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蓉蓉,章鑫鑫,余超,鲁新珠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
由于用户用水量的动态变化,给水管网中水流流速也在不断变化。水动力条件(流速、剪切力以及水力停留时间等)决定了营养物质、消毒剂和悬浮颗粒物的迁移和分布,同时也控制了微生物的一系列功能。研究表明,流态会影响营养物质及氧气的传输[1],从而影响细胞生长速率;流速越大剪切力就会越高,高剪切力可能导致生物膜脱落[2]。不仅如此,水动力改变也会影响胞外聚合物的分泌,高剪切力促进胞外多糖的分泌,进而调控微生物在其表面附着的同时起到保护屏障的作用。尽管如此,目前有关给水管网中流速对生物膜的形成还存在很多不清晰的地方。本实验以自来水中的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动态模拟装置试验平台,借助于活死细胞染色、Lowry蛋白法、硫酸蒽酮法等分析方法来观测生物膜上的生物量及胞外聚合物,剖析流速对生物膜的影响。
LIVE/DEAD染 液[SYTO 9染 料0.33 mmol/L、碘化丙啶(PI)2 mmol/L],赛默飞世尔科技;硫酸、蒽酮,分析纯,国药集团;Lorry低蛋白试剂,0.1~50 μg/mL,荔达公司;0.9%生理盐水,国药集团。
TH4-200荧光显微镜,日本奥林巴斯;MS-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英国Malvern;UV2006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尤尼科。
研究流速对给水管网生物膜的影响,水样取自市政给水管网,放置于3 000 mL锥形瓶中,四台蠕动泵同时进行,采用外径×内径为6 mm×4.8 mm的PE管道,在封闭室温条件下完成。实验设置4个流速,分别是0.0 m/s、0.3 m/s、0.7 m/s和1.0 m/s。实验前用最大流速以蒸馏水冲洗3次[3],实验进行过程中采用调整蠕动泵的转速进行流速的控制。各实验装置取样时间点为6 h、24 h、48 h、120 h及144h。实验的取样点选择管网末端,在各时间点剪下2.0 cm管段。将剪下的管段放置于10 mL生理盐水中震荡悬浮用于管壁生物膜相关实验参数的测试。
将剪下来管段的外部用70%的酒精擦拭消毒,管段内部先用生理盐水洗去管壁上悬浮的细菌,然后用消毒棉签在管段内部擦拭5~10次,再将棉签放入10 mL生理盐水中,手摇30 s后在频率为47 kHz超声清洗仪超声2 min[4],将管壁生物膜融入生理盐水中。管壁生物膜菌悬液用于细菌计数、胞外聚合物(多糖和蛋白)测定等。
细菌量的测定通过分子探针LIVE/DEAD细菌活性试剂盒来测定。具体操作过程为:取3 μL PI和3 μL SYTO 9加入5.0 mL样品中,在室内避光染色30 min,将染色后的样品通过直径为25 mm、孔径为0.22 μm的黑色聚碳酸酯膜,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拍照,在一定倍数下对同一样品随机拍摄10张照片,记录细菌数。
采用加热法对胞外聚合物进行提取。具体操作过程为:取15 mL样品,加入生理盐水,80 ℃水浴加热60 min,蒸发至体积为15 mL,再通过0.22 μm滤膜过滤,滤液即为待测溶液。测定多糖(PS)浓度采用蒽酮法,用葡萄糖作标准曲线,在625 nm波长下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各个待测液的分光光度值[5];测定蛋白(PN)浓度采用Folin-Lowry法,用牛蛋白血清作标准曲线,在750 nm波长下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各个待测液的分光光度值[5]。
测定水中悬浮细菌的Zeta电势,利用MS-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测定,并利用分散技术软件进行读数。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摇匀细菌悬浮液,取750 μL样品注入样品池中,盖上盖子测定读数。
图1为不同流速下生物膜上生物量的变化。在6 h时,流速从0 m/s增加至0.7 m/s,生物量从(8.4±2.1)×105cells/cm2增加到(14.5±3.3)×105cells/cm2;流速继续增加至1.0 m/s,又导致生物量降低为(6.8±1.4)×105cells/cm2。随着时间推移,生物量随流速的变化是一致的,均是先增加后减小,在0.7 m/s达到峰值。在144 h时,0.7 m/s下的生物量达到(32.3±2.9)×105cells/cm2。适量的流速可以促进营养物质及氧气传输加快生物膜生长,而剪切力过大又会导致生物膜脱落到水中。
图1 不同流速下生物膜上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
图2显示了胞外聚合物含量随流速的变化。6 h时,多糖和蛋白含量从0 m/s的(0.5±0.1)μg/cm2、(0.9±0.2)μg/cm2增加至0.7 m/s的(0.9±0.1)μg/cm2、(1.1±0.2)μg/cm2,随后在1.0 m/s又降低为(0.8±0.1)μg/cm2、(1.1±0.2)μg/cm2,在 0.7 m/s达到峰值。24 h到144 h,胞外聚合物增长模式一致,且分泌量越来越多。144 h后,0.7 m/s时多糖和蛋白增加到(2.2±0.5)μg/cm2、(1.3±0.2)μg/cm2。在水流剪切力胁迫下,细菌会分泌更多的胞外聚合物,形成保护膜来躲避恶劣环境的伤害;而剪切力过大又会导致细胞活性降低,胞外聚合物分泌量减少。
图2 不同流速下生物膜上胞外聚合物分泌随时间的变化
图3描述了主体水中Zeta电位的变化。据研究,Zeta电位绝对值越低,代表胶体稳定性越低。从6 h至144 h,Zeta电位绝对值越来越大,胶体逐渐趋于稳定。144 h后,流速从0 m/s增加至0.7 m/s,Zeta电位从(-15.1±0.8)mV减少至(-12.7±0.6)mV,流速继续增大至1.0 m/s,电位又增加到(-14.1±2.2)mV。将Zeta电位与胞外聚合物的含量进行比较,发现Zeta电位与胞外聚合物和生物量成反比,说明胶体的不稳定会促进细菌向载体表面附着。
图3 不同流速下Zeta电位随时间的变化
适当大小流速可以促进生物膜上细菌生长和胞外聚合物分泌,高剪切力又会抑制生物膜生长。0.7 m/s主体水中,胶体最不稳定,有利于细菌向载体表面附着。
目前对环境压力下细菌增长机理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仍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去探索。结合本次所做的研究,还可以在以下方面进一步探索:
(1)本文的流速为恒定流速,而实际给水管网中的流速是波动的,波动流速对管网中细菌增长可能会有更大的影响,可以进一步去研究;
(2)本文对管网中生物膜的研究比较浅,只观察到现象的变化,其中的机理并不清楚,可以通过建立模型或纯种实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剖析其中的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