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仁贵
鲁迅是孤独的,既有精神上的和者盖寡之孤独,也有因性格中的内倾寡泄而孤独,更有生活中的厌群辟嚣而孤独。有群集的征兆,或将要群聚之时,鲁迅略有不安,内心有些微排斥或拒绝。他说:“我在群集里面,是向来坐不久的。”(《两地书》18页)也就是说,处在人群之中时,鲁迅有怕的感觉;他承认他是群的一员,有群员的责任和义务。至于这责任和义务怎么发挥,可不是群多力量大,群集成大事,他倒是要静静地自我发挥。他的“坐不久”,是感觉群集时的不值及对自我的浪费,还不如早早地退群走掉。“离开了那些无聊人,亦不必一同吃饭,听些无聊话了,这就很舒服”(《两地书》96页)。鲁迅很清楚,群里的人,不光是不舍由头地拉你去坐,坐完了还要吃,吃完了还要聊,聊起来没时没点,没完没了,愈聊愈上瘾,怎么陪得起呀!于是“常常辞谢宴会的邀请”成了“他的习惯”。(林语堂语)鲁迅研究专家李长之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写的《鲁迅批判》中,把鲁迅定为-个“离群”的人,他说:“鲁迅在性格上是内倾的,他不善于如通常人之处理生活。他宁愿孤独,而不喜欢‘群。”他处处有对‘群的恶感。鲁迅厌群聊之“语言无味”,厌“群往吃之”的丑态,厌群无端之消耗,厌群无风之是非。为了宝贵的时间,为了享受读书写作之乐趣,鲁迅只得离群了。
孙犁有“宜散”论,他说:“我以为文人宜散不宜聚,一集中,一结为团体,就必然分去很多精力,影响写作。”这话是孙犁1980年9月答吴泰昌问时讲的,似乎有很强的针对性,因为那时还提倡集体创作,集中谋篇,聚中出成果。孙犁是不喜欢群聚,更不相信闹中会出成果,他谈出了聚则“影响写作”的看法。八年后的1988年10月,孙犁在和郭志刚谈话时再次谈到这个话题。他说:“我一生作文,像个散兵,我从来没有依附过什么人,也没有拉拢过什么人。我觉得,我没有必要那样去做。”孙犁第三次提到这个话题已是十四年后的1994年9月,他在《我与文艺团体》一文中说:“文人宜散不宜聚,聚则易生派别,有派别必起纷争,纷争必树旗帜,有旗帜必有代表人物。”
鲁迅说:“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他的所谓天才,文章的源源不断,就是这么来的。他用了一个“挤”字,像挤牛奶一样,挤出时间。作为耗时最大的群聚、群吃、群喝、群聊、群玩,鲁迅当然陪不起了,为时计只好离群而孤已。孙犁在提出“宜散”论的同时,还提出了“寂寞”论。他说:“文章乃寂寞之道。”又说:“我常常在感到寂寞、痛苦、空虛的时候进行创作。”如果门前车水马龙,室内喧闹纷乱,他很难写出东西。于是他书“谈话莫过五分钟”的告示,置于门桌上。鲁迅说过:人一旦成猛人,便会被包围,突围是很难的。猛人即官人,其实成名人,成名家,成大器是一样要被包围的。包围者要从那里得到需要的东西,等到他们拿到东西,被包围者的时间便被他们拿去了,这是他们最不愿舍弃的。于是鲁迅便“脱群”,孙犁便“宜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