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0-10-30 02:04王艺霖
乡村科技 2020年26期
关键词:家庭农场河南省基础设施

王艺霖

[摘 要] 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组织形式的一种,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而且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家庭农场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家庭农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渐突出,因此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是大势所趋。本文主要分析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发展家庭农场的对策。

[关键词] 家庭农场;融资;基础设施;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 F3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6-38-3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发展家庭农场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刺激农业产业转型、激发农村活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推进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为背景,研究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并寻找合理的发展措施,使得家庭农场规模经营不断扩大,实现农业现代化[1]。

1 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1.1 农场数量明显增加

河南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2016、2017年,河南省认证家庭农场总数分别为3 974、6 927、9 564个,其中被县级及以上农业部门认定为示范家庭农场分别有1 804、2 169、2 179个。整体来看,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态势良好。

1.2 经营规模扩大趋势明显

数据显示,2015年,河南省家庭农场土地面积约为7.73万hm2,2016年增至9.07万hm2。截至2017年年底,河南省家庭农场土地面积约为10.80万hm2。总体来看,河南省家庭农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1.3 家庭农场劳动力数量波动

受劳动力转移、土地细碎化问题严重、政府政策支持不到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15年河南省家庭农场劳动力数量从58 989个下降至2016年46 402个。家庭农场劳动力波动问题将成为影响家庭农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河南省家庭农场在用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来源于招工难且来源不稳定、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涨、劳动力素质较低等方面。

1.4 经济收益增加趋势明显

2015年,河南省家庭农场农产品销售总值约17亿元,除去生产成本,家庭农场的总体利润很小;2016年,河南省家庭农场农产品销售收益比2015年增长1亿元左右;截至2017年年底,河南省家庭农场农产品销售总值在28亿元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家庭农场经济收益上升趋势非常明显。

1.5 发展速度快,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后,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速度加快,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资料显示,河南省家庭农场集中分布在气候条件较好的驻马店、周口、新乡等市。

2 河南省发展家庭农场的优势

2.1 耕地资源禀赋

河南省面积广大,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河南省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占108 262.8 hm2。而且河南省地处中原,平原土地面积占9.3万km2,是总面积的56%,地势平坦开阔,规模经营的自然条件优越。

2.2 环境政策支持

2004—2018年,中共中央连续15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三农”问题被重点强调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河南省高度重视中央提出的新动向,《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培育新的经济主体,支持适度规模的大农户和家庭农场发展,引导和促进农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对农业行业龙头企业加以培育和壮大。一系列政策支持为家庭农场、农业规模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2.3 农场类型丰富

河南省家庭农场共有3种主要的经营模式:种植型农场、养殖型农场和种养结合型农场。3种模式相比较而言,占比最大的是种植业,其次是养殖型农场,最后规模最小数量最少的是种养结合型农场。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传统的耕作方法是土地耕种,农民相對容易接受从田间耕种到管理大型家庭农场的过渡。养殖型和种养结合型农场建立初期不仅需要大量投资,而且需要先进技术给予支持,相比传统种植难度大,面临的经营风险较大。

2.4 基础设施健全

被誉为农业大省的河南省,发展农业的技术和基础设施较其他地区相对较好,机械大规模投入家庭农场生产,可以节约大量农村家庭劳动力,为家庭农场扩大经营规模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3 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3.1 融资贷款受制约

建设家庭农场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如果在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资金支持不到位,那么会阻碍其发展。在新农户建立家庭农场或有些地方需要扩大经营规模的初期阶段,初始资本投资相对集中,需求较高。多数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为农民,他们财力不强,加之固定资产相对较小,大多数人无法通过抵押资产等方式获得银行贷款,制约了家庭农场的发展与经营规模扩大。并且当前河南省农村开展融资和信贷的金融机构很少,只能协调农村信用社贷款。但由于手续复杂、定额低、期限短,在家庭农场的规模经营中不能提供重要支持,满足不了其资金需求,所以农村的信贷服务对于家庭农场的帮助作用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农场的发展。

3.2 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逐渐增多,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这些年龄较大的人无论是在体力还是在精力方面均远远比不上青壮年劳动力[2]。另外,有些劳动力只有小学或初中学历,部分人员甚至没有接受过义务教育,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对家庭农场的经营仅依靠自己的种植经验。家庭农场经营者受教育水平低、知识储备不足等,阻碍了家庭农场发展[3]。

3.3 土地流转困难

土地流转困难是规模效应难以实现的主要因素[4]。出现土地流转困难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整体规划和市场调整机制,导致土地流转慢、效率低。另外,农民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影响土地流转,如缺乏长期转出家庭承包地的积极性,部分农户手里的土地流转资金不足,部分地方租赁期限不统一导致土地来源不稳定等,家庭农场主考虑自身利益及长远利益,不敢大胆对家庭农场进行投资,导致土地流转水平低,影响了家庭农场经营规模的扩大。

3.4 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

家庭农场的不断发展离不开健全的农业配套设施建设。换句话说,完善的配套设施是家庭农场发展的基础。农村地区的配套建设不全面,配套建设规划不到位,建设资金短缺,工程监督力度不足,已成为制约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河南省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长期依赖国家财政和基础建设部门,地方政府配套投资和直接利用外资能力很差。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投资较大、周期长、管理难等,加之政府支持不到位,导致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较慢、建设质量不佳,进而影响家庭农场发展。

4 加快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的建议

4.1 拓宽融资渠道

首先,确立金融机构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推进各商业银行为农户办理贷款业务,解决资金问题,并加快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如城镇商业银行、小型贷款公司规范化发展。其次,引入更多金融机构参与,加大金融投入力度,完善各类金融服务体系,对于按时完成税收、商业信用度较高的家庭农场进行严格的等级评定制度,根据排名的先后顺序,给予不同程度的利率优惠和补贴。此外,根据社会发展创新各类金融产品。研究了土地流转经营权及以农机械器具为抵押的贷款方式后,对一系列的贷款手续进行合理的简约化,为生产经营者创造便利条件。最后,采取形式多样的担保方式,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在资金担保行为中,可以采取土地反担保和一户多保等形式,也可以将多种农户之间互相担保的方式列入考虑范围,拓宽担保范围,以促进各类家庭农场发展。

4.2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管理人才

构建家庭农场经营主体培训机制,利用已经存在的科研院所、农业职业院校等培训机构对家庭农场经营主体进行培训,提高其农业技术、经营管理、金融保险等能力。鼓励家庭农场主积极参与各项农业研讨活动,与相关专家沟通交流,同时了解其他经营情况较好的家庭农场的运作模式,通过实地学习方式,将他们培养成理论和技术兼备的新型职业农民。另外,联合省内的农业职业院校,建立家庭农场主培训学院,加强对已经通过竞选的农场主的培训,准农场主主要包括农业院校的毕业生、退伍军人以及具有现代发展观念的村民。可以在家庭农场建立奖学金制度,奖励成绩优秀的人员,起到激励作用,促进农民广泛参与相关培训活动。

4.3 规范健全土地流转体系

规范土地流转、健全土地流转体系是现阶段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重要任务。政府必须行使管理土地合同的权利,关注并改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尽最大努力解决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同时,政府应搭建土地流转平台,给家庭农场提供稳定的土地来源,并对农民进行普法宣传,增强其法制观念,使其自觉遵守合同。通过多方努力,对土地流转双方利益进行维护和保护,把家庭农场土地流转问题解决到位,从而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4.4 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要紧跟农业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尤其是要能适应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家庭农场发展的新形势[5]。政府要提升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家庭农场基础设施建設的财政补贴力度。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更为多元的投资主体、社会力量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和投资效率。通过增加投入,积极支持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完善的温室基地,推广节水技术,扩大燃料供水示范工程,以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5 结语

河南省已经发展起来一批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提供者,但总体上仍存在发展不平衡、发展不足、实力薄弱、脆弱性差等问题,阻碍了河南省家庭农场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在融资渠道、管理人才、土地流转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以重视,不断增强家庭农场的经营活力,从而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关付新.河南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思考[J].农村经营管理,2019(8):26-27.

[2]李华.襄汾县家庭农场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山西农经,2020(7):74-76.

[3]张长江.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的优势和阻碍因素及对策建议[J].中州大学学报,2019(2):38-41.

[4]廖珍兰.上杭县发展家庭农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0(10):200-201.

[5]詹慧龙,刘虹,唐冲.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需求研究[J].农村经济,2015(12):116-121.

猜你喜欢
家庭农场河南省基础设施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沂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参与主体目标取向及社会效益分析
家庭农场法律属性探析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