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胡秀
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社会进程随之加速,至2018年末,截至2018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5亿人,占总人口比例的18%,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67亿,占总人口的11.9%[1];据统计,每年约有三分之一老年人至少发生一次跌倒。在社区中,老年人跌倒的概率约为11%-34%,在养老院环境中,每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50%发生跌倒[2]。在日常生活中,楼梯行走是人们最常见且典型的动作之一。导致跌倒的因素有很多,分内外因,其中楼梯行走是致使老年人跌倒的外部因素之一,加之每一位老年人的个体差异和身体素质不同,一旦跌倒将带来严重的损伤甚至死亡。多任务与单任务存在着不同。前者为在老年人楼梯行走的同时进行两个及以上任务,后者则是在老年人楼梯行走过程中进行单一任务。不同的双任务类型对老年人楼梯行走产生的影响不同。老年人机体的肌肉骨骼系统与神经系统功能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现象,从而加大了老年人在楼梯行走过程中跌倒的风险,因此本研究目的是综述多任务的执行对老年人楼梯行走影响的研究进展。最近几年,人们在多任务的执行对老年人楼梯行走影响方面进行了各个方面有效的研究与探索,且取得了很大程度上的成功。
方法:
文献资料法:
文献研究是体育科学研究活动的基础,是围绕研究课题,搜集与课题相关的大量知识和信息,研究其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经过归纳整理、去伪辨新、演绎推理、审议评价,使与课题相关的知识系统化、综合化和适用化,以揭示事物或过程的状态和发展。为了探讨多任务的执行对老年人楼梯行走的影响,故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其进行探究。在本文中,查阅文献资料时所用到的具体网站有:中国知网、GreenMedical、Pubmed、Web of Scinence以及百度学术等。具体研究总结了在进行多任务时,对老年人楼梯行走时的影响。
结果:
在楼梯行走期间,对老年人进行多任务的干预,可降低老年人的步行能力。孙威等人研究发现,老年人在受到外界干扰时所表现出来的步态特征是较为谨慎的,他们试图通过降低步速,增加双支撑时相的策略来重新调整步态以维持自身的稳定性。Forough[3]等人的研究发现,当受试者受到认知任务与动作任务干扰时,同样采用降低上楼梯步速的策略以利于姿势调整。同时,老年人在楼梯行走期间身体的稳定性随着多任务的干预而下降,导致发生跌倒的几率也增大。
宋祺鹏[4]等人研究发现,受到多任务干扰的时候,老年人下肢髋膝踝关节力矩以及关节功率降低。力矩的大小与跌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影响跌倒的主要因素之一。于正常平地走相比较,楼梯行走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身体在三个方向上进行运动,即前后、左右以及上下方向,因此在楼梯行走时下肢肌肉产生的能量在用于推动身体前进消耗的动能的同时还用于克服重力做功消耗的能量,因此对下肢力学特征的要求更高。前人研究发现,在楼梯行走的过程中,矢状面髋膝踝关节力矩、关节功率较大,如与平地行走相比,楼梯行走过程中膝关节力矩增加近一倍。人体在下楼梯过程中较大的膝关节力矩,能够有效地控制身体运动稳定性,同时也可以抵消因躯干和摆动腿晃动而产生的内收力矩。
在下肢協调性方面,在楼梯行走过程中,进行多任务干预时,老年人趋向选择较保守的策略来维持下肢关节协调稳定度。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剧增,为预防老年人跌倒几率的发生,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已被更多的人所关注与探究。老年人在进行楼梯行走运动时易跌倒,而同时进行多任务的干预,则会将其注意力进行分散,更是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在多任务的干扰下,在楼梯行走过程中,老年人在楼梯步行运动能力方面表现为下降,身体稳定性、协调性以及下肢力学特性降低,且从无任务到多任务的逐渐增加,其机体各方面的表现能力也持续下降。在多任务干扰下,老年人在楼梯行走过程中为了降低跌倒风险,使机体更加稳定,主要通过降低步频步速、增大步宽;通过增大摆动腿踝关节运动幅度及跨越角度的动作调节策略,提高跨越台阶抬脚高度的稳定控制效果等方法达到其目的。
参考文献
[1] 郑元男.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影响吗?——关于中国老年休闲体育参与者的实证研究 2019.
[2] Organization W H.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 2015.
[3] Pervaiz N,Colterjohn N,Farrokhyar F,et al.A systematic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localized resectable soft-tissue sarcoma[J].Cancer,2010,113
[4] 宋祺鹏.太极拳练习对老年人上下楼梯时身体稳定性的影响[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