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与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临床疗效对比

2020-10-28 16:06:20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451100卢钦玲张蕾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实性消融射频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451100)卢钦玲 张蕾

外科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常用手段,但传统手术方式对患者造成的二次创伤较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随着微创医学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与乙醇消融逐渐被应用于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临床治疗[2],但关于两者疗效的对比报道仍较少,此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部分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上述两种治疗方案临床疗效的差异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患者分为A、B两组(A=45,B=45),A组男19例,女26例,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8.75±4.32)岁。B组男18例,女27例,年龄26~61岁,平均年龄(48.59±4.18)岁。两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单发病变;良性病变;结节体积>5mL;无甲状腺手术;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精神障碍;免疫功能、凝血功能障碍;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恶性肿瘤。

1.3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接受全面扫描以确定进针点及穿刺通路,取仰卧位,局部浸润麻醉后进行超声引导穿刺,尽量避开甲状腺周围组织,刺入结节囊后抽取部分囊液,A组患者采用乙醇消融治疗,将适量95%的乙醇溶液注入结节囊肿内,反复冲洗3次,然后留置2mL乙醇,并在实性部分注入约实性体积1/3量的乙醇。而B组采用射频消融,抽取囊液后将电极插入结节内,给予多方位消融,处理后给予压迫止血。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以及12个月后的结节体积缩小率;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处理数据,结节体积缩小率等定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定性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结节体积缩小率对比B组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以及12个月后的结节体积缩小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

附表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结节体积缩小率对比(±s,%)

附表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结节体积缩小率对比(±s,%)

组别 例数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 术后9个月 术后12个月A组 45 62.31±5.46 65.78±6.14 69.02±6.91 72.03±7.11 B组 45 70.32±6.58 82.03±6.88 87.14±7.52 91.34±6.93 t 6.284 11.821 11.902 13.047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B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A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射频消融与乙醇消融是目前临床用于甲状腺结节常用的微创治疗方案,其中射频消融是利用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电流作用于结节组织促使分子极性变化从而产生热能,进而凝固组织中的蛋白质,最终达到灭活细胞,消融结节的目的。而乙醇消融则是通过无水乙醇促使组织细胞脱水、蛋白凝固变性而促进组织消融的。射频消融与乙醇消融用于甲状腺结节治疗的临床疗效已经得到广泛证实,但关于两种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对比仍较少。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射频消融的B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结节缩小率均明显大于接受乙醇消融的A组,这与孙海玲等人[3]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可能与乙醇在实行结节组织中渗透作用较差有关,无法完全渗透,故有部分组织无法脱水坏死。而射频消融可进行多方位操作,从而实现对大多数组织的消融。进一步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射频消融在降低手术风险方面亦有一定优势。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临床疗效优于乙醇消融,且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实性消融射频
消融
轻音乐(2022年9期)2022-09-21 01:54:44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百味消融小釜中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价值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56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
电子制作(2016年1期)2016-11-07 08:42:54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