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尼汪,火山熔岩下的神秘之地

2020-10-30 01:56阿兹猫
世界博览 2020年20期
关键词:朗姆香草火山

阿兹猫

留尼汪岛位于地壳热点的上方,有很多利用地壳热的基础设施和特色旅游景点。富尔奈斯火山就位于该岛的东部,海拔高度2632米,1640年后火山喷发发生了100次以上。

留尼汪岛位于地壳热点的上方,有很多利用地壳热的基础设施和特色旅游景点。富尔奈斯火山就位于该岛的东部,海拔高度2632米,1640年后火山喷发发生了100次以上。

留尼汪岛位于地壳热点的上方,有很多利用地殼热的基础设施和特色旅游景点。富尔奈斯火山就位于该岛的东部,海拔高度2632米,1640年后火山喷发发生了100次以上。

全球疫情让各地都笼罩在一种惴惴不安的气氛中,或许只有一个地方的人民心态坦然,因为那些电影里和传说中的恐怖场景他们司空见惯了。与活火山为邻,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火山爆发时盛放出的生命的力量,她,就是南印度洋上的小岛留尼汪,一个拗口的名字,一个徒步爱好者的天堂,也让我知道了想要赶上火山喷发还是要靠运气的。

这座岛坐落在亚热带的地壳热点上,在毛里求斯和马达加斯加中间,几百万年由火山不断喷发而成。岛的面积只有2512平方公里,差不多和广东的东莞一样大。然而,全岛45%的面积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了“世界自然遗产”:火山、冰斗,美如新娘头纱的瀑布,孕育全世界品质最好香草的土地……

开启探秘之旅

如果你想休闲度假、美美地享受热烈的阳光与细绵的海滩,那么很抱歉,留尼汪很可能并不是你的理想国。被《国家地理》杂志推举为“印度洋最后的冒险乐园”,在这里每一天的出发,都颠覆着人们对一个小海岛的传统认知。

1513年,葡萄牙人马斯克林来到印度洋的一个群岛,后取名马斯克林群岛,留尼汪就属于这片群岛。1642年,法国宣布正式占领该岛,而此刻被叫作留尼汪的她,其实拥有一个大家都应该熟悉的名字——波旁岛,法国本土流放的“叛逆者”成为这里的第一批居民。

作为法国的属地,岛上所有的基础设施几乎与一个发达国家无异,特别是公路,据说目前在修的海边公路的一个三叉石墩就要1800欧元,从北部往南一直延伸,你可以看到无数个这样的石墩,法国政府对留尼汪的投入有多大,就此可见一斑。

临行前看到一些游记说留尼汪物价高,大概比法国本土还高20%。的确,留尼汪并没有大力发展实业,除了基本的种植业外,旅游业几乎是她全部的经济支柱。留尼汪极为注重环境保护,当地人说,岛上是禁止捕鱼的,吃鱼要从几百公里外的马达加斯加进口。这几年近海鲨鱼屡屡伤人,专家推测是跟环境保育做得好有关。

火山喷发过的地区已经成为了徒步爱好者的天堂。

前往富尔奈斯火山山顶的途中,一个骑行的法国人友好地跟我们打招呼。

火山熔岩已经凝固,生命开始繁衍,带来勃勃生机。

带着对这个小岛的种种好奇,一场探秘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行走在熔岩上

11月是南半球的夏季,从-5℃的北京到30℃左右的印度洋小岛,并没有让人产生任何不适。

“如果不徒步,等于没有来过留尼汪”,向导埃尼斯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这点我完全相信,在留尼汪的几天时间里,见到的游客几乎都是一种装束:冲锋衣、背包、徒步手杖。留尼汪,这个法国的海外省,每年都吸引着大量从法国本土前来的游客,其中大多数是来徒步的。好吧,那就加入他们的行列吧。

岛上3条总长1000公里、设置了路标的徒步线路使得这里拥有“徒步天堂”的美誉。向导告诉我,这里既有适合一般旅行者的徒步路线——分短途和长途两种,也有高难度的专业级别线路。一般来说,半天到一整天的徒步路线是不需要专业向导带领就可以完成的,但某些特殊地区以及长达数天的徒步必须要有专业的向导带领,最长的线路是12天徒步穿越全岛。所有路线中以“火山熔岩下的探险”最吸引人,我则选择了富尔乃斯火山的短途徒步,这是一条最成熟的火山徒步路线。

目标锁定在火山底部台地上的一处小火山口,通往谷底的台阶不算太陡峭,身边经过的徒步者,既有一大家子结伴而行,也有上了年纪的老俩口步履轻松。沿途的山壁上有一连串白色圆点,那是为徒步者指路的标示,一直延伸到下面的谷底。各种不知名的植物点缀着这片荒凉之地,也让镜头中的火山多了几分生机。

30分钟后,我已经站在了环形山的脚下,不远处便是小火山口,地上是凝固的火山熔岩形成的波涛起伏的岩脊,夹缝中不时露出几缕绿色。正因为有着月球般荒凉奇特的地貌,美国宇航局(NASA)制作人类登月宣传片的部分镜头也在这里取景。

踩着吱嘎作响的砾石,我爬上了那个红褐色的火山口。静静地欣赏着眼前那个浅浅的大坑,想象当初人类面对小岛的火山喷发时,忽然间摇摇的东部天际喷发出熊熊的火光,接着浓烈的烟雾升腾起来,一定惊恐万状。面对着自然的伟力,心中该是多么震撼!不知什么时候,旁边来了一个法国人,看样子应该是从那边过来的,于是我随口问了句:“你上到了最远处的富尔乃斯火山口吗?” 这个叫朱利安的年轻人一脸轻松的表情:“当然,大概用了不到3个小时,不过那里的火山口要壮观许多。我每年都来留尼汪徒步,这里的火山爆发一点都不可怕,我还赶上过呢,跟看烟火表演一样。”他说得轻松,我心里还是打了个问号。

火山徒步也不是一点危险都没有,最惊险的一条徒步路线,是踏着火山沉积石进入火山地下隧道,必须头戴钢盔,手持电筒,紧抓湿滑的墙壁,在里面谨慎前行。埃尼斯告诉我,前几年就有一个新西兰年轻人掉进了火山裂缝中,没能生还。

除了火山徒步,“冰斗徒步”也是当地的特色。留尼汪岛的地形都曾经被火山熔浆和地壳运动雕刻过,由于山体滑坡和大断裂,火山山脉发展演化成了3个大冰斗(也称“盆地谷”):塞拉兹、西拉奥斯和玛法塔冰斗。冰斗是由火山喷发塌陷而成的,这些冰斗在火山喷发后的几年中就已经被各种植被覆盖,变成了郁郁葱葱的大盆地谷,前两处冰斗底部平坦,已经被开发成了当地人生活的村落,只剩下最后一个玛法塔冰斗维持原样,因为它地势艰险奇峻,到处是高耸陡立的峭壁,几乎处于最原始的状态,人类很难接近那里。为了保护天然地貌,玛法塔冰斗一直没有铺设道路,游客们要深入内部,只能荒野徒步或者乘坐直升机才能进入。

小岛上的云端之旅

徒步到火山口需要6个小时,不过我依然有机会接近那些神奇的火山口——乘直升机,只是留尼汪的天气很不稳定。到直升机公司的时候,天气算不上很差,只是有些阴霾。这回换了一个飞行员,之前那位技术超高的法国空军飞行员恰巧休假。没想到一会儿工夫,工作人员就跑来抱歉地通知我们,今天的飞行只能在沿海地带,无法到达火山附近,因为那边的雾气很大。于是,我的火山口探险也就变成了留尼汪岛空中观光。

听到这个消息有些沮丧,但当我坐在驾驶员旁边向海边飞去时,心情又开始激动起来。到达那个令人惊艳的“铁洞”——Trou de Fer,这个世界十大最美瀑布之一时,虽然没有阳光使得瀑布逊色了不少,但换个角度看竟然有另一种感受。正如痴如醉,飞行员突然一个转弯,动作很猛,我的心砰砰直跳。在塞拉兹冰斗上空盘旋了一阵后,直升机向海边飞去。欣赏了一番留尼汪特殊的地貌景色,短短半个小时就结束了飞行之旅。

“400弯”之后的隐秘冰斗小镇

不少住在留尼汪火山冰斗里的居民在山下的沿海城市上班,这个距离每天需要经过35公里左右、被誉为“400弯”的盘山公路,需要超高的精神集中度驾驶1个小时左右,他们都练就了高超的山路车技。这看似辛苦的上班过程却被当地人津津乐道,因为他们觉得每天有2小时畅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同时还能体验惊险的驾驶刺激,绝对是一种很精彩的人生体验。

从空中俯瞰冰斗中的村庄十分容易,然而走近它却十分不易。通往西拉奥斯冰斗中的“克里奥村庄”的公路很考验驾驶员的技术,2个小时里要上到海拔2000米以上,盘山路十分险峻,而且车道狭窄,然而对于留尼汪人却是家常便饭。我们的印度裔司机把车开得游刃有余,会车时倒车让路那个干净利落,让人忍不住拍手称赞。

峰峦叠嶂间,盘过一道又一道弯,似乎没有尽头。随着海拔的变化,气温逐渐下降,路边常常是深不见底的悬崖。终于,那片缠绕在山顶的云雾离我们越来越近,西拉奥斯小镇到了,小镇上的人向我们友好地问候。

这个冰斗中的村镇秩序井然,当地人的生活很安逸,到处盛开着鲜花,生机勃勃。“这里原来是山下庄园的奴隶们不堪压迫逃进山中发现的一处世外桃源。”向导告诉我,“留尼汪恐怕是世界上少有的在18-19世纪蓄有白人奴隶的地方,这些冰斗的村庄就是过去逃亡的奴隶们建立起来的。”

虽然隐藏在山中,但居住条件一点不差。这里的房屋是传统的木质结构,屋顶和窗户都漆上了明亮鲜艳的色彩,每家的独栋小楼前后都有庭院,栽种着三角梅和叫不上名字的各种植物。整个小镇配套设施齐全,有邮局、超市、商店、医院、学校,甚至还有一家葡萄酒厂。

乘坐直升机观赏火山口是最佳选择。天空湛蓝,但火山口却云雾缭绕,岛上的天气变幻莫测 。

西拉奧斯(CILAOS)冰斗小镇的葡萄酒厂徽标。小镇天主教堂前的纪念碑, 用开拓者的形象拼成小镇的名字“CILAOS”。西拉奥斯冰斗小镇中心的天主教堂,小镇人过着安逸而传统的生活。

听说这里的传统刺绣很有名,于是我们找到一间手工艺作坊。走进去的时候,一位中年妇人正低头绣着一块白色的手帕,镂空刺绣的花纹简洁大方,可惜她说的法文我一句都不懂,只好努力跟她用手势比划着。过去百年间,小镇上的家庭主妇们或多或少都会些刺绣,那是传统生活的一部分,和世界上许多原来与世隔绝的地区一样,现在的西拉奥斯冰斗与外界的联络多了,年轻人自然不会像祖辈人一样生活了。稀有便意味着价格不菲,据说每年雪片般的定单让这里的50多名专业绣师忙不过来,因为一条精美的桌布要8-10个月才能绣完。

现在是荔枝成熟的季节,走在小镇里空气似乎都带着甜甜的气息,小店门口或者水果摊上,摆满了新鲜的荔枝。当地的农夫们收入不菲,他们怡然自得地用原始的绿色方法耕种着山坡上零碎的土地,驯养着喝矿泉水的牛羊,呼吸着大山里特有的清新空气,几百年来坚守着大山中安详的梦。即使进入了现代社会,依然有很多人留恋深山老林的幽静与淳朴,继续保持着这样一种淳朴和本质的生命存在。一点点感受着冰斗里留尼汪人与自然的融洽,让我们这些城市外来人着实羡慕不已。

东南部野性丛林

要品味最原始的留尼汪,一定要去“野性东南部”。当地甚至有专门的观光机构组织游客在南部的原始森林中进行“寻宝”拉力赛,穿行在长满丰富珍稀树种的森林间,嗅着波旁香草和藏红花的沁人芳香,去发掘一个神秘的尚未开发的世界。

从海岸一下子走进原始森林,在古树与瀑布间寻觅大自然的精灵。

12. 香料花园中的各种奇花异草。13. 香料园的主人向客人们展示着著名的波旁香草。

岛的南部,那里是留尼汪自然景色最原始的地方,从圣皮埃尔往东沿海岸开去,每隔几百米就是一处不同的风光。车子停在南部的格兰德海边,原本计划只停留拍照10分钟,没想到一下车便被这里的风景迷住了,1个小时过去了,依旧舍不得离去。

虽然这片海滩是岛上的人最喜欢的地方,但是知道的游客却并不多。海边布满了黑色的礁石,海浪拍打在上面飞溅起十多米高的雪白浪花,一个海钓者站在礁石上,将长长的鱼线抛向大海,岸边不远处便是茂密的森林……这便是最真实的留尼汪,也是岛上最美的地方之一。

由于海浪很大、水流湍急,甚至偶尔还有鲨鱼出没,所以不适宜游泳,人们便在海边搭起了一个天然泳池,到了周末和节假日,留尼汪人喜欢呼朋唤友来此野餐,而不是在海滩上晒太阳。游览之余,不得不感叹这里的管理者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其中一条政策规定:海滩属于所有人,不允许任何私人或组织占有海滩和海边景观。

留尼汪的山区多瀑布,没想到在这片海边也可以看到瀑布,还未近前,便已闻水声,待走近才发现一挂白练从山涧垂下,气势虽没有之前看到的“铁洞”瀑布那样宏伟,但水声清脆,动感灵气十足,几个留尼汪女孩子干脆换上泳衣,在瀑布下畅游一番,好不惬意。

到了中午,我们也入乡随俗,在林中专门的野营烧烤地支锅埋灶,烤肉和兵豆从篦子上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空气清新,鸟儿在枝头鸣唱,再來上一杯当地产的红葡萄酒,混合着原始野性味道的留尼汪森林大餐开始了。

漫游香料花园

置身长满奇花异草的香料园中,百年的芒果树,长着奇特“象足”的棕榈树,若干种香草,还有各种叫不上名字的植物,爱丽丝漫游仙境的感觉油然而生,留尼汪,原来是座童话中的“海外仙岛”!

或许留尼汪最好的职业还不是牧场主,因为拥有一座香料园更值得羡慕。火山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这里成为香料种植的天堂,这个位于岛南部圣菲利普附近、占地20公顷、1989年正式对公众开放的私人香料花园,有1500种植物,是当地最著名的一家。

刚走进香料园的大门,立刻就被空气中弥漫的香草、生姜、小豆蔻和丁香的混合气味包围了。香料园的主人方丹·帕德里克刚好拎着一篮子晒好的香草走过来,随手递给我一根30厘米左右的黑色植物,我闻了闻,一股浓郁的芳香让我顿时对这个外表不起眼的家伙另眼相看,原来这便是当地的名产——波旁香草豆荚。香草的学名叫作香荚兰,不仅可以提炼香精,还可以用于烘焙、烹饪。西班牙人认为香草是一种兴奋剂,印第安人称之为“神的果实”,阿兹特克人还用它当过货币,在过去的800年中,香草这种神奇的小豆荚甚至救活了墨西哥和马达加斯加的经济,现今则是仅次于藏红花的世界第二昂贵香料。留尼汪出产的波旁香草豆荚是香兰素含量最高的品种。

800-1000年前,火山喷发过去后,种子被鸟儿们从各个地方携带而来,落在肥沃的火山灰中。近300年间,来自欧亚非的移民们也纷纷带来各自国家的香料植物,比如菠萝、荔枝等,很快便在这里开花结果。然而,最著名的还是香草,成为了印度洋小岛们的共同经济作物,留尼汪的香草也成为了法国香水业的重要原料来源,难怪主人会把它们当做宝贝一样看护着。

跟随帕德里克,我见识了园中不同品种的香草,这种爬藤类兰科植物竟然有100多个品种,外表长短大小不一。他掏出一根长针,为我示范如何为香草人工授粉。这里面还有一段趣闻:原来香草最先从墨西哥引进,必须要墨西哥的长鼻蜜蜂授粉,但这种蜜蜂拒绝在火山上生活,当地的蜜蜂对它又毫无兴趣。后来,一个墨西哥少年偶然用手捻了一下香草花的花蕊,它竟然结了果,岛上的人这才知道,这种植物是雌雄同体的。从那时起,留尼汪人总是随身带一根长长的针,对香草进行人工授粉,而香草也成了留尼汪岛的象征。

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生产的香草为了保证品质,全部是手工选摘,成熟一根晒一根,全部完成要3个月的时间。这也是帕德里克最引以为傲的地方,他的香料园全部是绿色有机栽培,不使用农药,为了保持物种的多样化,40%是引进的外来物种,生产的各类香料和水果专供有机产品店销售。留尼汪政府对于农产品的检查一直都十分严格,会定期抽查,不符合要求的将被立刻撤下有机产品的名称。

这个时间也是荔枝成熟的季节,帕德里克轻松地爬上树,摘下一串荔枝,我剥开壳咬了一口,果实饱满厚实,清甜可口。说起来留尼汪的荔枝还是18世纪由中国移民带过来的,由于这里气候土壤条件优越,荔枝也便成了岛上的特产。

火山爆发中的“神迹”

这里有座在火山爆发中“奇迹生还”的教堂,位于岛的东南部。

我们从西部向着人烟稀少、被称作留尼旺的“原始南部”驶去,顺便路过了2007年那次火山大喷发的现场。海滨的爆发现场景色着实让人震撼:遍地是凝固了的火山岩浆,从山上一泻而下,摧毁了森林,当年被阻断的公路已经重新修复了,公路两旁随处可见一坨一坨的闪烁着诡异色彩的凝固岩浆,可见火山爆发时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由于留尼汪气候炎热湿润,几年后,几片新绿已经从石砾中生长了出来。

据说留尼汪的活火山喷发很壮观,喷发时,会出现数十米到几公里的裂缝,在随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火山集中在一点或几点喷发,岩浆断断续续涌出。一部分喷发出来的岩浆沿着斜坡在地表或地下向海边倾泻,另一部分岩浆可以猛烈喷射到30米的高空。

附近还有一个火山岩浆流经而形成的巨大洞穴,走近才发现里面仍然散发着热气,炽热无比,一部分火山岩石下面的岩浆尚未完全冷却。路边黑黝黝的熔岩山坡上,一座圣母像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原来那竟是从火山喷发中幸存下来的,引得不少当地信徒前往参拜。

带着对大自然的敬畏,我们终于来到了修道院,一座矗立在路边的白色建筑。1977年火山爆发时,火山喷出的岩浆咆哮着冲向教堂的大门,然而,就在快要吞噬教堂的一刹那,火龙奇迹般地被阻挡在教堂门外。当我亲眼目睹教堂门口那些已经焦化的火山石时,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都说留尼汪火山的岩浆有灵性,这个“神迹”似乎又给小岛增加了几分“仙气”。

迷醉于“朗姆传奇”

留尼汪岛上的生活是甜蜜的,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香料的味道,还飘着浓浓的酒香——朗姆酒,这是盛产甘蔗的小岛为每个到访的外国游客准备的最佳手信。

走进岛上唯一一家朗姆酒博物馆——朗姆传奇,已经是下午4点了,阳光斜斜地照射在院子里那几株高大的甘蔗上面,紫红色的甘蔗杆愈发醒目。自从300年前,第一批定居在岛上的移民带来了甘蔗,留尼汪肥沃的火山土壤和气候条件,让这种经济作物很快便成为了全岛的支柱产业。这里拥有即使在欧洲都堪称一流的甘蔗实验室,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我才知道,原来全世界的甘蔗品种不过12个,留尼汪本岛就出产8个品种。由留尼汪培育出的品种前面都以“Re”开头。

“朗姆传奇”正是为了记录留尼汪岛上甘蔗和朗姆酒发展历史而建的博物馆,别看2008年才对公众开放,其实前身是一家1845年就建起来的古老酿酒厂,现在依然在生产朗姆酒。这里可以参观朗姆酒的整个生产过程:首先,甘蔗在收割后就会被送去磨房制成新鲜甘蔗汁,经过过滤,纯正的蔗汁将被放入巨大的钢桶里发酵,大约3天之后就变成了低度的甘蔗酒。然后,这些甘蔗酒被蒸馏从而获得纯净的朗姆酒,此时酒精度高达65-75,因此需要接着再加入纯净水以获得合理的酒精度数。最后,还要加入各种调配好的植物和新鲜水果成为混合朗姆酒,完成后储存在橡木桶里。

在火山爆發中奇迹“生还”的教堂。

博物馆的橡木桶里储存着调配好的朗姆酒。

可以去当地的手工艺品市场转转,除了著名的香草外,克里奥娃娃也很特别。

参观完这个五颜六色的“味觉世界”,了解了留尼汪朗姆酒厂的酿造创意和品味,自然要来上一杯。品酒吧提供传统朗姆酒、老朗姆酒、果味朗姆酒和各式潘趣鸡尾酒。我先尝了口最地道的纯朗姆酒,感觉后劲儿很足,味道也比较辣,工作人员便又拿出混合朗姆酒,口中顿时溢满果香甜蜜。于是临走的时候,每个人都不忘在这里的商店中买上几瓶混合朗姆酒带走。

我们是最后一批客人,离开的时候看着“朗姆传奇”的大门在身后缓缓合上。都说上帝眷顾的土地才可以有感动天国的佳酿,留尼汪人的智慧也让这里的甘蔗品种成为优质甘蔗的代名词,从朗姆酒香中,我似乎品味出一个渗透留尼汪岛乡土气息的、炽热的世界。

(责编:昭阳)

猜你喜欢
朗姆香草火山
立陶宛朗姆酒转卖台湾贵了数倍
蘑菇头和小香草
火山
蘑菇头和小香草
我是火山
古巴计划用朗姆酒还债
朗姆酒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