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调查分析
——以江西为例

2020-10-31 03:25:52徐文皓吴灿琴雷雪芹宋晓丹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意愿问卷大学生

李 燕 徐文皓 吴灿琴 雷雪芹 宋晓丹

(江西科技学院 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0 引言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制定人才培育机制,完善教育体系,落实实践任务等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相关措施。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全面深化高等学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加强江西省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重视。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现状、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创业实践。

1 调研内容与方法

通过问卷星线上发放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以及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因素两大模块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

调查问卷的主体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创新创业意愿现状和创新创业意愿影响因素3部分。其中基本信息包含学校、性别、年级、专业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意愿现状包括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概念的认知度、自主创业意愿和创业兴趣等3个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具体包括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力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资金扶持力度影响以及社会认可度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的影响等4个方面。

以江西省10所高校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覆盖了理工、文史、经管、艺术、农学、医学等不同领域专业,样本结构比较合理。问卷的问题设计形式为22个单项选择题和4个多项选择题。问卷发放时间为1月15日至4月30日,调查共计发放问卷600份,收回600份,其中有效问卷共计567份,有效率为94.5%。表1为有效问卷的基本信息数据统计。

表1 基本信息数据统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创新创业意愿

(1)在如何看待创新创业中,其中有69.66%的人选择“支持,对社会有积极的影响”,17.81%的人表示不关注,12.17%的人认为创业风险大,而自身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而仅有0.35%的人反对大学生创业。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在看待创新创业的本质意义上,大多数人都有正确的认识。此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创新创业这一概念十分清楚的大学生仅占5.47%,知道一些的大学生为多数,占75.66%,听说过的占16.99%,完全不知道的有1.88%。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对于社会的认知也不尽相同,对创新创业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对于缺乏实践的大学生来说,对创新创业的认知还浮于表面。

(2)大多数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的参与度不高。在调查大学生对于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等竞赛活动的感兴趣程度中,仅仅只有7.76%的人表示有强烈兴趣,绝大多数人表示兴趣一般,占70.19%,还有22.05%的人对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没有兴趣。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旨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学生自身对于这些创新创业比赛体系的了解不够深入,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提升兴趣进而对创新创业产生意愿。

(3)大多数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较强。“是否有自主创业的意愿”题项中,5.47%表示正在创业,53.44%表示有考虑过,并且之后有打算进行自主创业,32.45%表示看情况而定,仅有8.64%的人表示对于自主创业没有任何打算,由此可见,多数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有较高的意愿,但真正付出实际行动实施创业的人仍占少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行动力不足。在关于毕业后的选择方向上,选择直接工作的人数占77.43%,选择继续升学的人数占1.7%,然而,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仅占7.05%。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一个相较稳定的发展方式,选择自主创业的相对较少。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大多数人在面对未知风险的境况下更愿意选择相对稳定的风险较小的道路。

2.2 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因素

2.2.1 高校创新创业指导师资力量

在调查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授课教师的评价中,77.9%的学生认为教师有创业经历或者企业工作经历很重要;在对于老师的专业度评价中,77.58%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师接受过专业创业培训或从事相关研究很重要。教师作为学生引领者,其专业度更容易让学生切实地了解创新创业的本质,激起学生的探索之心,对创业产生兴趣。

2.2.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各高校纷纷开展了各种创业教育课程,调查显示,学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对累积创业知识有帮助交流中仅占22.05%。高校虽然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根据学生的反馈来看,首先其课程体系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部分高校缺乏一套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现各高校教育体系中依旧存在着一些传统思想,和当今新型教育理念缺乏有机的结合。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也存在缺乏符合新时代先进的教学方法,缺乏新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问题。

2.2.3 创业资金支持

在关于创业遇到的主要困难时,结果显示认为资金筹备的占41.98%。其中31.22%认为社会关系匮乏也是制约创新创业的主要因素。认为创业团队组建困难和没有好的项目的分别占10.58%和11.46%。大学生毕竟身处校园,自身并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创新创业,而且创业项目启动运作后,初期将是投入阶段,存在现金流中断等风险,一旦没有足够的资金储备,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创业。此外,大学生对社会的接触较少缺乏抗压能力,需要外力帮助承受创业面临困难。

2.2.4 社会认可度

调查数据显示,73.19%的大学生认为身边人的支持力度对创业很重要,不同意的仅占8.9%。获得社会认可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软需求”,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的创业意愿。社会认可度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创业信心和创业激情,进而影响其创业的意愿。

3 对策与建议

3.1 增强创新创业认知度,提高创新创业胜任力

大学生自身应该有意识地了解创新创业相关政策,增强对创新创业认知度。可以去图书馆查阅关于创新创业的专业研究书籍,多渠道了解最新创新创业相关政策,向学校创新创业指导老师请教交流等。培养自己的洞察力、判断力、抗压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与创业指导老师或者正在创业的校友进行交流,学习前辈的经验,增强创新创业主动性。在校时期积极主动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锻炼管理能力,积极报名创新创业竞赛,锻炼自身的思维及表达能力,扩大人际圈,提升创业胜任力。

3.2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大多数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职讲授,缺少专业的系统性的指导和训练,一方面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另一方面也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经历和实践指导,对此,高校要努力打造出一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素质优良的创业导师队伍,只有教师具备了专业的指导能力,才得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创新创业政策,提高创新创新意愿。此外,存在重视在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强化对创新创业教师的激励措施,激发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教学兴趣和教学的积极性。

江西各大高校都有开设各类的创新创业课程,与此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创业指导和创业实践的机会。根据当前现状全面分析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抓住薄弱环节进行突破,补齐短板。根据当前创业课程、学生需求、学生接受程度、学生反馈等4个方面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新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3.3 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资金扶持力度

帮助和鼓励学生申请专利;完善创业援助系统,针对高校的大学生创业者建立专项基金和风险基金,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享受职业培训补贴等相关政策,尽可能地减少大学生实施创业的后顾之忧。加大创新创业相关优惠政策普及力度,充分利用各媒体、广播电视台多渠道地扩大政策宣传途径。另外还要加大创新创业经费投入,用于支持创新创业教学、创业项目实践基地、创新创业比赛、师资力量的培养、课程体系建议等。

3.4 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认可度

开展各类丰富的创业竞赛、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专题学习研讨会、企业模拟训练等活动;建立产学研基地;加强校企合作,推荐学生去企业实习,培育学校创新创业文化,通过校园浓厚的创业氛围来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创业信心。

可以对大学生创业先锋者颁发荣誉勋章、创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交流圈、举办大学生创业成果分享大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进行相应的资金支持,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民众对大学生实施创新创业的认同感。

猜你喜欢
意愿问卷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问卷网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中国火炬(2010年9期)2010-07-25 11: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