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英
受疫情影响,新任教师研修从线上转移到线下。我们确定了生物学科新任教师的研修方式:直播+资源+互动,即采取线上同步研修的方式进行,策略是线上同步研修为主,资源为辅助,互动为核心。
線上同步研修要求在面授课程设计的基础上,细化研修内容的专题和实施过程的要点,重点是培训实施的设计。培训实施的设计有三个要素——学习环境支持、师资团队及参训教师。学习环境又分为资源和载体。以培训者为核心,把参训教师与资源、专家团队与载体/平台关联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筛选研修平台
研修平台是线上学习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停课不停学,停教不停研”政策的指导下,我们开始探索线上研修途径。我首先下载了解各种平台,比较各自的优势,与我的设计要求进行匹配;同时,进行班级学员平台使用情况和生物教研室教研工作平台使用情况的调研,多方信息汇总到一起,最后确定使用平台。
建设线上资源
第一阶段:精选资源。寻找、精选已有的符合主题要求的讲座资源,包括已有的视频、对应的PPT等,筛选已有的区级研究课的成套资源包,含教学录像、课件、教案、学案等。第二阶段:建构资源。根据课程需要,培训者和师资专家专门录制资源。第三阶段:生成资源。线上同步研修,生成累积资源,包括课程直播实录、空中观课评课等,都可以随时回放和保存翻阅。
调动参训教师
首先,建构学习共同体。一是建立班级联系制度。班级微信群是班级的常用联系工具,钉钉会议群包括班委群、小组群和班级群,小组群是学习共同体的基本单位。二是组建班级委员会。选择组织能力强、平台使用熟练、态度积极热情的学员担任小组长和班长,组建班委,对学习状况、学习任务等进行整体布置、协调和管理。
其次,设计研修活动。要实现线上同步研修的高互动性和高参与度,活动设计就显得非常关键。活动基本分成四类:分组活动,展示交流;案例展示,思维碰撞;学员专家互动,质疑解惑;学员互动,有提问有回应。
第三,设计研修任务。研修活动指向思维的活跃程度,而研修任务指向学习的落实,促进学习的内化与转化。每次研修任务分线上、线下两类,线下任务有个人要完成的和小组要完成的两类,线上任务包括案例分享、收获分享及作业分享等内容。有活动任务布置,就有相应的模板参考/任务单,同时,只要有任务,一定就有结果反馈,对优秀者进行鼓励和表扬,提高任务完成的积极性及完成任务的质量。
组建师资团队
线上同步研修的师资约请,在面授约请的基础上,落实约课、备课、平台操作三步骤。约课增加专题的核心要点、案例要求以及互动任务等的重点说明;师资备课要进行PPT要点梳理、案例确认,并进一步修改;最后,还要进行平台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生成同步研修的网络预案。
实施同步研修
播前准备“三到位”。学员准备到位,播前的学习任务要完成;平台准备到位,网络运行使用有预案,有课堂规范;师资备课到位,备流程、备要点、备案例、备任务、备直播。
在线直播“三关注”。关注学员动态,观察在线与否、听讲情况;关注师资状态,发现声音不清、网络问题、学员调动等异常情况时,迅速做出反应,及时解决问题;关注调控引导,注重方向的适时适度把控,促进课堂的生成落实。
播后延展“三落实”。课后任务落实,每次直播结束后都运用ORID焦点讨论法进行梳理反思;前置学习落实,包括下一次资源的学习,以及课标、教材、课例等相关资料的前置学习;课后组内互助,案例的组内交流、成员间的帮一帮、改一改等互助任务的落实。
线上同步研修的思考
从培训者的角色看,培训者不仅仅是研修的组织者,也是研修课程的设计者、活动的策划者,更应是研修活动的引导者,发挥调控、引导、提升的作用,引导学员,引导师资团队,引领研修的方向。正因为培训者的多重角色,把师资、资源、载体/平台与学员教师关联成一体,为学员教师的发展助力。
从调动学员的策略看,首先,学员提供一个自己认为最完善的教学设计,随着研修进程不断修改,每次修改的版本都有机会传到培训师资手里,作为案例去分析和点评。这样,引导学员自始至终关注研修,增加线上研修的粘性。其次,培训者每次都对上次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和点评,并选择有特色的作业进行班级交流分享。第三,每次活动过程中学员都有与师资互动的机会,或提问,或发表自己观点,或与同伴辩论等。第四,建立机制,组建小组学习共同体。小组合作和交流研讨,学员都有发言的机会,分享收获和经验,师资点评引领学员实现能力提升。
经过实践,我们形成了线上研修的模式——课前,自主学习、同伴互助;线上,专家引领、思维碰撞、观点分享;课后,延展落实、互帮互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本文系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集团2020年度专项课题“教师线上研修模式与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