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琦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93)
近年来,人类经历了飞跃式的发展,但这样的发展却往往以自然环境的牺牲为代价。 近几十年来,全球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开始上升,垃圾分类则成为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步。
我国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也在近年来逐渐上升,早在2000 年,包括上海、北京以内的八个城市就开启了垃圾分类收集试点,但各地垃圾分类的实施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也正因如此,各界学者开始对我国垃圾分类策略的实施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研究,以期得出推进我国垃圾分类的解决方案。 如孟小燕、王毅、苏利阳等人提出垃圾分类策略需要因地制宜,保证在相同的“基本垃圾分类方法”基础上“量体裁衣”。 并依照欧美成熟经验,逐步实施饮料瓶押金制度,从而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回收率;杨艳梅将我国与高度发展垃圾分类的国家情况相对比,指出我国不仅需要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更要着力于发展垃圾处理产业链,提高我国垃圾资源化的相关科学技术,从而实现“零排放”;李为则通过分析德国垃圾分类的主要政策,指出我国在进行垃圾分类时,应当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对企业征收生态税限制其一次性能源消耗量,并对投资再生能源的企业以及研发环境保护项目的企业给予降税优惠等。
虽然各界学者对我国垃圾分类提出了数不胜数的意见与建议,仅以知网为例,就有近9966 篇相关文献,但针对上海垃圾分类的策略性研究并不多见,以上海高校为基础的相关文献更是屈指可数。 2019 年7 月1 日,上海地区正式推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这也就意味着,上海在倡导生活垃圾分类20 年后,正式将其纳入法治框架。 上海政府的这一举措也使得针对上海高校垃圾分类策略实施现状的战略性研究变得十分重要。 上海各高校垃圾分类实施现状可以很直观地反映出上海青年一代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和高校对于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的配合程度,而上海的青年一代作为上海未来发展的新中坚力量,其对垃圾分类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将会很直接地影响未来上海的社会大环境。 通过对上海高校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研究,可以弥补目前学界研究所欠缺的内容,并提出与之相关的创新发展策略,进而为更好地推动垃圾分类策略在上海高校中的实施助力。
论文旨在通过分析上海高校垃圾分类现状,找出对垃圾分类情况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并根据相关因素提出上海高校垃圾分类的创新策略。
图1 因素分解图
基于此,根据图1,论文将影响上海高校垃圾分类情况的因素分为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其中,主观因素主要是上海各高校大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客观因素则为上海各高校对垃圾分类政策的支持程度。
论文将通过虚拟变量回归分析法分析主观因素。 其中,被解释变量即为上海高校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理解程度,而对该被解释变量可能产生影响的解释变量,论文假定为上海高校大学生的个人特征。 其中包括:性别、专业、年级、生源地以及是否接受过垃圾分类相关指导。
而客观因素,论文将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法进行分析。其中,上海各高校对垃圾分类的支持程度主要是由高校垃圾分类实施方式、高校垃圾分类宣传力度、高校垃圾分类监管程度以及高校垃圾分类奖惩措施所体现,因此论文将上海高校对垃圾分类的支持程度具体化为以上四个变量。
为了解个人特征是否为影响上海高校大学生对垃圾分类政策的了解程度并得出各特征对被调查者垃圾分类成绩影响的显著性,问卷通过五个问题对个人特征数据进行收集。 收集到的五个个人特征均为定性数据,因此引入虚拟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其中,性别引入1 个虚拟变量,男性定为“0”,女性定为“1”;对专业引入1 个虚拟变量,将理科定为“0”,文科定为“1”;年级引入 3 个虚拟变量,大二为“100”,大三为“010”,大四为“001”,因此大一新生即为参考类别“000”;生源地引入5 个虚拟变量,四线及以外城市为参考类别以供差异对比,上海为“10000”,除上海以外的一线城市为“01000”,新一线城市为“00100”,二线城市为“00010”,三线城市为“00001”;是否曾接受过垃圾分类指导引入1 个虚拟变量,未接受过垃圾分类指导设定为“0”,接受过垃圾分类指导设定为“1”。
通过SPSS 软件,对计算得出的各被调查者垃圾分类的分数与以上虚拟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得到结果如表1。
表1 SPSS 回归系数表
分析表1,可知:
第一,大学生性别特征的P=0.342(a=0.05),该水平大于0.05,因此可以得知女生对垃圾分类了解程度与响应程度与男生相比无显著差异,即可知性别对大学生垃圾分类了解程度没有显著影响。
第二,大学生专业特征的P=0.293(a=0.05),该水平大于0.05,由此可知专业为文科的学生对垃圾分类了解程度并没有高于理科专业学生,并得出大学生专业对其垃圾分类了解程度无显著影响的结论。
第三,大二学生与大三学生的P值分别为0.048 与0.026(a= 0.05),都小于 0.05;大四学生的P值则为 0.242(a=0.05),大于0.05。 即若以大一新生为参考类别,大二与大三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其中,大二学生了解程度较大一学生高出7.39,大三学生则高出8.063;大四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并没有显著高于大一学生,仅高出4.64。
第四,若以四线及以外城市大学生为基准,同样在显著性水平a=0.05 的情况下,来自上海的大学生P=0.002,来自除上海以外的一线城市的大学生P=0.015,两者皆小于0.05,说明来自上海的大学生与其他一线城市大学生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都显著高于来自四线及以外的城市的大学生,其中,来自上海的大学生了解程度高出了11.609,而来自其他一线城市的大学生的了解及响应程度高出了9.901;而来自新一线、二线与三线城市的大学生的P值都大于0.05,可知他们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与来自四线及以外城市的大学生并无显著差异。
第五,大学生是否接受过垃圾分类相关指导这一变量P值为0.001,远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这代表大学生是否曾经接受过垃圾分类相关指导会显著影响其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
图2 宣传力度占比图
问卷第8 题调查了上海高校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由图2可知: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59.42%的学生来自垃圾分类宣传力度一般的高校,而来自已进行全面宣传学校的学生数量仅占10.63%,其余29.95%的学生反映学校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宣传。
图3 垃圾分类实施方法占比图
根据图3,可以得知在被调查者中,有近47.34%的学生提出其学校仅实施垃圾干湿分类,选择“在全校范围内严格遵循四分法”的大学生仅占21.74%,其余30.92%的学生则指出在学校部分区域实施四分法,部分区域进行干湿分类。
图4 监督措施实施占比图
关于“高校是否有专人进行监管指导”的问题,被调查者对问卷第11 题进行了选择,并得出图4。 该图显示,62.32%的学生所在学校并没有专人进行监管指导。
图5 奖惩措施占比图
在“高校对垃圾分类是否有相应奖惩措施”的问题上,图5 直观地展示出80.68%的学生来自未对垃圾分类进行奖惩的高校。
结合上述虚拟变量线性回归分析可知:五个有关主观因素的变量中,专业与性别并不会对个人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年级、生源地与是否曾经接受过垃圾分类指导的不同会对高校大学生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对来自不同年级以及不同地域的学生提出针对性改善策略,以推动上海各高校垃圾分类策略更好地落实。
综合分析饼图数据占比,可以发现上海高校对上海垃圾分类策略的支持程度是不尽如人意的。 上海各高校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并不够,且绝大多数被调查者所在的高校并未对垃圾分类进行监管,缺乏宣传力度与监管措施较容易致使高校学生视垃圾分类政策为虚设。 而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及干垃圾,绝大多数高校仅对需要进行干湿分类势必会导致垃圾混合投放的情况:大学生为了自身方便,除了湿垃圾以外的所有垃圾很可能被随意分入干垃圾处,这也就无法更好地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率,有失初心。
根据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与实地访察得出的结论,可以结合学生与学校两方面同时给出有关垃圾分类策略创新的建议:
通过虚拟变量回归分析可知,年级与各地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对高校学生垃圾分类能力有影响。 首先,大一新生垃圾分类能力与大二、大三学生相比是不足的,所以针对大一新生可以加强垃圾分类教育,如开设相关通识课程、进行开学新生教育等。 而由于各地对于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差异巨大。
基于此,上海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垃圾分类方法制定成册,将其与高校录取通知书共同分发给新生,以确保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上海垃圾分类制度,而垃圾分类手册也可以分发给在校的其余学生以供参考了解。 然而,空有垃圾分类知识并不能完全提高高校学生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如需从根本上解决高校现存的垃圾分类问题,就需对高校学生贯彻落实环保与循环利用的理念,从而提高学生对实施垃圾分类的参与度与响应度,如此才能更好地推进高校垃圾分类发展。
通过对高校学生的深入走访,不难发现在高校内的垃圾分类设施并不完善。 许多高校仅在校内设置干、湿垃圾桶,针对可回收物与有害垃圾的处理被高校所忽视。 然而,校内最常出现的快递包裹、防碎气泡膜、废弃书本、废弃电子产品等正属于被忽视的两类垃圾,这就导致校园内很大一部分垃圾无法被正确的归类回收。 电池、过期药品等被随意丢弃在干垃圾桶内,快递纸箱被堆砌在宿舍楼的一角,此类情况数不胜数,可见,校园内部垃圾分类设施的正确设立刻不容缓。
针对校内不同区域,垃圾分类设施的规划也不同,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寝室楼作为学生常居之地,是产生个人生活垃圾最多、种类最杂的地方,因此需要全面设定垃圾分类设施,然而,四种垃圾的产生量并不会完全一致:有害垃圾在高校大学生生活中占比远低于其余三类垃圾,故而大型有害垃圾桶可以用小型有害垃圾回收箱进行代替,并将其设立在宿舍楼最底层,以便寻找;可回收物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高校学生的快递包装,而快递包装盒体积相较于其他可回收物更为庞大,因此可以在宿舍楼中设立快递包裹回收点,以免可回收物垃圾桶被迅速装满溢出的情况;在宿舍内,大学生会产生大量的食物垃圾,但是易腐烂的此类湿垃圾在上海潮湿的环境中很容易产生异味并引发蚊虫问题,基于此,湿垃圾桶最好是设立在宿舍楼外部或是人流量较少处。
第二,教学楼虽然是高校日常人流量较大的场所,产生的个人生活垃圾种类却并不多,简单的干垃圾与湿垃圾分类或干垃圾与可回收物分类即可满足其日常需要。
第三,校园食堂内产生最多的垃圾即为厨余垃圾,其余日常生活垃圾在校园食堂内并不多见,因此,校内食堂仅设立干、湿分类垃圾桶即可。
垃圾分类概念在上海提出20 年,直至如今才开始进入法治时代,说明单纯地提出垃圾分类概念与倡议对于现状而言是举步维艰的,基于此,如需更好地促进上海高校垃圾分类的实施,监督与奖惩措施同样必不可少。
第一,监督方式:不同的校内区域可以有不同的监管方式,宿舍内部可以由宿管与保洁员进行监督,而教学楼与校内其他区域可以由专人进行巡视。 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也可以通过现代科技实现政策监管。 在垃圾分类初期,可在校内设立智能垃圾桶,将其与高校学生一卡通进行捆绑,对认真进行垃圾分类的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奖励积分,后期垃圾分类的观念完全深入人心后,则可利用此类设施点对点追踪高校学生垃圾分类情况。
第二,奖惩措施:针对积极实施垃圾分类的校内大学生与随意投放垃圾的大学生,有效的奖惩措施也十分重要。 奖励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对垃圾进行分类,而惩罚则可以杜绝高校学生随意投放垃圾的从众心理与侥幸心理。 对于积极响应垃圾分类政策的学生或群体,可以赠予校内纪念品或进行校内表彰等;对于违反垃圾分类准则的学生或群体需进行教育批评。 亦可效仿寝室绿牌、黑牌制度,将学生垃圾分类情况与奖学金制度挂钩。
只有将监督与奖惩措施结合起来,才能为推动校内垃圾分类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