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无声的爱
韩国电影《爱·回家》,又名《外婆的家》,讲述了一对祖孙之间的温情故事——
年事已高的外婆住在大山深處,不能说话,也不识字。一天,破烂的5号公交车给她送来了离家15年的女儿和从未见过面的外孙相宇。为了方便找工作,女儿一天也没停留就把相宇甩给了外婆。从此,相宇便开启了“熊孩子”模式。
相宇嘲笑外婆是哑巴,嫌弃外婆又老又脏;外婆没钱给他的游戏机买电池,他就把外婆补了一夜的鞋扔掉,还偷走了外婆的银发簪去卖;外婆得知相宇想吃炸鸡,却只理解到鸡肉,就炖了只鸡给相宇吃,被生气的相宇踢翻了……
而外婆则默默包容着相宇的一切,没有了银发簪,她只好用烂铁勺绑头发;相宇晚上想大便却怕黑,她就形影不离地守候在相宇身旁;为了满足相宇的愿望,她一大早就去集市卖菜换钱,冒着风雨归来,为相宇煮鸡,却一口也不舍得吃……
渐渐地,相宇体会到外婆的良苦用心,适应并喜欢上了乡下生活。
素材解读
从小生活在现代都市的相宇和一辈子待在乡下只能靠手势交流的外婆有着年龄的隔阂,更有着文化、习惯上的巨大差异。然而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纵使差异再大、沟通再困难,质朴无声的爱却能融化一切隔阂,让两代人的心越走越近。
在生活中大部分人总是羞于对情感的表达,所以真正的情感并非来源于各种让人痛哭流涕的事情,而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各种磕磕碰碰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