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既有电梯层门导靴啮合深度试验研究”一文的点评

2020-10-30 08:25
中国建材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塑性变形冲击力冲击

(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科技论文是科技人员在科学实验(或试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现象(或问题)进行的科学分析、综合研究和阐述,总结与创新,并符合各类科技期刊电子化和书面表达的要求[1]。

一篇以试验为基础的科技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分析思路明确,理论探讨周密严谨,结论简明正确[2]。本人在阅读《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9年第6期“既有电梯层门导靴啮合深度试验研究”一文后,对文中的某些论述、试验过程和结论存疑,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1 几点存疑

1)“电梯层门受外力撞击后发生门扇底部脱出地坎槽,与撞击力大小、门扇强度不足和门导靴啮合深度过浅三个因素有关。”(文章前言第一段第4行)

电梯门扇通过滑轮固定在门套上方,下端通过滑块在导靴中滑动,呈悬空状态。电梯层门脱落是由于撞击过程中引发层门横向变形,横向变形导致下端向上位移,从而脱离导靴,导致事故发生。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强度?强度是指构件受力后不能发生破坏或产生不可恢复变形的能力[3]。从现有大多数层门撞击脱落事故的案例来看,层门撞击后,层门未发生破坏,甚至未发生永久的塑性变形[4],因此引起层门脱落的原因不是强度不足,而是刚度不足。刚度是指构件受力后不发生超过工程允许的弹性变形的能力[3]。

层门脱落无法通过提高材料强度解决,钢材的弹性模量E=2.1×105N/mm2,是一个常数。无论是Q235还是Q345等常用钢材,弹性模量基本相同[5],所以,如果结构刚性不足时,采用高强钢无法使电梯层门的刚性得到加强,无法降低层门的变形和避免层门受撞击时的脱落。

第二个问题:层门脱落不仅和文中的三个因素有关,而且与约束方式和撞击力的位置直接相关。电梯层门的约束方式大同小异,但撞击力的位置至关重要,如果把电梯层门翻转90度,电梯层门的约束可以简化为简支梁,力作用在简支梁中部时,简支梁的变形最大[5]:

其中,F-集中载荷(N);L-跨度(mm);E-材料弹性模量(MPa);I-截面惯性矩(mm3)。

冲击力作用在靠近层门上下约束位置时,产生变形的效果大大降低,层门脱落的可能性就很小。通过公式(1)可知,不同厂家层门的高度、结构型式基本相同,在同样冲击力作用下,在层门最薄弱部位(接近层门中部),层门的变形仅与弹性模量有关,高强钢和普通碳素钢的弹性模量相同,这再次说明了提高层门强度并不能降低层门的变形,无法有效预防层门的脱落。

2)“A牌层门的机械强度好于B牌和C牌层门……摆锤撞击点周围均出现了明显可见的永久变形,说明层门发生塑性变形而引起导靴脱离地坎槽……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并非层门门扇的机械强度越高,层门抗冲击性能就越好……”(文章3.2节第三、五段)

层门刚脱槽时,三种层门对应的重锤下落高度不一样,B电梯和C电梯的高度比A电梯高100~200mm,受到的冲击功大,所以会有永久变形,而A电梯受到的冲击功小,所以为弹性变形。层门摆锤重击试验中,假定冲击过程为力的三角脉冲,则层门受到的冲击功[6]:

其中,Fmax-冲击力的最大值(N);t-冲击时间(s)

由公式(2)可知,冲击力仅是冲击过程的一个峰值,冲击过程延长会拉低峰值,冲击力和冲击功是两个概念[7]。

脱槽是由变形引起的,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即使出现了永久变形,也不能认为是塑性变形引起的脱槽,塑性变形仅占整个变形量的很小一部分。通过文中这个试验,并不能得出A牌电梯层门的强度更好。挑选做试验的A牌电梯层门没有加强筋,强度刚度都小,因为刚度小,所以较小的冲击功(摆锤高度低)就可引起较大的变形,层门侧向变形引起层门底部向上位移,造成脱槽。较小的冲击功无法使得层门塑性变形,但是不能因为没有出现塑性变形就说明A牌电梯层门的机械强度更好。

3)“选取3位成年男性,从距层门2.4m处开始小跑助力后用脚踹层门,脚踹层门撞击点位置与摆锤撞击层门撞击点一致,测试并记录成年人脚踹不同品牌层门的最大冲击力。”(文章3.3节第一段)

3个成人是否具有代表性?年龄、身高、体重、职业等因素如何考虑?其中的差距如何度量?科技论文要求定量试验。此处引用的GB 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并没有对脚踹门做任何规定,亦看不出标准和这个试验有任何关联性。

此外,试验记录冲击力是否合适?冲击力不但与冲击功有关,还与冲击时间有关,如果门提前脱离,冲击功并未完全释放,或者冲击时间变长,冲击力则会减低。在冲击试验中,以冲击功作为度量指标是比较科学的[8]。

4)“而当门导靴啮合深度为12mm和15mm时,成年人不能用脚踹开三种品牌所有规格的层门。因此,通过对两种方式撞击层门的冲击力值大小进行比较后可知,门导靴啮合深度为12mm和15mm时均符合要求。”(文章3.3节第四段)“表明当门导靴啮合深度为15mm时,虽不能完全防止所有规格层门受人力撞击后脱槽,但受到人力撞击后层门导靴脱槽的可能性很低。因此,综合比较,将既有电梯门导靴安全啮合深度设置为15mm为宜。”(文章3.4节第三段)

即使认为脚踹出的力是个标准度量值,通过这个试验,同样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9mm啮合深度情况下,门的刚度高,安全性亦高,可以从门的刚度,即门的变形入手,限定一个值,这样就不会单纯从啮合量指标来确保电梯层门的安全,试验和结论之间没有强关联性。

2 小结

本文仅针对《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9年第6期“既有电梯层门导靴啮合深度试验研究”一文点评,不对其中的试验过程、数据的真实性进行评价。此外,试验过程中测试的电梯层门属试验者随机抽选,并不能完全表明各品牌产品的性能。

猜你喜欢
塑性变形冲击力冲击
剧烈塑性变形制备的纳米金属材料的力学行为
胜者姿态CHECKMATE
基于离散元法的矿石对溜槽冲击力的模拟研究
落石冲击破坏特性试验研究
磨削烧伤裂纹的产生及控制
新世纪中国报刊体育新闻语言质感冲击力解读
等通道转角挤压研究现状
奥迪Q5换挡冲击
奥迪A8L换挡冲击
一汽奔腾CA7165AT4尊贵型车换挡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