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取景 画龙点睛
——张仲素《秋夜曲》赏析

2020-10-27 07:58:08刘为民山东省莱阳市柏林庄中心初级中学
课外语文 2020年29期
关键词:寒衣秋虫思妇

⊙刘为民(山东省莱阳市柏林庄中心初级中学)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

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

这首诗写闺中女子一夜间的情思,抒情细腻,结构工巧。篇中的女主人公因丈夫远行,离情萦怀。计时的漏壶在静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一滴滴、一声声,仿佛敲打在她心坎上。她听着,数着,心里着急地在想:“夜怎么这么长啊!”她百无聊赖地把目光投向天空,天幕上无边无际的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女子在失眠时的所见所闻,无不引动并加重着她凄清孤寂的感情,并且写出了秋夜十分漫长、寂静、清冷的特点。“丁丁”“漫漫”两个叠词都是形容词,前者形容漏水的声音,后者形容轻云的形状变幻,都是为了描写秋夜的时间之长。而描写秋夜时间之长,实际上是为了暗衬闺中女子思念戍夫的时间之长,在表现女子思夫的时间之长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诗歌三、四两句朗朗上口,照应了诗题,描写秋虫鸣叫时间之长,暗示了思妇对征人的关切和思念。在失眠的长夜里,暗处的秋虫通宵都在鸣叫着。听着听着,她突然想到该是给丈夫准备寒衣的时候了。第三句中的“通夕”二字明是写秋虫鸣叫的时间之长,实际是暗示思妇通宵达旦未能成眠。“逼”字用得神妙,既“逼”出秋虫的叫声,衬出思妇难耐的寂寞,又“逼”得思妇转而想到丈夫没有寒衣,自然地引出了抒情的末一句。第四句“征衣未寄莫飞霜”是思妇内心的独白。她既是在向老天爷求告,又是在径直命令上天。无论是求告还是命令,都可以从这天真的出语中窥见她对丈夫的无限深情。

这首诗采用了画龙点睛的写法。前三句虽然是以情取景,但若没有末一句的点题,读者既无法领会景中之情,也不可能知道全诗主要抒写什么感情,诗中的主人公又是谁。最后一句响起思妇情浓意深的一片心声,才揭开了全诗的主旨:原来诗人在《秋夜曲》中所要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思妇心上的那根悠思绵绵的情弦。

猜你喜欢
寒衣秋虫思妇
秋虫声声
春 思
课外语文(2022年7期)2022-03-17 06:29:10
长相思·一重山
学苑教育(2022年1期)2022-03-02 22:01:52
《诗经》和《古诗十九首》中的“ 思妇诗”比较研究
送寒衣
孟姜女送寒衣的故事
向日葵
十月节令行乐之制寒衣 灰飞葭管一阳通 彩线徐添日影中
紫禁城(2019年11期)2019-12-18 03:14:30
从言语层面浅析诗歌郑愁予《错误》的美
牡丹(2018年8期)2018-05-07 13:05:38
山中失眠记
青春(2017年5期)2017-05-22 11: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