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巍
车在贵州铜仁的盘山路上转了无数大圈小圈。我们过悬崖峭壁,然后乘船渡乌江,再翻山越岭,才找到德江县桶井乡下坪村大屋基村,看到藏在大山缝隙中的她和她的没有名字的学校。她,就是杜典娥。
我搞不清这座陈旧简陋的木加砖建筑究竟是不是学校——上课不定时,学生没定数,各年级在一个教室里;校长、班主任,语文、数学、体育等各科教师,就是她一个。孩子们在这儿学到三年级,打一些基础就可以去镇里继续读书了。另有一个杂工、厨师、卫生员,是她的丈夫简光轩。教室里挂着一块小黑板,墙上贴着一些儿童画,彩色的塑料小桌凳摆得东一个西一个。孩子们挤在桌边,有的在写生字,有的在画画,有的在算“2+6=8”。隔壁就是灶间、堂屋兼“校长”办公室、卧室,院里放着做游戏的小滑梯……一切显得那么不正规。只有星期一在门前小院落举行升旗仪式时,杜典娥用手机放着国歌,丈夫用绳子拉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她和学生们才整齐肃立,表情变得庄严而神圣。院子围栏的前面就是陡坡和散落的村居。再往前望,就是云雾缭绕的群山和山后遥远的不可知的世界……
生于1967年的杜典娥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困难年代,贵州农村很少送女孩上学。父母没文化,但母亲是老党员、县妇女代表,她深知当“睁眼瞎”之苦,下决心砸锅卖铁也要送女儿读书。每天天不亮,小典娥就起身了,提上一个小烘笼,翻过一座大山,才能到达山后的小学校。因为家里没有劳力,生活艰难,小典娥不得不时常帮着父母耕作,几次辍学又几次复读。直到1987年,已经20岁的她才初中毕业。尽管如此,村里和周边许多农家姑娘都特别羡慕她能上学读书。
一天,村干部来看望她的父母,说起山村的贫困与落后,孩子上学太远太累,杜典娥突然问:“我在村里办个小学,行不?”
村干部大惊,说办学校可不是吹泡泡,没钱没房没老师没用具,咋办?
杜典娥说:“我当老师,我家当教室,有啥难的!”
事情操办起来,杜典娥才发现,自家局促的小地面根本无法办学,孩子们连个活动场所也没有。在老党员母亲的领导下,“家庭会议”做出决定:用自家的田置换邻居家的地,小操场就有了。有了校址,还要建房铺路,父亲就带人上山炸石头。村干部送来几块木板,帮着做了一些小桌小凳。之后,杜典娥跑遍周边各个山村,动员所有适龄男孩女孩来上学,说他们再也不用大黑天提着小烘笼翻山越岭了。家长问:“没钱咋办?”杜典娥说:“每年只交6斤米;交不上的可以记账,啥时有,啥时再给。”
1987年9月,这个没名没照、只有一个没证老师的“私立山村小学”办起来了。方圆十里八村的30多个孩子背着空书包欢天喜地跑来,满满登登挤了一屋子。没课本怎么办?母亲毫不犹豫地说,把家里的牛卖了!可课本要去江对岸的镇上买。杜典娥清早起身,翻山过江已是夜晚,要找个地方住一宿;第二天去镇上买两大包课本又是一天,晚上再住一夜;第三天背上沉重的课本乘船过江,爬山过沟,晚上才能回到家。这个个子小小的柔弱姑娘,就这样成了“小黄牛”。有一次朋友介绍她去对岸长江村姓简的农户家住一晚,户主当过7年兵,豪爽正直,了解到杜典娥独自办学的经历,深为感动,于是命令大儿子简光轩帮她背书过江。简光轩黑黑的,个头很高,老实巴交,很少说话,光会笑。一来二去,一向不善言辞的简光轩对这个大眼睛姑娘说了一句决定一生的话:“我看你家实在缺少一个帮你背书的男人,这事就让我包了吧。”“原来你是个假老实!”姑娘羞红着小脸,觥当给了他一拳,这一拳直把小伙子打进屋当了上门女婿,一直住到现在,职业是学校杂工。
母亲敲响了挂在门框上的“铁盘钟”,父亲把桌凳摆整齐,杜典娥拿着自备的教学笔记走进“课堂”,宣布学校开课。孩子有的是刚上学,有的是上过一、二年级又辍学的。杜典娥把他们分为三个年级,在一间房里“轮番作战”。给一年级小豆包上课,就安排二年级做作业,三年级做游戏。数百年寂寂无声的大屋基村,第一次响起孩子们的瑯琅读书声。在广大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在九年义务教育尚未实施的年月里,附近山村所有适龄的孩子,特别是女孩子无一“漏网”,全部上学读书了。
这件事感动了德江县领导。1994年,有关部门给了杜典娥一个“代课教师”的名义,每月给她补助60元。2008年,杜典娥又开办了学前班。总共有100多个孩子了,家里装不下了,只好自费请人马,从10里之外拉水泥砖加盖小二层。2009年,杜典娥通过考试成了正式教师,月工资3000多元。她可以把一生贡献给山村孩子了。
2019年,岁月已在杜典娥的一头乌发上留下了些许斑白,望去令人有些心酸,但她的微笑依然明朗。30多年,她总共教过1500多个孩子,他们都是三年级以后离开的,其中有20多个后来上了大学。中午在她家吃便饭时,杜老师拿来一个陈旧乌黑的本子给我看,那是有关历年“6斤米”的账本,上面名字后面打了钩是交过的,还有许多没打钩的。杜老师笑着说,有好些打了钩的,是后来儿子、孙子帮着还上的。这个账本她还留着,其实不是为了记账,它是她一生的记录和纪念品了。
眼下,这所“一个人的学校”有14个学生,1个在读一年级,4个读二年级,9个读学前班。杜老师说,这几年来她这儿上学的孩子不多了,不过她很高兴。我惊问为什么,她说,因为通过这几年的扶贫工程,很多村民富了,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了,那边条件好,老师教得也比她好,她当然为他们高兴。
谢谢你,杜典娥老师。在这个脱贫致富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你把自己的一生默默做成一代代山里娃走向梦想的铺路石,没有你给他们启蒙、教他们识字,一切无从谈起。
(选自2020年4月17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阅读点击
文中的杜典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