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艺术设计类教材探讨

2020-10-30 10:01李继红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材融合信息技术

【摘 要】本文阐述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艺术设计教材的国内外理论研究,探讨近二十年高校艺术设计教材的理论重点和变化,分析融合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类教材出版情况和类型,提出高校艺术设计类教材的发展建议:艺术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强艺术设计理论和学科范式的构建研究;教材注重应用案例的介绍和实践操作;教材的形式和内容体现高科技的教学手段与方式,根植于传统艺术设计教材并超越传统艺术教材。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 教材 融合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7-0162-03

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惠及广大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的融合直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切实推进教育课程的发展和创新。信息技术也极大推动了高校艺术设计类教材领域的创新和变革。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教材内容,拓宽学生艺术设计的学习方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加深学生对艺术设计的整体理解,促进学校学习与社会工作的接轨。

一、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艺术设计教材理论研究

(一)国际研究。国际上对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开始于20世纪末,并逐渐细化至各个领域。一部分研究更多探讨技术和艺术教育的结合,并专注彼此的关系。Hevner和Chatterjee指出,艺术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为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点。另一部分研究则着重于信息技术对艺术设计教育的积极影响,并为促进融合信息技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建言献策。Dunn早在1996年的研究中就指出集成的交互式科技对艺术教育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且用户友好型信息技术对缺乏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艺术老师也不再是障碍。但一项在马来西亚的实证研究考察了296名视觉艺术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艺术教师只能进行基本的应用操作。此外,从教育制度改革的角度出发,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促进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观点也频频被提及。如Cong等学者在其文章中论述了艺术设计教育的路径和相关影响,对未来艺术设计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研究较少针对高校艺术设计理论教材进行专门论述,大多是对课程设置和艺术设计教育的综述。因此,基于国际化的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艺术设计教材理论研究有极大的理论延伸空间。

(二)国内研究。国内关于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艺术设计类教材的研究较为割裂。第一大类研究将重心放在信息技术与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二者关系上。2015年以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成为热点研究问题,在艺术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一是关注信息技术时代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改革与创新。如学者梁亮指出,“互联网+”的提出直接推动了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更适应新型互联网的门类以促进协同发展。二是着重研究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典型如张鸿博、曾辽华两位学者的文章重点论述了信息技术和人文艺术的结合路径及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三是探究信息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和课程中的应用。华芳等、李睿等和胡家宁则在其文章中探讨了高职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及课程考核,进一步提高学生艺术设计水平,完善课程评价标准。第二类研究围绕高校艺术设计类教材展开,重点探讨艺术设计类教材出版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学者韩吉星表示,目前高校艺术类教材缺乏原创性且技术含量亟待提高。另有大量研究重点评析特定领域具体的艺术设计类教材,如陈卓评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类规划教材《艺术概论》,陈芳对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设计史”教材的编撰研究和王莲对《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及美术专业教育专业教材》的评论文章。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多数信息技术和艺术设计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考核和课堂应用等方面。此外,对于艺术设计类的教材研究也相对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或具体教材,针对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艺术设计教材的研究较少,有极大研究空间。

二、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艺术设计类教材出版情况及类型分析

(一)出版情况分析。就目前市场上的高校艺术设计类教材来看,其种类繁多,名称趋同。表1整理了近20年来市面上较为流行且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校艺术设计类教材,并按出版社类型进行整理汇总。首先,将出版社大致分为四大类,分别是高校类出版社(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天津大学出版社等)、美术类出版社(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等)、科技類出版社(如中国建工出版社等)和以中国青年出版社为代表的综合性出版社。其次,对各类型出版社进行基本描述性统计,高校类出版社是艺术设计类教材的主力军,有14家,占比高达52%;科技类出版社和美术类出版社分别有6家、5家,分别占22%、19%;综合性出版社占比最小,仅有中国青年出版社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家,占比7%。

(二)教材类型词频分析。为进一步探究艺术设计类教材的结构品种和内容,图1的关键词云图直观地表现了在题目名称上艺术设计类教材的侧重点。图2展示了各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并按降序排列形成直方图。

从图1和图2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艺术设计类教材在名称上有鲜明指向性,一般都着重标注其“教材”功能和特性。在表1列举的45套教材中,含有“教材”“教程”二字的书籍有36套。可以看出,大多数艺术设计类教材都含有“教材”和“艺术设计”。二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类教材占主导地位。整体上看,设计基础类图书(不特指某些专业书籍)远多于设计专业课程教材(如视觉艺术设计、环境设计或平面设计等)。三是适用对象主要分为通用型(高等学校皆可)、普通高等学校和高职高专三大类。相较之下,通用型的教材数量和种类更为丰富。四是艺术设计类教材多是以“系列”“丛书”形式出版,基本上很少单一册发行。而细究丛书和系列的结构,每一套教材都有自己独特的体系和门类,行业内并无统一标准。五是艺术设计类教材更新换代速度较快。根据王李莹《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材建设谈》一文,大部分教材仍带有“十一五”规划字样,而随着“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的逐步推进,艺术设计类教材也纷纷顺应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内容上作出相应调整,并添加“十三五”规划等字样。

三、结论及建议

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艺术设计教材是现今艺术设计教学课堂的重要基石。一套理论扎实兼顾应用的高校艺术教材可以深刻影响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对基本知识概念的把握。显然,市面上众多且鱼龙混杂的艺术设计教材使得学生和教师增加了在教材选择上的难度,进一步导致其在学习或教学过程中缺乏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范式的整体理解,不仅在系统的理论学习方面停滞不前,在实践应用上也缺少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鉴于上述问题,首先,艺术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应加强艺术设计理论和学科范式的构建研究;其次,教材编写要牢牢抓住艺术设计的核心和灵魂,顺应经济社会发展,“产学研”紧密结合,除了介绍专业知识,还应注重介绍应用案例和实践操作;最后,教材的内容和形式要体现高科技的教学手段与方式,根植于传统艺术设计教材并超越传统艺术教材。这些应是今后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艺术设计教材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尚俊杰,曹培杰.“互联网+”与高等教育变革——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初探[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1).

[2]Hevner A,Chatterjee S.Design science research in information systems[G]//Design research in information systems.Springer,Boston,MA,2010:9-22.

[3]Dunn P C.More power:Integrated interactive technology and art education[J].Art Education,1996,49(6).

[4]Rahmat M K,Au W K.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TO ART CLASSROOMS:DOES THE MALAYSIA VISUAL ART EDUCATION TEACHERS REA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2017,2(5).

[5]Cong X,Liu S,Li T.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Art Design Education[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cations and Techniques in Cyber Security and Intelligence.Springer,Cham,2019:1690-1695.

[6]梁亮.“互聯网+”形势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改革创新探索[J].美与时代旬刊,2016(3).

[7]张鸿博.信息技术发展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以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5(5).

[8]曾辽华.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以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6(12).

[9]华芳,华杰.信息技术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5(4).

[10]李睿,王秋菊.对信息技术与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整合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0(19).

[11]胡家宁.网络信息技术支撑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考核体系改革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3(19).

[12]韩吉星.探究新形势下的高校艺术设计类教材[J].现代装饰(理论),2013(1).

[13]陈卓.高校艺术教育专业艺术基础理论的教学与学习——评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类规划教材《艺术概论》[J].新闻与写作,2016(9).

[14]陈芳.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设计史”教材编撰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0.

[15]王莲.教学实践的创新与跨越——评《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及美术专业教育专业教材》[J].出版广角,2015(11).

[16]王李莹.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材建设谈[J].科技与出版,2011(8).

【作者简介】李继红(1971— ),女,河南浚县人,古代文学硕士学位,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摄影实验室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艺术理论及摄影艺术。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教材融合信息技术
教材精读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教材精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