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军 石艳芬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德宏医院,云南昆明 533103)
甲状腺癌是外科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恶性疾病,主要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四种类型,此中,以乳头状癌比较常见[1-3]。本研究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德宏医院就诊的甲状腺癌患者80例作为分析对象,旨在探究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结果如下。
选取2018年1月至1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德宏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试验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 24~75 岁,平均年龄(50.51±6.37)岁。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51.01±6.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德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同意。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术前通过穿刺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4];②所有患者均为第1次进行甲状腺手术;③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及意识迷糊的患者;②排除患有心、脑、肾等重大器官性疾病的患者;③排除不能配合医务人员完成治疗工作的患者。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切除方式,体位选取头后仰位,在全麻下于患者的颈部前部行弧形切口,切口大小4~6 cm,将患者的皮肤、皮下、颈阔肌等进行切开处理,游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平面,下至胸锁关节平面,沿颈白线切开,游离双侧舌骨下肌群,充分显露患者的双侧甲状腺,之后进行甲状腺全切术。
试验组具体操作方式与对照组相同,使用无菌注射器(1 mL),将事先准备好的纳米碳注入到患者的甲状腺体内,在其上、中、下三处分别注射,剂量为0.1~0.2 mL,总用量不超过0.5 mL,医务人员在操作时,防止其注入到瘤体或血管中,使用纱布,对其注射点进行加压处理,防止混悬液外溢出来,避免手术视野遭受干扰。经过15~20 min,能够看见黑染的中区淋巴结和甲状腺腺体,对其腺体上、中、下三处的血管进行结扎处理,然后实行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其中央区淋巴结进行清扫,范围为上到舌骨水平,下到患者的胸锁关节平面,深部到椎前筋膜浅层,两侧到颈动脉鞘内缘。检查术区无活动性出血后,常规在术区留置负压引流管,外接负压球持续负压引流,逐层缝合各层组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受损常见临床症状发生情况,包括肌肉痉挛、手足抽搐、四肢麻木、肢体感觉异常,总发生率=(肌肉痉挛+手足抽搐+四肢麻木+肢体感觉异常)例数/总例数×100%。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0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患者术后肌肉痉挛、手足抽搐、四肢麻木及肢体感觉异常的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近些年,随着检查方式的逐步提升,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亦呈现逐步升高态势,甲状腺的各种手术方式也开始逐步增多,但是,术后多数患者极易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状况,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存质量影响较大。而严重的低钙血症对患者的迷走神经具有刺激作用,致使其心脏出现骤停的状况,进而导致死亡[5]。既往手术中多使用亚甲蓝染色剂,但是由于该染色剂能够进入血管,对患者的淋巴进行显示时,极易对其甲状旁腺造成侵染,因而,此种方式的误切风险依然较高[6]。纳米碳是一种淋巴示踪剂,主要是由纳米级别的碳颗粒制成的混悬液,其直径大约为150 nm,能够经过淋巴组织的引流,且轻易不会进入到患者的血管中。因为甲状旁腺和甲状腺淋巴引流的途径不尽相同,因而,可区分淋巴组织、甲状旁腺及黑染的甲状腺,进而能够有效防止甲状旁腺误切事件的发生[7]。纳米碳注入到患者的甲状腺组织之后,短时间内就能够将甲状腺黑染,但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却不会被染色,因而,能够在术中精确、轻松地辨认出甲状腺的范围,手术操作比较便利,且能对甲状旁腺进行有效的保护[8]。本次研究中也发现,试验组术后甲状旁腺受损常见临床症状总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结果再次证实了此治疗方式的有效性。综上,将纳米碳使用在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中,可对其甲状旁腺起到较好的保护效用,使其术后肌肉痉挛、手足抽搐、四肢麻木及肢体感觉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受损常见临床症状对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