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内河港区道路高边坡稳定性与生态防护技术

2020-10-27 06:34
四川水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坡脚坡面锚杆

(湖北交投荆州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荆州 434000)

路基高边坡稳定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包含现场地质条件、坡度大小、水文等。工程实践中,需兼顾各项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科学的施工方案,确保内河港区路基高边坡具有稳定性。

1 工程概况

荆州港松滋港区车阳河港口二期工程,边坡施工量较大,总长4568m,具体包含填方1117m、挖方3451m,共分为11 段。挡墙总长度783.4m,分为四段依次施工到位。本文以此为工程背景,围绕高边坡稳定性与生态防护技术展开探讨。

2 路基高边坡失稳的关键

2.1 坡长

路基高边坡防护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坡长的影响较为明显,坡长的变化将随之带来路基高边坡稳定性的改变。经试验后可知,在降雨量相同的前提下,随坡长长度的增加,产生的地表径流量随之加大,表面雨水产生的冲刷作用更为强烈,易导致路基高边坡失稳;而在坡长较短的区段,虽然存在雨水冲刷作用,但相对微弱。若某处坡长超出许可值,冲刷形成的泥土将影响到实际冲刷效果,且将大范围聚集在坡底,地表径流速度逐步下降,此时反而削弱雨水对坡面的冲刷作用[1]。

2.2 坡度

坡度的不同主要会引起地表径流和雨水冲刷效果的变化,若坡度偏大,此时地表径流对坡面所产生的冲刷作用愈发明显。根据经验,随坡度的增加,对应地表径流的冲刷力同步提高,反之则同步减小,两者具有正比变化关系。此外,与坡长相类似的是,若实际坡度超过某限值,两者将逐步变化为反比的关系。

2.3 土壤硬度

路基高边坡稳定性还易受到施工现场土壤硬度的影响,从具体作用机制来看,土壤硬度首先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土壤和土质的特性,从而间接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2]。土壤的颗粒度、孔隙度及含水量等均会影响到土壤的硬度,若某项因素发生变化,土壤硬度则随之改变,进而对路基高边坡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3 内河港区路基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3.1 创建数值模型

内河港区路基高边坡为本文的重点研究对象,为准确探讨其稳定性,采取的是模拟分析的方式,根据典型路基断面创建数值模型,进而对塑性区的分布特点及竖向位移展开深入的分析。本工程中路基为对称式结构,因此从中选取一部分展开分析即可,此处选用的是右半幅路基。

约束方面:路基高边坡左右均存在水平约束;底面约束形式较为复杂,包含水平和竖向的约束;上部遵循现场地质情况,不存在约束条件。

3.2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以创建的二维数值模型为参考,分析其塑性区分布以及竖向位移两方面的情况,并分别创建具体的图形,以便对路基高边坡的稳定性展开直观的分析。

在路基高边坡分布区域内,沿坡顶-坡脚方向产生大范围的弧形塑性区,且此现象在坡脚处最为明显,该处的塑性值达到最大,表明剪应力分布对塑性区发展状况所带来的影响较为显著,此特点正好与路基高边坡的应力场特性相符。究其原因,可归结为自重应力和外部荷载作用两方面的因素,在此类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路基高边坡向下滑移,由此形成沿坡顶-坡脚方向的滑动面。

路基高边坡在竖向位移方面具有自上而下逐步降低的特点,最为明显的区域为内河港区路基高边坡顶部,为2.76mm,且覆盖范围较广,几乎涵盖半幅路基。通过对路基高边坡地基顶面竖向位移的分析可知,该值最大为0.46mm,相比于竖向位移值而言明显偏小。究其原因,可归结为泥岩、砂岩两方面因素,此类地质的工程性质较为稳定,可有效承受外界荷载,无明显的异常现象;而在内河港区路基填筑完成后,其粉砂含量将明显提高,加之外荷载和地下水的双重作用,易发生大幅度的变形现象,导致路基高边坡失稳。

4 内河港区路基高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现代化工程理念中,生态护坡是路基高边坡建设中较为典型的防护形式[3]。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将顶部粉质黏土层坡率设为1:2.5,各级高度不超过8m;除此之外的其它部分坡率均为1:1.25,各级高度不超过9m。坡面采用锚杆挂网喷植被砼防护;考虑到坡脚易失稳的特点,于该处设坡脚墙以增强坡脚的稳定性;分别在坡顶及平台两处修筑截水沟,在边坡坡脚处修筑排水沟,配套急流槽,作用在于将水高效导入场地内排水沟,以免现场积水。填方边坡选择的是生态护坡的方式,其中以坡顶的坡率较特殊,为1:2,级高8m;除此之外的其它部分均采取1:1.75 的坡率控制标准,各级高6m。

4.1 PMS 技术的主要特点

PMS 技术以活性植物材料——植生基质(PGM)为核心,融入土工合成网等相关材料,在岩石坡面打造较完整的功能系统,并将植生基质以喷射的方式置于岩石坡面处,随植物的持续生长以及其他辅助措施的应用达到加固边坡的效果。PMS 集多学科于一体,其覆盖范围包含岩土工程学、土壤学、微生物学、生态工程学、植物学、园林景观学等,为典型的综合型技术。PMS技术在边坡加固方面具有显著应用优势,具体作如下分析:

(1)施工便捷,效率较高。PMS 技术主要包含搭设锚杆、挂土工网、喷植生基质三个环节。而传统的混凝土护坡方式则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将其喷射至坡体表面,其局限之处在于严重破坏环境的美感。相比之下,PMS技术的核心在于恢复生态,在增强坡面稳定性的同时可最大限度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坡体孔隙水压力,避免土粒大范围流失的现象,生态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植生基质适应能力强。PMS 技术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于使用高品质的植生基质,其包含有机质、粗细纤维、pH 值调整剂、生物菌肥、消毒剂植壤土、保水剂及水,能够向植被输送充足的养分。该材料在严寒或干旱的环境中均具有稳定性,生命力较强。

(3)经济高效,便于维护。PMS 在抗拉、抗张强度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能够与岩石稳定粘接,在相同建设规模下,相比于同类技术成本更低。

(4)物种品质高。为提高PMS 技术的应用效果,需以现场环境为准合理选择物种,通常以混合植物种子较合适,以构成地被植物群落,随时间的延长将产生具有多样化特性的混生群落,稳定护坡。植物种子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到现场施工条件,包含地域、岩质、坡度等方面,以保证植物种子良好生长并逐步演替进化,通过植物的作用提高坡面的稳定性。

4.2 PMS 技术的基本原理

PMS 技术应用中,以基质材料、锚杆、复合材料及植被为核心,彼此间共同作用,构成完整的坡面防护体系。各组成要素均具有独特的应用特点,具体有:

(1)锚杆、土工栅网:锚杆可稳定至岩土内达到加固坡面的效果,并且形成锚杆定位固定点,以便给土工网的设置创设良好的条件。土工栅网可进一步防护坡面,有助于增强坡面的稳定性。

(2)植生基质(PGM):具有较高的抗拉、抗张强度,该部分材料能够与岩石有效结合,从而形成完整的保护体系,并向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优化植物的理化性能,使其健康生长。

(3)植被:植被是护坡工程中的关键内容,其生长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护坡质量,在植被生长状况良好的条件下,可缓解雨水对坡面产生的冲刷作用,由此也表明植被选择的重要性,需得到工程人员的高度重视。

4.3 PMS 技术的施工工艺流程

(1)清理坡面。全面清理存留于坡面的危石和碎石,以保证坡面的平整性,给植生基质与岩石坡面的结合创设良好条件。坡面经清理后的情况如图1所示。

(2)锚杆施工。合理控制钻孔的姿态,保证其与坡面形成垂直的关系,孔深0.88m,按照2m 的间距标准依次布孔,遵循梅花形布置原则。锚杆外露量为(12.0±1.0)cm,配制C20 水泥砂浆,将该部分材料注入锚孔。

(3)挂网。以SS20 土工格栅较为合适,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有序挂设,并与锚杆固定以形成完整的体系。格栅搭接距>10cm,通过火烧丝绑扎,与坡面间距8cm~9cm 铺设。考虑到坡面与网之间需形成足够空间的基本要求,特对格栅与锚杆连接处采取优化措施,即设置混凝土块。挂网施工现场如图2所示。

图1 清理后的坡面

图2 挂网施工

(4)喷附植生基质。根据坡面防护需求选择合适的植壤土,将其中的杂物和块石清理干净,将其与植生基质等比例混合,再通过机械化作业的方式喷射至坡面。工程实践中应保证各凹凸角等部位均被喷射到位,并按自上而下、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次有序推进,保证实际喷射厚度满足要求。

(5)铺设生态植被毯。及时检查植生基质喷射层的状态,当其定型后便可在坡面铺设生态植被毯,其无需采取搭接处理措施,但必须拍实,与施工成型的坡面紧密贴合,再利用U 形铁钉固定。铁钉应按20cm 的间距依次设置,采取梅花形布设的方式。

(6)前期管理。植物茁壮生长需经过较长的阶段,前期管理将对其生长状况带来显著影响,关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生长期,需根据实际生长状况给予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给。高压射流水的冲击力较强,易对基质混合料产生冲击作用,从而形成径流。鉴于此,宜通过雾状水的方式向坡面喷洒,期间严格控制养护湿润深度,发芽期3cm~5cm,幼苗期5cm~10cm。

4.4 后期效果分析

(1)施工后正值初秋,该阶段的气温较为适宜,根据观察结果可知4d后混合草种的先锋草种已经相继发芽,经15d 后坡面基本被覆盖。

(2)施工当年的坡面总体状况较好,呈翠绿色,且局部有花草灌木。

(3)施工次年,部分草本被淘汰,可见灌木生、乡土种树生长状况良好,部分野草种子混入坡面。

(4)施工后第3年,坡面植被的总体生长状况提升至全新的层次,趋近于自然状态,乡土植物入侵,通过与外来物种的混合,构成具有多样化特性的植物群落。

5 结束语

PMS 生态防护工程技术是建立在90年代中期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生物技术发展,近几年オ形成的新兴综合性技术。我国气候多样,因此在这项技术的推广上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在具体的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应的调查和研究工作。经过近年来各方面协作和努力,这项技术在国内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相信通过PMS 生态防护工程技术在国内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将有力解决我国岩石边坡绿化防护难的问题。

猜你喜欢
坡脚坡面锚杆
软弱结构面位置对岩质顺倾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单一挡土墙支护边坡安全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陕北矿区黄土沉陷坡面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深水坡面岩基础施工方法
喷淋装置在锚杆钢剪切生产中的应用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冲积扇油气管道坡面侵蚀灾害因子分析
地表粗糙度对黄土坡面产流机制的影响
锚杆参数对围岩支护强度的影响
Overview of Urban PM 2.5 Numerical Forecast Model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