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瓷嵌体应用口内扫描仪数字印模制作的早期效果

2020-10-28 08:01邵元春宋恒国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8期
关键词:印模硅橡胶扫描仪

乔 婷,邵元春,宋恒国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口腔医学系,山东 菏泽,274000)

随着口内数字化印模系统的不断发展,其精度逐渐提升、功能不断增加,进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口腔科。和以往使用的印模对比,口内数字印模优势更大,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石膏模型制作时出现的膨胀、收缩情况,同时还能够减少因外界因素引起的模型受损、变形等,进而可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现象[1]。此外使用此种印模技术,还能够增加患者舒适度,对比传统技术,可减少操作的繁琐性而增加时效性。而口内扫描仪取模也会受到头部移动、口腔内部条件的影响,进而增加图像收集难度[2]。3Shape Trios是临床中使用较广泛的一种系统,该系统能够在数字化取模操作中融入HLS系统,此外该系统对大多数的CAD/CAM系统均兼容[3]。因此本次针对全瓷嵌体应用口内扫描仪取数字印模制作的早期效果展开了研究,并将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进行全瓷嵌体修复的106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进行全瓷嵌体修复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制模方式分成两组,53例开展硅橡胶印模制作的为对照组,53例开展3 Shape Trios口内扫描仪采集数字化模型制作的为试验组。试验组:男性19例、女性34例,年龄28-56岁,平均年龄为(42.1±13.5),颌位上位22例、颌位下位31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32例,年龄29-59岁,平均年龄为(44.5±11.4),颌位上位20例、颌位下位33例。以上患者之间的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性(P>0.05)。

纳入标准:第一、第二磨牙牙冠缺损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牙尖;口腔条件和卫生情况较好;根尖、牙周周组织正常,牙槽骨吸收不超过1/3;患牙根管治疗观察一星期以上;。患者或者家属签订同意书上签字。该研究获得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严重磨耗牙患者;夜磨牙明显患者;合过紧患者;由于牙体缺损导致剩余牙体组织高度在2毫米以下患者。

1.2 方 法

1.2.1 设备材料的准备 超硬石膏,3M咬合印记,加聚型硅橡胶印模材,IPS E-max Press铸瓷系统,3shape模型扫描仪,shape Trios口内扫描仪。

1.2.2 准备嵌体 根管治疗完成一星期到半个月后,按照高嵌体制备相关标准进行牙体预备。嵌体预备深度一般为1.5到2毫米,洞壁外展6-10度,完成牙体预备后,其剩余牙体硬组织至少保留1毫米以上以确保强度。

1.2.3 印模制作 ①试验组:使用口内扫描仪采集数字化印模,首先将预备好的牙面吹干,然后进行模型采集,包括对颌牙和咬合关系,患牙相邻2至3颗邻牙为采集范围,同时做好边缘线标记。通过3shape修复体设计软件进行牙齿比色,义齿加工厂根据扫描仪所采集的口内数据,完成全瓷嵌体修复体的制作。②对照组:使用硅橡胶制取印模,首先根据患者牙弓宽度选择大小合适的托盘,助手将硅橡胶重体催化剂和胶基质按一比一的比例调和均匀后放入托盘中,传递给医生,医生将托盘以旋转方式放入患者口中,托盘柄对准面中线,按压就位,待材料凝固后从患者口中取出,完成初印模的制取。然后用修整刀在初印模组织面刻出4到6条排溢道,以便取终印模时使用。安装硅橡胶轻体口内注射弯头,将轻体注射到患牙周围,要求材料将预备体完全包埋,取下轻体口内注射头并注射少量轻体于处理后的初印模内。医生第二次将托盘在口内按压就位,从而得到更准确的终印模。常规选择Vita tooth guide 3Dmaster比色板在自然光线下对患牙进行比色,比色过程一般分为三步,即第一步确定明度,第二步确定饱和度,第三步确定色值。最后按照所得数据进行全瓷嵌体的制作。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指标

①调改时间、取模时间。试验组取模时间=咬合关系+扫描工作侧模型+对颌模型。对照组取模时间=制取印模+调节椅位+选择托盘+调拌材料。印模制取后将嵌体窝洞用氧化锌暂封,此时等待嵌体制作完成,大约需要7天的时间,嵌体制作完成后拿到在患者口内试戴,记录调磨修改修复体所用时间。②佩戴舒适度评估:主要分为三个级别,即有显著的异物感,且出现恶心现象,有压痛感,则为C级;异物感,未出现恶心情况,有轻微压迫感,则为B级;未出现以上现象则为A级[4]。③修复体适合度评估:患者治疗30天后复查,对修复体使用据改良USPHS标准进行评估[5]。具体评价内容见表1: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选择统计软件SPSS21.0处理相应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χ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修复体调改用时、取模时间

试验组患者的修复体调改用时为(2.56±1.45)分钟,取模时间为(5.66±1.09)分钟,对照组修复体调改用时为(4.77±1.09)分钟,取模时间为(10.89±1.98)分钟。两组对比差异显著(t=8.870,16.846;P=0.000,0.000)。

2.1 舒适度分级

试验组舒适度分级,A级42(79.25%),B级10(18.87%),C级1(1.89%)。对照组A级7(13.21),B级1024(45.28),C级22(41.5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χ2=4.867,8.487,15.774;P=0.027,0.004,0.000)。

2.1 修复体改良USPHS分级

两组患者在修复体改良USPHS分级上,在颜色A级、边缘适合性A级上,试验组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颜色B级、边缘适合性B级占比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表面质地、外形分级差异性较小(P>0.05)。详见表2

3 讨 论

患者舒适性和修复体质量一直是临床医师和患者较为重视的问题[7,8]。硅橡胶印膜在以往临床中使用广泛,此种制作材料无弹性,存在细节复制精细、生物融合性和流动性较高等优势。但是此种制作材料也存在一定缺点,比如,此种材料聚收聚易受到温度的影响,进而出现变形情况[9]。此外制作好的石膏模型在运送、存储以及消毒过程中极易损坏或者变形。与此同时,如果患者神经敏感性较高,进行取模时易出现反胃恶心现象。

表1 修复体改良USPHS标准评估

在临床口腔学中,CAD/CAM技术受重视程度逐渐增加,且转变了传统修复理念[6]。在CAD/CAM系统用于修复体数控制作、计算机设计以及数据采集,其数据信息精准,显著提高修复体制作质量。CAD/CAM系统所得到嵌体质量较高,主要是进行口内扫描仪数字印模制作时,探测器可直接进入口腔并扫描,医师可多角度观察3shape Trios口内扫描仪获得的模型,可及时发现问题,减少预备体调节的繁琐性,提升肩台准备的准确度,还能够按照患者口腔内实际对边缘线进行标识,有利于后期制作,提高修复体边缘精准性。此外还可以短时间内咬合,获得数据后即刻就能够将信息传至制作工厂,操作简单还能够确保制作成品的精准性[10,11]。同时扫描过程用时短,操作时还能够减少和软腭的碰触,可有效预防腭咽反应[12]。此系统还减少了喷粉操作,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扫描时间,同时还能够减少由于喷粉引起的异常,进而有效缩短取模时间,并增加患者舒适性。此种印模制作无需石膏和印模材料,这就上减少了医疗垃圾。此外硅橡胶咬合记录的准确度低于光学记录,可以减少修复体调改用时。3shape Trios扫描也有一定缺陷,无法确保深窝洞扫描的准确性,因此临床使用中,需做好隔湿处理,并调整好扫描角度。但是此种仪器上的比色功能明显差异于以往使用的比色仪,可以同时得到牙齿、牙龈的饱和度、亮度以及色调,比人眼对比更为精准,因此试验组中大多数患者组嵌体颜色评估为A。相关学者研究显示,由于数字印模制作为虚拟模型,饰瓷堆加过程中,修复体颜色需根据外染色调整,因此颜色匹配难度较大,这也是目前嵌体制作的难题之一[12]。

虽然口内数字化印模系统优势较大,能提高患者舒适性、扫描准确性,且扫描速度较快[13]。但是直接扫描口腔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口腔环境和头部晃动等,进而仍有部分扫描盲区[14]。但是随着相应技术的不断发展,口内数字化印模系统质量会不断提升,进而逐步实现口腔诊治完全数字化[15]。本次研究显示,全瓷高嵌体通过3shape Trios口内扫描系统更佳,更适用于临床。本次研究仅分析了早期治疗效果,此外仅对制作单个牙嵌体进行了研究,因此本次实验还有一些不足,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分析远期治疗成效,同时对多个牙嵌体同时制作进行研究,进而综合评估口内扫描仪数字和制作技术的优劣势,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参考。

表2 106例患者修复体改良USPHS分级对比[n(%)]

综上所述,全瓷嵌体使用3 Shape Trios口内扫描仪采集数字化模型制作,有利于减少制模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确保复体质量。

猜你喜欢
印模硅橡胶扫描仪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预成刚性连接杆用于无牙颌种植即刻印模制取的应用评价
硅橡胶一步法印模与两步法印模的临床应用比较
口内数字化印模技术应用于口腔种植中的合理化建议
航天飞行器防热涂层烧蚀行为及机理研究
苯基硅中间体对阻尼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纳米Al2O3分散性对硅橡胶复合物介电性影响
纳米Al2O3分散性对硅橡胶复合物介电性影响
用保鲜膜保护超声扫描仪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性
便携高速文件扫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