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婵俊
莲花在中国是人们非常熟悉并喜爱的一种花卉,人们不仅爱其“卷舒开合任天真”的优雅姿态,更爱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这使莲花在中国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包含有莲花元素的文化艺术品能够体现出中国人的“精神审美”层次。紫砂壶作为中国陶瓷艺术品中至关重要的作品,在对莲花元素的吸收上也是“不遗余力”,使紫砂壶艺术重视自然美与精神内核的品质得以彰显。这件“慕莲壶”就是一件以莲花为主题的紫砂壶作品,本文将通过对其艺术创作的分析来研究紫砂壶艺术中那份独特的精神追求。
模仿花卉之形是紫砂壶艺术创作的传统之一,源自中国人与自然之间的那份亲昵。在紫砂壶几种基本款式中,花器与筋纹器是经常用来表现花朵姿态的,尤其是筋纹器能够达到立体的、多角度的艺术效果,模仿起花瓣形态来真可谓是“得心应手”,“慕莲壶”从表面规则的纹样看便可属筋纹器的一种。
“慕”是尊敬,也是模仿,应用到此壶当中是在尊重莲花形态的基础上进行模仿。莲花花朵圆满宽大,有端庄丰腴之姿,粉白渐变的颜色娇嫩而不艳俗,极易给人带来高洁舒心之感。在对莲花进行模仿时,手工艺人从“圆”出发,首先拍打出椭圆形的壶身,通过调整壶面的弧度呈现出莲花盛开的姿态,从平缓的肩部向下看,壶身两侧线条运行由缓变急,弧度也越来越大,使壶的下半部分尤为圆润。壶身底部连接着圆形的底座,稳定了整个壶身,也是在模仿莲花的根茎部分,增强了作品的稳定性与艺术性。从整体的轮廓线条上来看,作品已经将莲花落落大方的姿态勾勒出来了,为其他结构部分的设计及对莲花细节的表现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壶身上几乎包裹整个壶身的莲花纹样是彰显主题的一个重点部分。莲花纹样是由完全一致并紧密排列的花瓣纹样构成,每片花瓣由中间的立体纹线分为均匀的两个部分,立体感较强,它们片片相连围满壶身,模仿莲花将要完全绽放的姿态。盛开的莲花固然能彰显生命的活力,欲开之态则是一种能量,一种来自自然的生命动感。这一纹样与壶身整体造型结合也像是佛教文化中的莲花宝座,象征净土,提升了作品的文化与精神境界。
壶嘴与把手线条简约,变化自然,与壶身搭配和谐。平整的圆形壶盖构成莲心部分,壶盖中央的壶钮模仿莲花花苞,象征新生的力量,促成作品的层次感,包含着生生不息的内涵。在壶盖上有另一部分莲花纹样装饰,这一部分更有传统筋纹的特点。壶盖上的筋纹明显更为细腻,所模仿的是花蕊部分,这就造成了壶身整体的线条上部较为细密,下部较为稀疏,在结构上制造出节奏美,使壶的上下部分形成对称,以达到作品气韵上的稳定与平衡。
在制作壶的泥料上,手工艺人从传统审美出发,选择了包含有吉祥美满之意的红色泥料。泥料主要是以细腻的质感表现莲花的“水色”,光泽在泥料中会经长期泡养后逐渐显现,传达出出水莲花的脱俗气质,使作品的外在表现与内在主题及涵养在岁月流逝当中逐渐融合,传递出作品的精神追求。
无论是莲花、紫砂壶还是茶道活动,都是雅文化的代表,它们都能向人们传递着讯息,引导人们远离世俗喧嚣,注重自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慕莲壶”正是体现了精神追求对紫砂壶艺术的培养,对手工艺人创作思想的浸润。壶无论是筒身的拍打,各个部分的制作镶嵌,还是那些完全一致又变化灵活的筋纹,都体现了手工艺人精益求精的艺术理念,这种理念所折射出的其实就是莲花所象征的“净土”,这里没有纷繁芜杂的思绪,有的只是艺术的诚心。
“慕莲壶”以精致的做工诠释出对莲花的爱戴与尊敬,也表现了对于自然的那份尊重。莲花装点了大自然,也为紫砂壶艺术带来了艺术启示,莲与紫砂壶结合说明了优秀的道德品质与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对紫砂壶艺术的培育,使我们能够透过莲花与紫砂壶的美丽与芬芳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与美德的光辉灿烂。
结语:一如周敦颐笔下那如君子般的莲花一般,“慕莲壶”也是壶中君子。本文对此件作品的造型、筋纹设计及泥料均进行了分析,在形成对此壶全面细致的认识基础上,找到作品的内涵价值,说明了紫砂壶艺术创作中的精神追求。在这一分析过程中,我们了解了莲的美丽与气质品格,了解了紫砂壶制作的精心,“慕莲壶”如谦谦君子般向我们展现着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与精神追求的力量美与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