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非农就业保障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

2020-10-27 05:50崔茜王瑶朱晨曦冯鑫鑫
山西农经 2020年17期
关键词:保障机制农民工特征

崔茜 王瑶 朱晨曦 冯鑫鑫

摘 要:以河北省C市非农就业问题为研究对象,调研C市乡村产业各领域农民就业基本情况,拟通过建立个人及家庭特征、区域特征、产业特征与非农就业关系的多元logistics模型,为提高非农就业质量提出有效实现路径。结果表明,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对农民非农就业收入影响较为显著。

关键词:乡村振兴;非农就业;保障机制;多元logistics模型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7-014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从事非农工作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1]。随着非农就业人数增加,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农民非农就业提供实际有效的保障。尽管有相关政策的保障,但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相继涌现出一系列问题仍然阻碍着农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2]。

1  C市非农就业保障机制现状

目前,C市在河北省委、省政府以及C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致力于将C市建设为创新驱动经济强市。在就业方面,C市全方面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严厉打击拖欠工资行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1万人。在社会保障方面,C市努力贯彻全民参保计划,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平均参保率高达98.05%。

2  C市非农就业保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现有政策带来的阻碍,农民归属感低

现有政策带来的最明显阻碍是农民“身份”问题。我国将户籍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这种“与生俱来”的身份使农民在非农就业时常常遭受歧视,这种身份歧视使农民同“城里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且工作待遇往往有差别。虽然政府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但相关政策效果并不显著。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农民就业问题中的一个顽疾[3]。

2.2  缺乏就业保障

相关数据表明,农民工医疗保险平均参保率约为10%,养老保险平均参保率约为15%,而且由于农民就业流动性高,退保行为时常发生。有的企业因为自身的利润低,不为农民办理相关的社会保险,甚至漠视农民健康,不发放相关安全装备、不提供安全指导,直接或间接地侵害农民工的身心健康。企业中适合农民工的岗位不多,有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避免用人成本增加,直接拒绝农民就业,打击了农民非农就业的积极性。

2.3  农民工方面的主要问题

2.3.1  农民职业技能、整体素质偏低

农民是非农就业的主体,往往受教育水平偏低,职业技能水平有限。农民长期从事农业劳动,如果没有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很难短时间快速投入到其他产业工作,适应难度很大[4]。

2.3.2  农民维权意识差,缺乏维权意识

农民在工作时权益受到侵害,有的农民不知道维权甚至因为害怕选择不维权。农民从事非农就业的大部分原因是为了提高收入,所以农民一般把重点放在如何挣钱,而不是把重点放在保护自身的权利上。

3  非农就业保障机制的影响因素

为了更好地完善和发展非农就业保障机制,采用多元logistics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将非农就业保障机制的影响因素分为个人及家庭特征、区域特征、产业特征3个维度。其中,个人及家庭特征主要包括农民个人年龄、教育程度、技能水平、家庭人口结构等因素;区域特征主要指家庭所处区域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等因素;产业特征分为投资规模、产值、产出增长率等因素[5]。

3.1  数据来源及相关变量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选取C市非农就业人员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8份,剔除回答不完整、答案重复等问卷,最终获得问卷94份,有效率为87.03%。

Y=ln(Pn/1-Pn)=β1X1+β2X2+β3X3+…… +βiXn+ε     (1)

式中:平均年收入为因变量Y,回归系数为βi,个人及家庭特征、区域特征和产业特征作为其他分类变量Xn进行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

由表1、表2可知,总体模型通过了检验。显著性值小于0.05,说明總体模型有统计意义。皮尔逊卡方显著性值显示概率较大,表明模型对原始数据的拟合程度通过了检验,研究它们是有意义的。

3.2  个人及家庭特征

农民非农就业男性为多数,同时相同年龄下男性的平均年收入要高于女性。年龄处于18~30岁的农民工平均年收入低于31~50岁农民工平均年收入的概率大,因为处于18~30岁农民工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学习能力都很好,这一阶段进行非农就业的概率大,但在这一阶段他们往往进行着技能学习,工作水平随着学习而逐年提高。31~50岁的农民往往已经具有一定的技能水平和能力,因此工资水平也较高。

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工资待遇比文化程度低的农民高。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收入的高低,技能水平与平均年收入呈正相关关系。

3.3  区域特征

进行非农就业的农民,家乡处于县级的要比处于乡镇级和村级的概率大。处于市级的农民在人口数量上要低于其他级别,而他们往往选择离自己家乡近的地方就业。大多数C市农民都在河北省工作,1/4的农民工作处于家乡所在的市。由C市年鉴可知,C市人均GDP逐年上升,说明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整体上有了提高。

3.4  产业特征

农民非农就业从事的行业为第三产业的概率大,尤其是服务业。因为服务业的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培训成本也低。由C市年鉴可知,C市第三产业的GDP逐年上升,且仍存在增长趋势,但第三产业的投资额趋于平稳,变化幅度不大。第二产业的投资额增长幅度大,到最近1年才开始变得平缓。

4  非农就业保障的建议与实现路径

4.1  加强立法执法力度,全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沟通与执行效率

我国应不断完善农民就业保障法制化建设,使农民工权益保护有法可依。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做到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同工同权。加大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惩戒力度,健全劳动仲裁及劳资纠纷的协调机制,从法律层面上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保障农民工生产安全。让农民享受到同“城里人”一样的就业保障,在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实现全民一体化。同时也要保证农民受教育的权益,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从根本上解决认知问题。

4.2  转变农民就业观念,提高其维权意识

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应该加强对农民就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提高农民认识,增强其对就业保障的参与感。同时也要积极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安全保护措施,督促企业建立完整的保障制度,而不是计较一时得失,使企业认识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4.3  加强农民的职业技术水平,培训农民技术人才,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政府应当对农民就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统筹管理,制订农民工培训计划,投入培训资金,合理确定培训补贴,落实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鼓励企业组织农民工参与培训,符合相关规定的,对企业给予培训补贴。更要培养农民工主动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评判信息优劣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主观能动性,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4.4  鼓励农民创新创业,开展创业扶持

新生代农民工对当地的农村市场需求较为清楚,应该促进农民工自主创业,发挥他们敢干爱拼的精神,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建立农民工自主创业基金,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对依靠自身能力成立的民营小型企业,实行低息、无息贷款或其他优惠政策,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免征相关税费,由创业带动就业。要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的服务业,支持、鼓励和引导私营、个体企业兴办服务业,充分发挥其在活跃市场、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柘益香,王成军,顾光同,等.城郊非农就业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和政策啟示——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7(18):322-325.

[2]熊瑞祥,李辉文.儿童照管、公共服务与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来自CFPS数据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6(4):393-414.

[3]刘玉成,徐辉.家庭与个人因素影响下的农民多元就业选择——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7(1):32-37.

[4]田开兰,孔亦舒,高翔,等.供给侧中国非农就业变动及驱动因素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8(5):1132-1140.

[5]乔俊峰.基于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服务调查及完善对策[J].经济纵横,2017(8):99-103.(编辑:季  鑫)

猜你喜欢
保障机制农民工特征
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保障机制研究
抓特征解方程组
中央发千亿“县级政府低保金”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