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力量很大

2020-10-29 13:44华老邪
党员生活·中 2020年9期
关键词:阿德勒执念自卑感

华老邪

不要为过去所限,不要害怕被人讨厌,不要深陷对未来的执念,只要鼓起勇气,每一个人随时都可以获得幸福。一个人的力量很大,“我”的力量很大。

这是一本极有可能改变读者人生观的书。一个被家人否定、陷入自卑和困惑中的青年,与一位哲人展开了五天的对话,话题涉及自卑、自由、勇气、幸福、人生意义等多个方面。通过这种对谈,哲人将自己所信奉的“阿德勒哲学”以一种恰到好处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区别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另一种哲学”,因其“反常识”的观点,如同一瓶烈性酒,给青年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震撼。

当青年把自己的心结一一道来,读着这番对话的我们,会惊觉自己也是那一个“青年”。隨着对话的展开和深入,青年对哲人的观点由最初的否定到中途的将信将疑,再到最后由衷的感叹与信服,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被树立起来。和哲人离别的那一刻,青年深吸了一口气,情不自禁地说道:“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

妙不可言的对话体

对话体是一种极其“亲民”的文本叙述方式。借助高质量的对谈,它能将思维的过程很好地展现出来,使思想激荡于一问一答之间,让读者如同欣赏一场高手的对决,得到更为深刻的启迪。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很多经典都采用了对话体的方式。如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借哲人苏格拉底和诡辩家希庇阿斯的对话,开启了对美的本质的追问,成为历史上第一篇美学经典文献。中国的《论语》《黄帝内经》及很多佛教经典,也是用对话体写就,读来“如师在侧、如友在临”,往往能引起读者更多的共鸣。

然而,对话体读来容易写来难。作者不能直白地罗列结论,而是要在对话中慢慢地展现思维的过程,揭示思想的力量,并使读者产生亲身参与对话的代入感。在《被讨厌的勇气》中,青年首先向哲人抛出了这样的观点:人即使想要改变也无法改变,过去的创伤决定了现在的结果。哲人分析道,正是因为有了“不想改变”这个目的,才会制造出这种不安的情绪。这种解释正好反映了阿德勒的“目的论”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的根本区别。面对这样的回答,青年显然觉得不可思议,并用自己在咖啡店对服务员发怒的行为来反驳。哲人说,青年并不是因为服务员的过失而愤怒,而是为了达到震慑服务员的目的才制造了愤怒的情绪,因为即使不是大声呵斥而是讲道理的话,服务员也会诚恳地道歉并采取措施,所以大声呵斥其实只是以一种更快捷的方式使对方屈服而已。哲人因此告诫青年: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当哲人抽丝剥茧般指出青年的心症,我们便能在这种问答中自然而然形成一种体悟。以此反观自己,我们何尝不是为了使对方屈就而陷入情绪的魔咒?我们总是为自己的愤怒寻找各种理由,是他惹了我,是他不讲理,是他不好好学习……然而阿德勒告诉我们,决定我们愤怒的不是过去发生的事,而是未来要达到的目的,我们之所以控制不了愤怒的情绪,不过是证明了我们在一些棘手难题面前的无能为力而已。那些总是以过去的事件为现在的行为开脱的人,永远无法改变自身。只有意识到,现在的状态取决于我们赋予过去的事件的意义,也就是说关键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时,我们才可获得改变,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幸福。

勇气的心理学

在生活富足的年代,自我成长的痛苦远大于生存的痛苦。哲人和青年谈到的很多案例都具有现实普适性,对于当下沉浸于赛博空间的我们是一种及时而深刻的警醒。生活中很多的束缚,表面看是时间、金钱、人际关系的因素,其实最根本的还是心灵的束缚。阿德勒的哲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它试图帮助我们重拾勇气,从人生的三重枷锁中解放出来。

首先,要从对“过去”的怨念中解放出来。与主张心灵创伤学说的主流心理学不同,阿德勒认为最重要的不是过去给予了我们什么,而是我们如何去看待和利用被给予的东西。如果一味沉溺于“过去”所带来的创伤,则极易陷入“决定论”的泥沼,为自己的堕落寻找各种理由。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不幸”其实就是自己亲手选择的结果,因为这“不幸”对于自身而言成为了一种“有好处”的东西,可以为自己当下的落魄而开脱。哲人告诉青年:“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而且,这一切的症结在于缺乏“勇气”,只要树立起“我有能力”的意识,就可以随时改变自己。

其次,要从“人际关系”的烦恼中解放出来。书中的青年和现实中很多人一样,内心非常自卑,害怕被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哲人告诉他,自卑感是一种正常的对成长的刺激,但是如果把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使用的话,就成了“自卑情结”。拥有自卑情结的人,总是把他人当成具有竞争关系的敌人,因此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的困扰。“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如果能够积极看待与他人的差异,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世界就是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阿德勒认为,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他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我们要尝试“课题分离”,并最终和他人形成“共同体感觉”,进行他者贡献,体会自我价值,而这自我价值就是获得勇气的源泉。

最后,要从对“未来”的执念中解放出来。很多人习惯计划性的人生,这是成功学所倡导的主流生活方式。但是阿德勒认为,这种生活方式很可能导致一种心理暗示——在目标未实现之前,我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阿德勒把这种要达到目的的人生称为“潜在性人生”,而把每一个瞬间都像不停旋转起舞的人生称为“现实性人生”,前者是结果思维,后者是过程思维。以登山为例,如果没能登顶,以“潜在性人生”的视角看,登山活动就是失败的,但以“现实性人生”的视角看,登山本身就是目的, 最终能否登顶都没有关系。“现实性人生”并非让自己恣意妄为,而是希望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让自己的人生随时处于自足圆满的完结状态。

读完此书,仍回味久远。哲人的话语充满着直击人心的力量,将我们从自己所选择的“不幸”中拯救出来。不要为过去所限,不要害怕被人讨厌,不要深陷对未来的执念,只要鼓起勇气,每一个人随时都可以获得幸福。一个人的力量很大,“我”的力量很大。

猜你喜欢
阿德勒执念自卑感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把童年还给童年
隐藏真实的自我会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
让人深思的声音
自卑不可怕 自信最美
怎么做才能变得幸福?
小白盒的二维码“执念”
把书包留在墓地
阿德勒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失意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