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雄
猫仔粥,牛肉火锅,羊肉,鹅肉,焙肉,菜头丸,石花,草粿,豆花,清心丸,荔枝,龙眼……
论美食,诏安无以伦比。这份在外地人看来“天马行空”的菜单,很多地道的诏安人看了却直咽口水。
前不久,回乡下参加侄儿婚礼,对诏安美食深有体会。侄儿结婚前几天,家里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客人。侄儿很会做菜,几经忙碌,一桌丰盛的美食就摆在桌上。都是刺激味蕾的故乡风味美食,令人胃口大开,福州一些饭店的山珍海味哪能与之相比?
结婚喜宴是设在家族祠堂的。村里喜事比如结婚、满月酒等都在家族祠堂操办。家族祠堂继述堂建筑面积240平方米,始建于清代,开基始祖于清代咸丰年间迁入,现有人口200余人。长期以来,由于年久失修,祠堂坍塌,残垣断壁,看了令人心酸。
近些年,富起来的宗亲们把修缮祠堂提上议事日程,在外出做生意的家族成员的带动下,大家齐心协力,把祠堂重新修缮一新。
记得过去,每逢吃结婚喜宴,乡亲们都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菜,不醉不罢休。现在吃喜宴,虽然乡亲们也喝酒,但大多都随意喝一点,相互之间不劝酒,喝多喝少随意,开车的、骑摩托车的乡亲们更是滴酒不沾。桌上的剩饭剩菜也少了。查酒驾、移风易俗,体现在酒桌上的变化真的比较大。
每年的农历冬至前夕,村里都会演“大戏”——“潮剧”,一般连演两天。“潮剧”,因形成于广东省潮汕地区而得名,也在福建省闽南地区的诏安、云霄、平和、东山、漳浦、南靖等地广为流传,与梨园戏关系密切。以前请戏班的费用要各家各户按人口摊派。后来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只要村里老年协会会长广播一喊,大家纷纷主动捐款,不但演戏的钱有了,每次还有不少节余供老年协会日常开支。
每年农历正月十二至正月十六,是福建省闽南地区诏安县“五营”几个叶氏村庄的盛大节日——游神。
游神作为诏安县“五营”叶氏宗亲的民间信仰,是宗亲们在正月元宵节前后的这几天,到神庙里将神像抬出来游街,认为只有让神出来游街,与民同乐,神才保佑“五营”叶氏百姓。
巡狩的神是被供奉在几个村子共有的庙宇的“三通圣王”等神灵。庙宇金碧辉煌,屋檐、屋顶有各种人物、花草、树木雕刻,漂亮而精致。庙宇历史悠久,清代嘉庆之前便已存在,是诏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诏安县志》记载着有关“三通(忠)圣王”的神奇故事。景炎二年(1277),元兵追宋少帝过南诏场,经考湖村时吴明济兄弟3人率族众抵御,助少帝逃往广东。后吴氏昆仲被追封为“三忠王”。现在,叶氏宗亲以独特的方式庆元宵,弘扬保家卫国的优良传统。
诏安县“五营”游神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抬神像挨家挨户巡狩家门。每到一户人家的家门口,举大斧、虎头的人迅速冲进屋,用力举起大斧和虎头在空中用力往下砍,以示消除妖魔鬼怪邪淫之气。
游神队伍到达村里的两座家族祠堂时,必须抬进祠堂里作短暂停留。各祠堂家族成员全部摆设香案及贡品,举行祈福仪式。为了渲染节日气氛,村里的乡亲还请来舞龙队、舞狮队在祠堂前表演助兴。
由于诏安县“五营”叶氏村落较多,各村采取轮流的方式游神。前一个村庄在规定的时间内举行规定的游神仪式,结束后,下一个村庄前来迎接神像,回村举行游神仪式。元宵节前后几天,“五營”几乎所有外出的叶氏宗亲都会回家过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宴请宾客。
游神作为诏安县“五营”传统的盛大节日,历史悠久,年年元宵节前后隆重举行,热闹非凡, 可以说是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了。
笔者每年若是有时间必定回故乡过元宵节。因为这几天几乎所有外出工作、做生意、打工的都回家乡过节,是所有宗亲交流,联络感情的好机会,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的一个重要活动。
当春暖花开,鸟儿鸣唱的时候,正是儿时掏鸟窝的季节。故乡环境保护非常好,房前屋后都是绿色,村民有“不打三春鸟”之说,“劝君莫打三春鸟, 子在巢中盼母归”。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鸟窝轻易可寻。
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位宗亲,路上就看到一窝鸟蛋,拍照留念后悄悄离开……
故乡是“世界长寿乡”“中国海峡硒都” “中国长寿之乡”。朋友的农场养着“神农架五黑鸡”,环境保护好,农场野果丛生。寒暑假回乡下,孩子必定去农场玩,摘野果,捡鸡蛋,钓鱼,体验趣味盎然的农家乐事。
难舍故乡之情,喜见家乡变化。
这几年,开展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村内建起了文化主题公园。乡亲们白天劳作,夜晚在主题公园娱乐,一些大婶和儿童运动健身,十分欢快。村里还有支锣鼓队,逢年过节,吹拉弹唱,很热闹, 幸福感满满。像我在城市里生活了几十年的人,也希望退休之后回乡下长住。
每次从诏安回福州,我都必定在动车站留个影纪念。故乡年空气质量指数皆“优良”,空气清新,蓝天白云,令我流连忘返,回望故乡,难舍难离!这些年,故乡的经济发展,令家乡人骄傲,也令外出游子为之自豪。魂牵梦绕的故土,因为故土是“根”,想之念之亲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