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彪
你认得幾个字?倘若有人这么冷不丁地问你,你会有怎么样的反应?我想,很多人首先会一愣,然后一种愠怒会从心中升起;有的人甚至会以为这是一种羞辱,会跟你脸红脖子粗。的确,从识字层面上说,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60岁以下的人中很少有完全意义上的文盲了,看书、读报、写信等当不成问题,如果真有人正儿八经地问人家“认得几个字”,人家不跟你急才怪!
想起这个话题是记忆深处的一幕一直萦绕不去。当年上大学时,教我古典文学的老师是一个慈祥的老头,原是一名中学教师,很有名,当年的老右,刚平反就调到大学来了。来之前我们早已闻其大名,听说他的古文字功底和古典文学造诣很是了得。终于盼到他给我们上第一堂课,大家都希望听听他精彩的自我介绍。可老先生一开口就说:“你们不要认为我有什么了不得,我只不过认得两个字而已。”接着他讲起了他老师的故事。他的老师是当地一个才子,很早就中了秀才,古文底子相当了得,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可考举人却几次落败,不服气,投书学政(考官),学政是一个学富五车的硕儒,回了一句话“还不错,认得几个字”。开场白快完时,老师说:“你们想想看,我那学问渊博的老师都只‘认得几个字,比起他来我顶多算认得两个字。”
一个满腹诗书的老先生坦言自己只“认得俩字”,我们当时觉得老人太谦虚,谦虚得有些过头了。现在回想起来老先生并非矫情,因为他的参照对象是他那学富五车的老师。对于一个文科学生而言,浩如烟海的典籍,穷一生之光阴,确实难以了解其一二。以《说文解字》为例,修了4年中文的本科生能记得几个汉字的初文?煌煌《十三经》又能背得几句?学中文的尚且如此,非中文专业的就可想而知了。说实话,我也受过几年的大学教育,而且修的是中文,从教已30多年,高级职称也评了20年了。倘若有人问我,你能读懂《幼学琼林》吗?那我也只能同样遗憾地回答:不能完全读懂。不仅《幼学琼林》读不通,《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之类蒙书,不借助注解也不能完全读懂。不谦虚地说,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过去的蒙书也买过不少,看过不少,《史记》中的篇目也读了不少,《资治通鉴》也粗略地浏览过,领会大意不难,但要“字字落实”“句句过关”,我只能敬谢不敏。我想那些一辈子只读教科书的部分同行们恐怕就更不好说了。
记得多年前看过《文学自由谈》上的一篇文章,作者是一位一级作家。作家感叹自己竟然看不懂《幼学琼林》中的一些文句。《幼学琼林》是过去童子开蒙的初级读本,通篇以“四四”句的形式连缀而成,读起来朗朗上口,好记好背,但领会却不容易;因为其中涉及的历史典故很多,没有相当的文史训练是读不通读不懂的。可敬的是作家没为自己的不足找客观理由,而是作了一番无情的自剖:“我竟然是拥有正高级职称的‘一级作家,我还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我似乎不应当读不懂当年童子开蒙的课本吧。”作家最后自嘲:“借用如今‘相当于副局级的流行句式,我为自己评定职称为:相当于副蒙童。”
正高级的国家一级作家自评为“副蒙童”,换言之,即自己不如旧时代的小学生,这种自剖的确是不给自己留面子,有鲁迅先生之遗风,可敬可佩!我们这个时代善于解剖别人的多,露自个儿拙的少。有的人甚至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移花接木、弄虚作假、不择手段。能有这么一个作家有这样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实在是一桩大幸事。当然,按照作家的反省思路自我评价,本人也只能自嘲为“副副蒙童”了。
“人生有涯而知无涯”。认不得几个字并不可怕——这世界上事实上没有什么全才与通才,可怕的是我们缺乏自省,以为上了大学就是知识分子,有了一张文凭就是人才,或者能写几行诗就是诗人,能发几篇文章就是作家,甚至以为出了几本小册子就是大师……当然最可怕的是由此而衍生出来的沽名钓誉、急功近利、人格扭曲、寡廉鲜耻,斯文扫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