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涛 聂倩楠
摘要 时速250公里标准动车组系列牵引电机在检修过程中,永济公司发现转轴与转向架连接螺纹M42经常有不同程度损坏,为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分析了造成螺纹损坏的原因,探讨修复方法,并对其进行工艺验证。
关键词 螺纹 退轴 换轴 转轴检查
1. 电机概况
中车永济电机公司为250公里速度级动车组研制生产的某型号电机,最高使用转速6120r/min,电机为卧式、双轴承的全叠片鼠笼式三相异步牵引电动机,四极三相制,防护式强迫通风结构,于2013年9月上线运行。
该电机转子转轴由高强度的锻造合金钢(42CrMo)制成,轴伸为1:10锥度,转子铁心热套在转轴上,通过螺纹紧配合和铁心键传递扭矩,螺纹为M42(右旋)。
2. 螺纹损伤情况及原因分析
随着线路增多、运行速度提高、运行里程增加,电机陆续进入高级检修的首轮三级修修程,永济电机公司在检修过程中发现,电机转子传动端轴头M 42螺纹第1~10扣有不同程度磨损、烂牙或缺肉情况,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造成螺纹损伤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配属车辆运行线路路况复杂,多属于山地、爬坡路段,弯道多、负载大、路线崎岖,列车运行时转轴受到不同方向、大小不一的力矩的影响,对螺纹产生疲劳破坏;
2)转轴与联轴节连接时涂抹螺纹紧固胶、密封脂等,可以有效改善螺纹的接触表面应力状态,但在操作过程中涂抹方法不当、密封脂或紧固剂用量不均等,造成螺纹啮合时干摩擦或黏合过紧,增加了摩擦系数,在检修拆卸过程中敲击、拔拉等拆卸方法不当,容易造成螺纹磨损;
3)螺栓紧固过程中的齿面接触压力直接受紧固扭矩的影响,紧固力矩越大,齿面接触压力越高,有效螺纹处接触应力越大,因此现场操作紧固螺栓时的过扭矩现象易造成螺纹磨损;
4)紧固螺栓时上扣速度过快,特别是开始引扣时,公母螺纹没有达到正常啮合状态,其牙齿相互干涉,造成螺纹面的挤压塑性变形;另外,上扣速度过快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使螺纹摩擦金属面软化,也会造成螺纹磨损;
5)动车组长期运行,螺纹强度、韧性、防腐性能下降,难免会造成螺纹磨损。
3. 解决方法
对于磨损不严重的转轴螺纹,把磨损处清理干净后,通常可采用焊修法、攻丝等方法修复;对于磨损严重的螺纹,需更换转轴。转轴材料为特殊合金钢,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周期长,库存量少,工期紧张,生产任务重,为了不影响检修电机的正常交付,同时为了降低检修电机的生产成本,需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
查图发现,该系列下三种型号牵引电机新结构转子与旧结构转子的图号、结构、材料等一致,且有成熟的电机更换转轴工艺技术、完备的工装模具等支持,可以考虑将两种型号电机或新旧结构转轴互相替换,实现转轴复用。
4. 工艺验证
4.1 转子退轴
1)选取I型号电机转子(报废转子,转轴状态合格),II型号电机新结构转子(报废转子,铁芯状态合格)、旧结构转子(报废转子,转轴状态合格),检查转轴接触面、H值符合要求。
2)用机床对转轴状态合格的转子铁芯进行切割,为确保不损伤转轴,切割至距转轴2-3mm处;对铁芯状态合格的转子则直接上工装退轴。
3)退轴:安装并拧紧转子铁芯退轴工装;在油压机平台中心放置退压轴底座;将转轴传动端朝下吊放在铁芯垫块上,轴伸端穿入铁芯垫块与退压轴底座孔;油压机持续加压(压力不超过60T),直至转轴退出。
4)将转子铁芯吊放在铺有橡胶垫的总装架上,退出的转轴放置在橡胶板上,保证转轴之间不会有磕碰,检查转轴外观,要求无严重拉伤,对转轴接触面部位、轴头M42螺纹安装防护工装。
4.2 复用转轴检查
检查转轴各部位外观,无磕碰、無高点毛刺等。将转轴平稳吊运在动平衡机上,安装百分表,缓慢转动转轴,观测记录百分表读数,要求小于等于0.05mm。
用外径千分尺检测记录转轴传动端、非传动端轴承位尺寸,工艺标准为:传动端轴承位尺寸 mm;非传动端轴承位尺寸 mm。
目视检查转子铁心外观,无磕碰;检查转子铁心与转轴配合面,无拉伤、手摸无高点毛刺。用内径千分尺检测传动端铁心压板位、非传动端铁心压板位、铁心位尺寸。工艺标准为:传动端铁心压板位尺寸 mm;非传动端轴承位尺寸 mm;铁心位尺寸 mm。
通过对比上述检测结果,对退出的8根复用的转轴尺寸检测,各项数据均符合图纸要求。
4.3 复用转轴和新结构铁芯热套
按照工艺要求,将复用转轴与报废新结构转子铁芯(报废的新结构转子拆卸转轴后的铁芯),或与新造新结构铁芯热套。
1) 检查转子铁心通风孔与传动端铁心压板、非传动端铁心压板通风孔对齐,检查传动端铁心压板、非传动端铁心压板与铁心键槽是否对齐,如有错位需转动铁心压板对齐。
2)将转子铁心放入烘箱,加热到180±5℃,保温3-4小时;将迭压垫圈放在油压机平台上,将转轴放在垫圈孔内,将加热好的铁心从烘箱吊处,迅速热套在转轴上。
3)油压机加压约15-20T,将铁心压紧,保压至铁心与转轴温度一致,卸压;吊出铁心,检查确认传动端压板与转轴止动台阶之间间隙≤0.05mm,如果传动端压板与转轴止动台阶之间间隙>0.05mm,则重新加压,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4)铁心冷却后,对称、均匀拆除拉杆螺栓,将退轴工装与转子铁心分离,将热套好的转子平稳放置在橡胶垫上,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保护好转子导条、端箍及铁心,防止出现磕碰伤。
4.4 热套后的转子检测
1)外观检查:
对热套后的转子进行外观检查,传动端铁心压板、非传动端铁心压板应无变形、无裂纹;检查转子导条、端箍及铁心应无明显磕碰伤、轴锥面无触感伤痕;检查传动端铁心压板通风孔、非传动端铁心压板通风孔与铁心通风孔无明显错位。
2)尺寸检测:
用塞尺检测传动端压板与转换止动台阶之间间隙,要求≤0.05mm。
3)径向跳动量检测
将转子平稳吊运至动平衡机上,安装百分表,检测转轴轴伸中部径向跳动量,以转子两端轴承位为基准,轴伸中部径向跳动量应<0.05mm。
5 结论
通过对I型电机转子、II型电机旧结构转子、新结构转子转轴报废退出,并将复用转轴与铁心热套后,检测转轴尺寸、铁心的相关尺寸、数据均符合图纸工艺要求。因此,复用转轴方案可行,该换轴方案已在动车组检修时实施,后续需进行跟踪验证。
此方案一方面降低了动车组牵引电机的检修成本,压缩了检修周期,另一方面在质量保证和行车安全上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为后续其他部件大螺纹的检修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于聪, 杨松, 杨新宇, 等. CRH5 型动车组构架螺纹孔修复的可行性研究[J]. 中国高新区, 2017 (17): 121.
【2】刘长杰, 李新荣, 王兴隆, 等. 汽轮机转子主轴螺纹损坏修复技术探讨[J]. 今日科苑, 2008 (18): 91-91.
【3】范浩思, 韩威, 李彦军, 等. 钻具螺纹受力及失效形式分析[J]. 新疆石油科技, 2017, 27(2): 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