网络调查,通过问卷星收集数据。课题组通过社交媒体(如微信)、老年人相关的网站和软件论坛发布招募广告,研究对象自愿参加。调查开始前,详细向调查对象说明研究目的、自愿参与和保密原则,并告知研究对象可以随时退出调查。最终有293 人参与并提交了完整的调查问卷。

1.4 统计学方法 由问卷星软件导出数据的Excel 版本,导入STATA SE 16.0 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 检验进行比较;分类变量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2检验进行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别对不同类型电子心理健康服务接受度的差异,比较分析采用Helmerth 法。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293 名老年人接受了调查,其平均年龄为65.35 岁,其中53.2%为女性,48.1%为高中及以上教育水平。82.3%的老年人为在婚状态,退休老人占到83.3%。调查对象中自述在心理上或精神上有过比较长时间困扰者占35.8%。

2.2 对电子健康资源的使用情况 64.9%的被调查老年人知晓一些与健康或疾病信息相关的网站。有心理精神困扰与无心理精神困扰的老人相比,在健康网站和心理健康网站的知晓率、以及健康网站的使用方面相似,但有心理精神困扰的老人使用心理健康网站的频率更高(表1)。老年人的参与型电子心理健康行为(M=1.70,SD=0.07)高于信息型(M=1.28,SD=0.07;=-6.90,<0.001)。表1列出的信息型和参与型电子心理健康行为中,除了“在网上进行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测试,或者是从网上获得测评方法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进行自我评估”无差异之外,有心理精神困扰的老人在其他行为的表现上高于无心理精神困扰的老人。

2.3 对电子心理健康服务的接受度 表2显示了老年人对不同类型电子心理健康服务的接受度5 个维度的得分。老年人对4 种类型的电子心理健康服务,在态度、自我感知的受限程度方面无差异,在重要他人的意见倾向、自我感知的有用性、自我感知的使用容易度方面差异显著。具体来讲,在重要他人的意见倾向上,支持性团体组成的网络社区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电子心理健康服务类型(=4.67,=0.031),其次是心理健康监测和管理工具(=3.86,=0.049),提供心理健康信息的网站或者应用得分最低(=5.70,=0.017);在自我感知的有用性上,老年人认为心理健康监测和管理工具比其他服务更有用(=8.69,==0.003);老年人认为心理健康监测和管理工具比提供心理健康信息的网站或者应用更容易使用。此外,有心理精神困扰的老年人与无困扰的老年人相比,对不同类型电子心理健康服务在态度、自我感知的受限程度、重要他人的意见倾向、自我感知的有用性、自我感知的使用容易度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表1 有和无心理精神困扰的老人对电子健康资源的利用及电子心理健康行为比较

表2 有和无心理精神困扰的老人对不同类型电子心理健康服务的接受度比较

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对于电子心理健康服务接受度较积极,有无心理精神困扰对老年人的接受度影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对于电子心理健康服务5 个维度的均分,均在3 分以上,显示被调查老年人整体对于电子心理健康服务持“中立”以上态度,偏向积极。有心理精神困扰和无困扰的老年人对于电子心理健康服务的接受度在5 个维度的评价上没有统计学差异。这一结果与Marshall 等[11]的研究一致,即心理精神健康困扰的存在与否和个体使用电子心理健康服务的意愿无关。

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参与型电子心理健康行为更多,对心理健康监测管理工具、支持性的网络社区接受度较高。

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参与型电子心理健康行为比信息型更多,对各类型电子心理健康服务的接受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心理健康监测管理工具在自我感知的有用性、自我感知的使用容易度两个维度得分都最高。可能的原因在于,老年人对健康管理的需求度较高[12],希望通过心理健康监测管理工具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支持性网络社区的接受度也较高,提示未来网络社区可能成为扩展老年人人际交往、提升其社会参与的重要途径。

探索老年人的电子心理健康行为模式有助于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电子心理健康服务。有心理精神困扰的老年人与无困扰者相比,使用心理精神健康相关网站的频率更高,其信息型和参与型电子心理健康行为也更高(除了在线心理健康测试,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这与Chen 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即电子心理健康行为与个人心理健康之间呈负相关。不管有无心理精神困扰,老年人表现最多的电子心理健康行为均是“参与式网络分享”,这可能与老年人参与式电子心理健康行为获益、以及任务本身的便捷性有关。这与洪建中的研究[13]结果类似,提示未来可以开发社交媒体上的嵌入式电子心理健康服务,以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服务是一项非常专业的领域,在内容与形式上需要获得专业的论证,电子心理健康服务的提供亦需要专业机构的权威发布推送,才具有科学性与有效性。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选择采用网络招募方式,不使用网络的老年人没有被纳入。尽管在电子心理健康服务的相关研究中,网络回应式调查是常见做法[3,10],但研究结果中没有包含不上网老年人的相关信息。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改变研究对象招募方式,可以弥补这一局限。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网络的老年人,无论有无心理精神困扰均对电子心理健康服务有较积极的接受度。老年人对于交互式的心理健康监测管理工具和支持性的网络社区接受度较高。基于有心理健康需求老年人参与型电子心理健康服务行为较多的特点,相比传统的电子健康服务,有必要继续深入探索老年人的电子心理健康行为模式,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电子心理健康服务。同时,积极发展由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心理健康监测工具,为未来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管理工具老年人心理健康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