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和传统手术对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治疗对比分析

2020-10-27 04:38刘英普
大医生 2020年8期
关键词:出血量切口下肢

刘英普

(北京燕化医院,北京 102500)

下肢静脉曲张是下肢浅静脉出现弯曲、扭曲或伸长的现象,在临床中较常见,大多数患者都是发生在大隐静脉中,其主要原因是长期劳动或站立而形成的,它不仅会影响美观,情况较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溃烂或水肿,增加患者治疗的难度[1-2]。本次研究主要对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应用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和传统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北京燕化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 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9.8±8.6)岁;病程3~10 年,平均病程(6.3±2.5)年。观察组男性18例,女 性12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51.3±8.4)岁,病程4~11年,平均病程(7.2±2.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北京燕化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的诊断标准[3];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年龄30~65岁的患者。患者均已知晓研究内容,自愿参与。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的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剥脱术的治疗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后对其股内外侧的静脉进行高位结扎,然后采用剥脱术对其进行治疗,将患者的股骨沟韧带处和小腿部位作为手术切口,将其切开后就可以观察到患者大隐静脉的主干,对近端使用钳夹,远端进行结扎,若不能对患者的静脉曲张完全消除,可以应用分段剥离。

观察组应用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具体操作如下: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必要时可对患者使用气管插管麻醉的方法。将其腹股沟韧带处切开一个3 cm的切口,将其大隐静脉的主干与其它主干分离,并对其主干进行结扎,将其大隐静脉切开后使用钳夹切断曲张的静脉,然后将消过毒的纱布放置在患者的切口部位,注意要将其切口两端露出,随后将剥脱的导管置于患者的踝部后将其切断并取出。手术完成后,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并使用绷带进行包扎,为了避免患者出现感染,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另外还要定期更换敷料,对于部分疼痛难忍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止痛药物。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采用VAS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0分为无痛,1~3分轻微疼痛能忍受,4~6 分疼痛影响睡眠,但可以忍受,7~10分强烈疼痛,不能忍 受。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对比(±s)

住院时间(d)组别 n 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观察组 30 42.7±1.5 8.1±3.2 7.6±2.8对照组 30 66.5±2.6 18.6±2.7 11.5±2.6 t 43.429 13.736 5.590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下肢浅静脉曲张大多出现在长期站立或体力劳动者中,如厨师、教师等,其发病率高达40%左右[4],不仅会对患者腿部的美观性造成影响,严重的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若不及时有效治疗会使患者腿部出现溃烂或水肿,导致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发生。以往使用传统剥脱术进行治疗,其效果较好,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大隐静脉主干进行剥离,这会增加患者并发症的发生[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30 6.5±2.4 4.2±1.4 4.534 <0.05对照组 30 6.4±2.1 5.5±1.1 2.079 <0.05 t 0.172 3.999 P 0.864 0.000

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是对患者腹股沟韧带处切开一个约为3 cm的小切口,有效避免对患者腿部多次进行切口而造成的损伤[6]。另外它会提前将患者的静脉分支切断,防止出血及血肿现象的发生,从而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本研究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传统剥脱术相比,对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患者应用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7]。

综上所述,对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患者应用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进行治疗不仅能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还能降低其出血量及疼痛,且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出血量切口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