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陆平,胡海林
高职院校教师读书会对青年教师成长的影响分析——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久久书香”青年教师读书会为例
李陆平,胡海林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为了解高职院校教师读书会对青年教师成长的影响,本文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久久书香”青年教师读书会为例,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读书会成员的阅读类型、活动方式等基本情况及有关影响因素。研究认为:以读书会为平台,青年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能有效提高思想认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交际能力,促进专业成长和素质提升。读书会确实能够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业务水平,激发其教书育人的工作热情,为新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增添新的内涵。
青年教师;读书会;专业成长;素质提升;高职院校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1],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建设书香校园的含义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读书,但教师读书是建设书香校园的重要内容。2011年,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久久书香”青年教师读书会[2]。自成立以来,读书会吸引了许多积极上进、喜欢读书的青年教师加入其中,读书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秉承“加强交流、切磋技艺、增进友谊、共同提高”的宗旨,读书会坚持开展经典阅读、快乐分享活动;创建QQ群、微信群并坚持每日推送一文,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互相交流读书心得和体会,让教师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学习、生活习惯,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在校园里营造出浓浓的书香氛围,增强了教师的职业荣耀感和幸福感、获得感。该读书会曾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基层团建创新典型案例[3]。
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久久书香”青年教师读书会为例,分析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选择不同阅读方式所带来的发展变化。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教师在读书过程中能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读一些经典名著,特别是一些好的教育专著、期刊,吸取新知识;与经典为友,与大师对话,能够让教师的学识达到一定的高度,起到开拓视野的作用;从而让教学方式更加灵活、教育效果能够直抵人心;使教师成为有思想、有作为的优秀教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笔者对教师的读书会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分析了读书会的成立对教师自身成长所带来的变化。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青年教师的读书类型,以饼状图形式予以呈现。立足读书会系列活动的开展,分析读书会对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分别从环境因素、学校因素、群体因素及个人因素展开讨论。
1.研究对象
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全体青年教师为调研对象。全院青年教师共257名,年龄在22-35岁之间。对教师读书类型、活动方式、对个人的成长帮助、对师资队伍建设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搜集相关资料。
被调查对象中,男教师90名、女教师167名,其调查问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问卷发放和回收统计
通过调查问卷的回收率来看,说明教师对读书会的重视程度非常高。
2.读书类型
读书会的青年教师们,开展阅读有自己的一套章法,以文学著作居多。通过问卷调查,对青年教师的读书类型进行调研,如图1所示。其中,文学著作类占比60.43%,个人成长类占比15.34%,历史著作类占比16.22%,科研类占比6.01%,其他占比2.00%。
图1 读书类型
3.活动方式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读书会成员借助新媒体,创新读书方式方法。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在群内进行读书活动分享与交流。几年来,共购书和赠书783余本,推荐美文1025篇。表2所示,青年教师使用微信群进行读书分享的占比52.14%,使用QQ群进行读书分享的占比36.96%,剩余10.89%则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读书分享。
表2 读书会活动方式
对读书会的读书类型与读书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60.43%的教师对文学著作类书籍比较感兴趣,因为文学可以帮助教师提高个人修养、陶冶性情。举办读书会活动,可以促进教师提高思考与表达能力,懂得并善于倾听他人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能够时刻督促自己多读书,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的工作挑战。读书会为教师间沟通提供了平台,让教师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相互增进感情和信任,实现互学互鉴、共同进步,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并提高生活幸福指数。
1. 环境因素
人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环境,包括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会对教育教师地位与价值的认识和看法、教育改革发展对学校教育和教师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培养发展的政策导向与奖惩机制等[4],这些环境因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倡导全面阅读,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社会期待等因素,都对教师开展读书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
2. 学校因素
学校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阵地[4]。学校的工作氛围、管理水平及制度建设,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出台激励政策,为书香校园建设、为教师读书成长创造了一个宽松开放的环境,可以让教师明确教育目标、激发自我发展需求。教师乐于参加各类读书活动,从而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
3. 群体因素
群体组织对教师个人成长的影响十分明显。建立读书会学习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并加大校园宣传报道力度,营造读书好、读好书的浓厚氛围。读书好成员通过微信群、QQ群、学习会等形式相互推荐文学经典、专业书籍,开展学习交流,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同事间的相互影响和耳濡目染,使得青年教师纷纷加入读书会,读书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教师通过读书会形式建立相互学习、交流、合作和竞争的状态,直接促进了教师的成长进步与专业发展[5]。
4.个人因素
个体因素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5]。教师对自身职业价值的认识和追求,是教师发展的主动力。在读书活动中,读书会引导教师经常开展学习、工作反思,正确认知自我,明确努力方向,激发学习进步的动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6]2014年至今,国务院连续7年将“倡导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为党育才为国育人,应走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最前列,在全社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成立读书会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素质提升、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实现快乐教学幸福生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是人成长进步的阶梯,也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建设学习型校园,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才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不断登高望远、开阔视野,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在社会发展进步中把握好人生航向,顺利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人生价值。人生中遇到的困惑、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都可以通过学习找到答案或受到启发,思想变得“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不重视学习或学习不够,人就会落伍于时代,终将会被时代所淘汰。作为开展读书活动的平台和载体,读书会在促进教师加强学习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并且灵活的读书方式会让学习变得轻松、充满乐趣,不仅收获了知识和思想,还收获了快乐和情感。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展示才华、实现梦想的舞台。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育人艺术。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还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贴近学生的授课方式、打动人心的情感魅力,让学生尽兴地遨游在求知的海洋。理想的课堂教学,既要育能,也要育人,即不仅要让学生学好知识、提升能力,还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在围绕提高教学能力开展读书活动中,近年来,岳阳职院“久久书香”青年教师读书会向会员推荐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教师的国学素养》《做幸福的好教师——名家名师教育访谈》《教师的幸福资本——成长为优秀教师的8种特质》等教育类书籍及有关期刊。一方面,大家通过广泛而深入的阅读,提高了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大家结合实际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反思教育教学工作的得与失、优点与不足,针对短板给自己“加油充电”、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每年年终,在学院教务处统一组织学生开展的教学网评中,读书会教师成员普遍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会既是教师寻求支持与肯定的重要场所,也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秉承与学院共同发展的教育宗旨,读书会开展系列读书活动,针对教育教学与管理等有关问题开展交流研讨、提出解决方案,促进教师提升科研水平,助力学院科研工作上台阶。具体而言,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学院改革发展实际、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围绕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治理能力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改革重点,教师借助读书会活动开展科研交流,激发创新思维,根据自身优势确定研究方向, 组建科研团队,聚焦目标发力,开展相关研究,促进高职院校管理改革、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高职院校以服务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读书会活动可就区域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等开展研讨,读书会成员依托专业所长找准科研主攻方向,打造各具特色的科研体系,力争取得具有较高水准的科研成果。因此,读书会在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良好的交际交往能力,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发展环境。读书会就是一个社交平台,大家具有共同的教师身份,都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工作、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通过开展经常性的读书活动,教师不断增进对彼此的了解,相互尊重和信任,教师团体会形成一种平等、民主、进取的学术交流氛围,思想、情感容易产生共鸣。可以说,读书会是教师之家,是他们的心灵港湾。在读书交流活动中,大家不仅可以互诉衷肠、纾解工作压力和生活烦恼,而且也可纵情畅谈人生与事业、激发斗志一起携手追梦。通过多年读书活动的开展,教师们普遍感觉交际能力增强了,工作满意度提高了,工作能力提高了,人际关系更和谐了。
建立读书会开展读书活动,是建设文明校园、幸福校园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和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实际上,读书会对教师成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就高职院校而言,一方面,广大教师要积极参加读书会活动,互相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成长进步,努力成长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学校要出台激励政策,创优教师成长环境,为读书会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场地等支持,为书香校园建设增添活力。
[1]张瑜.做“书香四溢”的班主任[J].辅导员,2012(2):20.
[2]李陆平.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工“久久书香”读书会[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2.
[3]第二届全国基层团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评选结果(共50例)[EB/OL].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7-01-09.
[4]咸富莲.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宁夏X市12所农村学校为样本[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3):73-76.
[5]郑庆全,高一鸣,孙利国.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之一[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6):1-4.
[6]张春华,吴亚婕.社区教育满意度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践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20(7):69-75+77.
Influence of Teachers’Reading Club on Growth of Young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king Yue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Li Luping, Hu Hailin
(Yue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ueyang 414000 Huna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s’reading club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n the growth of young teachers, this paper takes the reading club of Yue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reading types, activities and other basic conditions of the reading club members and the relevant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aking the reading club as the platform, young teachers carry out various forms of reading exchange activities,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teaching ability,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promote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Reading club can real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level of young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timulate their enthusiasm in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and add new connota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society in the new era.
Young teachers; Reading club; Professional growth; Quality improve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2020-09-02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读书会运行机制研究”(XJKX18B306);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职校园的路径与方法研究”(XJK015CZY102);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思政专项课题“高职院校教师读书会运行机制与推广模式研究”(YZ18-24S)。
李陆平,男,湖南岳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职教育。
G525.1
A
1672-1047(2020)05-0020-04
10.3969/j.issn.1672-1047.2020.05.05
[责任编辑:曹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