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霞
在世界陶瓷艺术之林中,紫砂艺术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属于后来追上,在其中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江南宜兴被称作“中国陶都,陶醉天下”,其紫砂产业发展欣欣向荣,紫砂艺术绵延至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紫砂以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器型闻名于世,因为紫砂的成型工艺采用了全手工制作,许多的器型得到了实现,提梁造型便是其中之一。关于提梁壶的来历,来自于古代常用的一种煮水的器具石铫,古人用石头打凿而成的容器,里面装上水,然后在下面烧火,非常的实用。后来的紫砂艺人在此基础之上用紫砂的形态来演绎此壶,使其更加的具有泡茶的实用性,同时兼具了空间的美感,深受广大壶友的喜爱。当我们回望紫砂历史的时候,可以发现提梁艺术在紫砂之中的运用非常悠久,目前出土最早的紫砂壶器型,就是吴经提梁,它的出现,让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在明代的时候,紫砂艺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巅峰,同时已经进入达官贵人阶层,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后来还有向坡公致敬的东坡提梁,开一代紫砂提梁先河,演绎出美轮美奂,令人耳目一新的紫砂艺术造型,在今天依然是年轻一代不断学习和临摹的经典器型。
我的这组紫砂套壶《玉带提梁》由一壶、一杯、一碟组合而成,采用了黄龙山原矿底槽清制作,再用不同颜色的泥料装饰壶身,呈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效果。此组作品取材于古代的玉带形态,壶身扁圆敦厚,壶底微微收拢置圆足,端庄稳重,壶嘴弯流,出水非常爽利,壶颈之处转折流畅,口盖贴合于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扁圆形壶钮点缀其上,和壶身完美地融为一体。提梁壶把横跨两端,宛如彩练当空舞,虚实相结合的设计更加凸显出此壶的亭亭玉立。小杯也是采用了和壶身同出一辙的造型设计,浑圆饱满,端握非常舒适,小蝶则可以当作杯承使用,文雅美观,充满了把玩的意味。此套组合最为精妙之处就在于玉带粉饰,非常的灵动自然,把历史的传承和艺术的审美融合起来,凸显出其中的层次之感和细节的处理,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制作技艺和对于紫砂艺术的理解和阐释。“韵险助诗成”,我的这组作品《玉带提梁》从设计到制作,恰似巧夺天工,清趣绕梁,风华犹存。壶身的装饰和杯体、小蝶一脉相承,把“君子比德如玉”的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在欣赏和把玩这组作品的同时,更能够深刻感受到其中浓浓的文化内涵。
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玉文化一直绵延至今,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显著特点。中国人把玉石看作是天精地华的结晶,同时赋予了玉石不同寻常的权利、地位、财富、宗教的象征意义。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玉文化中包含着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干戈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等等,让我们在欣赏玉石文化的同时,情不自禁地能够联想到许多的文化内涵。宜兴的紫砂艺人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之中,也深切地关注到玉文化和中国传统艺术之间的关系,最负盛名的关于玉器的紫砂壶,就是紫砂泰斗、一代宗师顾景舟先生的“玉璧提梁”,它把玉璧的形态和提梁完美地结合起来,让后来的紫砂艺人从中汲取了许多的知识。我的这组紫砂《玉带提梁》套组,就是把紫砂艺术和中国传统的玉文化结合起来,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能够感受到君子温润如玉的美好品德和其中的文化内涵。
结语:紫砂以其独特的透气性和充满了质感的肌理赢得了许多艺术家的欣赏,以紫砂为材质的工艺品载体层出不穷,也让宜兴紫砂艺人的创作思维开阔和延伸,
除了陶刻装饰,粉饰、彩绘等等形式也在紫砂上面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正是在这些记忆的锦上添花之下,紫砂艺术以其更加丰富多彩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展示出东方文明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