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机械通气患者腹胀的效果观察

2020-10-28 16:06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523003莫艳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腹围鸣音压豆

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523003)莫艳霞

临床呼吸衰竭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是呼吸通气,但诸多患者均会出现腹胀的并发症,多因张口呼吸配合较差导致,而相关资料显示腹胀出现的概率高达21%~46%,不但加重患者通气过程的障碍,还会增加腹压,导致患者无法耐受且无创通气治疗的失败,因此必须引起临床医疗人员的高度重视[1]。当前治疗临床上通常选择促进患者胃动力药物提高肠蠕动,缓解腹胀的症状,但这种方法应用在重度腹胀患者身上疗效不佳,而减压的方式更多应用在昏迷患者身上,因此越来越多医疗人员不断通过实践探索更好的缓解腹胀方法。现纳入56例机械通气出现的腹胀症状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对比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7月~2019年6月时段内收治的患者56例,入院时经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诊断的相关标准,处于急性加重期,必须配合无创通气治疗,且符合《中华消化病指南》关于腹胀的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超过18岁,均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创通气患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心脑疾病患者、昏迷休克状态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5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中,男13例,女1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7.3±4.5)岁,平均体质指数为(22.4±0.7)kg/m2,腹胀程度包括轻度15例、中度10例、重度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4例,女14例,患者平均年龄(65.9±4.2)岁,平均体质指数(22.5±0.6)kg/m2,腹胀程度为轻度14例、中度10例、重度4例。上述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我院呼吸内科为56例患者均采用常规干预,提供无创通气治疗、抗炎治疗、解痉祛痰治疗、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饮食方面禁止患者进食产气且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豆类等,餐后半小时~1小时间做无创通气治疗,避免患者多说话而引发气体进入胃肠道,此外配合情志护理,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心理负担。对照组患者采用大黄穴位贴敷法进行治疗,主要为大黄粉,采用含75%酒精对患者肚脐周围皮肤进行清洁,采用中药贴剂大黄贴在患者神阙穴上贴敷,每天治疗一次,每次持续时间控制为4~6小时,持续三次。治疗完后帮助患者用清水擦拭皮肤直到干爽,观察周围皮肤是否存在溃疡、红肿和瘙痒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以耳穴压豆进行治疗,针对患者主穴肝、脾、胃、大小肠、内分泌等以及配穴膈、胆、食管等进行单侧取穴,取患者平卧位,探穴成功后一手固定住患者耳廊的后上部分,将耳廓部位暴露,另一手采用探棒均匀缓慢进行按压,直到找到耳穴敏感的部位,通过含75%的乙醇对皮肤进行消毒,直到患者口述存在痛感,再用镊子夹取有王不留行籽胶布,准确贴在对应的穴位上,稍微控制好压力,按压数秒。整个过程中医疗人员要注意尽可能取刺激患者穴位的反应点,使其产生经络传导,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具体按压情况结合患者的情况进行判断与选择,通常以患者感到麻、酸、微热以及微痛为宜,贴两天进行更换,持续治疗两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3][4]:①显效:24h内患者肛门恢复排气,腹胀症状基本消失;②有效:患者在24h内肛门恢复排气,有较轻程度的腹胀情况存在;③患者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甚至更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医疗人员为两组患者测量治疗前后腹围情况以及肠鸣音的计数,每天上午采用皮尺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上下午听肠鸣各一次,听诊时间为5min。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x2与t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围及肠鸣音情况比较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是96.4%(27/28),高于对照组的85.7%(24/28),P<0.05。

2.2 腹围与肠鸣音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腹围与肠鸣音指标接近,P>0.05,治疗后该项指标均减少,肠鸣音更多,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情况更好,P<0.05。见附表。

3 讨论

治疗临床上应用无创通气的患者很容易出现感染的并发症,而应用抗生素后又容易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的情况,引发肠功能下降和腹胀的症状。此外,无创通气患者人机治疗过程中张口呼吸,导致胃肠存在较多的积气情况,使得胃肠运动失调与吸收障碍[5]。长期临床研究发现,针对患者的这些情况采用改变体位、按摩腹部、肛管排气的方式能够一定程度缓解症状,但疗效并不显著,且无法真正减轻患者的腹胀感,甚至产生其他不适感。

在有效的疗法中,穴位贴敷是天灸疗法的一种,在操作上较为简便,有针药同治的疗效,直接作用于患者的各个穴位上,有很好的疾病预防和治疗功效。由于人体肚脐部位有较强通透性,可利用足三里、大肠俞等穴位促进患者气血的运行,刺激穴位,激发经气,确保患者治疗后经络更为顺畅,达到改善胃肠功能的目的。而大黄则是泻下通腑的主要用药,其本身有清湿热、降气和逐淤功能,应用大黄穴位敷贴能直接刺激患者大肠局部以及肠黏膜下神经丛,促进肠蠕动,改善患者腹胀的症状。耳穴压豆法的应用基于耳穴全息理论,认为人的脏腑与耳穴有着直接联系,如果人体脏腑出现病变,耳廓则会有一定反应,因此刺激耳廓的穴位能够帮助患者纠并消除气血运行阻滞的问题,达到调节气血和疏通经络的目的。应用耳穴压豆的方式进行治疗,进一步刺激患者肠道的反应,并利用神经与经络传导反射的作用增强消化液分泌与肠蠕动,便于患者更好地排出胃肠道内的气体,真正缓解腹胀的问题。

本研究中,采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后腹围与肠鸣音改善效果明显比单纯应用穴位敷贴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更好,P<0.05。与诸多文献的研究结果相似,再一次证实联合应用耳穴压豆及大黄穴位贴敷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针对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且出现腹胀并发症的患者提倡积极应用耳穴压豆与大黄穴位贴敷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腹围鸣音压豆
临床联合超声指标预测胎儿体重的探讨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胎儿腹围在预测巨大儿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包头地区不同性别痛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豆豆”压耳祛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