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帆
现如今,香芋、香柚家喻户晓,可是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两个“芋”、“柚”的雅名正式用文字公布于世,却是1973年以后发生的事。幸运的是,我亲历了“香芋”、“香柚”名成的全过程。
1963年,我以知青带队干部身份从长沙市下放到本省江永县创办知青农场,1969年调到县委宣传部任新闻干事。在采访中,我发现江永县有三种特具香味的农产品:一是源口公社“香入皇宫”的香米,二是桃川公社“醇香松口”的槟榔芋,三是粗石江公社“清香扑鼻”的金钱柚。我从古籍中的“三味”掌故引发灵感,产生了将其组合一个“江永三香”特产品牌的念头。
香米,已有了现成的“香”名,而后两者却只有香味而无“香”名,这该如何是好?我想起了自己珍藏的那本《石头记》,书中有“香芋”一词,何不拿来便是?可是又想,书中那香芋并非芋头,而是从美洲传入国内的一种豆科缠绕草本植物,正名叫土栾儿,俗称香芋,《石头记》中是将它和红枣、花生、栗子、菱角等小果品放在一起的。我在长沙工作时,有个同事从江苏老家带来给我吃过,样子像小土豆。我想,这个不是芋头的小果品叫香芋有点“不类”,其名安在槟榔芋身上,倒是很适合,那么就让它们同名吧。
至于柚子,凭我的阅读经历和见识,从未见过“香柚”的文字组合,我想这倒也好,就新创一词吧。于是,在1969年的一次全县干部会议期间,我找到桃川公社书记蒋应群和粗石江公社书记黄显荣商量说,槟榔芋和金钱柚从广西引进近千年,已形成自己的特色,能不能自创名牌?开始他俩莫名其妙,相视无言。我缓慢解释,他俩才知怎么回事,便问怎么创?我说,“改名,把它们分别叫作香芋和香柚,与源口的香米合称‘江永三香加以宣传如何?”他俩一听又眉头略皱,欲言又止。我对他们的迟疑有所领悟,便改口说,“当然,我知道,对物种的传统称谓应当敬畏,我刚才是说急了,其实不是改名,而只是为它们增加一个新的雅名而已。”這时他俩才缓缓点头。文质彬彬的黄显荣说,“想法是好,只是社员们会不会接受这个新名?”生性果敢的蒋应群说,“那应该问题不大,只要我们这样叫,大家也就会跟着叫,因为这俩宝贝确实香,这么叫又顺口好听。”我说,“能行则行,不行则罢,反正也不亏损什么。那就在今年生产动员会上最先叫出这两个新名词吧。”他俩眉开眼笑地说,“好,就试试看。”事情发展得令人欣喜,“试试看”了四年,“香芋”、“香柚”两个雅名终于叫开了。
1973年春,我应约采写了一组介绍槟榔芋的文章,发表在当年3月26日的《湖南科技报》上。文中,我用上了“香芋”这个名称。这应是历史上作为槟榔芋新的雅名——“香芋”一词在出版物上的首次公示。而“香柚”之名的公开发表,因题材局限比“香芋”晚了些。直到1980年8月,湖南省科委约我写了篇《江永县结合本地特点抓科学实验》的文章,发表在当年8月7日的《湖南科技报》上。文中,我将科研项目中的金钱柚写成了“香柚”。这应是历史上“香柚”这个名词在出版物上的第一次出现。
此后,我又连续撰写了多篇关于香米、香芋、香柚的专题文章,发表在《中国食品》、《湖南日报》、《市场》等报刊上,扩大了香米、香芋、香柚的影响。这时,我就认真写了《江永三香》一文,发表在1982年第一期《科学天地》杂志上。此文一出,随即被《中国社队企业报》、《市场信息》等报刊转载。从此,江永的香米不再是单纯的农产品,而是上升为旅游商品和精美礼品,槟榔芋、金钱柚上市和出口时也都换上了崭新的雅名,这就使香芋、香柚这两个芋、柚物种雅名,连同香米一道广泛传扬到了国内外。
江永的“香芋”、“香柚”雅名被社会认可后,名声“香”了,反过来又促进产品的质与量大大提高,于是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通过考察论证,便将其载入史册。1995年,江永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香柚之乡”。2002年,江永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香芋之乡”。江永的“香芋”、“香柚”扬名以后,至今,全国报刊媒体关于槟榔芋和柚子的报道,其名均被“香芋”、“香柚”取代了。这两个1973年以后诞生在偏僻江永县的芋、柚雅名,芳香四溢、熠熠生辉,闪耀着改革开放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