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2020-10-26 14:29赵建鹏
成长 2020年11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培养小学数学

赵建鹏

摘 要:数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中结合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并活跃课堂的氛围,可以说让学生手脑并用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环节。因此,教学必须重视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动手操作 培养

小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应该抓住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积极地动手动脑,通过勤动手加深孩子们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从而形成坚实的知识基础,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1 充分认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必要性

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通过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因为小学数学知识的展现过程相对比较抽象,加之孩子们天生就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学中如能让孩子们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探索数学知识,可以更好地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快乐的环境中积累知识[1]。另一方面,通过动手实践,可以更加充分地让孩子们理解数学知识,增强孩子们的记忆力。因为部分数学概念对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孩子们亲身参与动手实践,将会更容易理解相关概念的内涵,也增加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和效率。此外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实践,彼此之间达到交流和沟通,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友谊,为以后的学习和沟通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

2 用怎样的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1 创设动手操作的教学情景

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有不同的知识点,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动手操作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生活实际着手创设良好的动手操作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情景,启发学生通过自己动手领悟课堂内容和难点知识,通过动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三角形教学一节中,讲解三角形的三个边的关系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三根不同长短的粗细相同的小木棒,让学生通过动手的过程来领悟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具体关系,同时可以将全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用准备的小木棒动手操作然后分析总结小木棒怎样才可以组成一个自己想要的三角形[3]。一些小组可以利用小木棒组成不同的小三角形,但另外一些小组如果拼不出来,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和点拨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这一重要结论。

2.2 利用好奇心激发动手热情

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抓住他们的这一心理,让他们通过不断的动手操作激发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愿意亲自去尝试,教师可以通过点拨和引导的方式,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与直径”的这一知识点时,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运用软尺和绳子,测量轮子的周长和直径,并比较二者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急于动手实践的目的。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采取不同的方式测量车轮的周长和直径,可以引导有的同学测量车轮走过的辙印来计算车轮的周长,引导有的同学通过给轮子标注记号来测量,有的用毛线缠绕车轮进行测量。虽然同学们动手测量的结果相互之间存在差别,但是通过这些方式的确提升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开拓了他们的思维,这样他们就更容易对课堂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更清晰的掌握和了解[4]。

2.3 在运算中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计算的知識点相对较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通过强化计算的方式锻炼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小学起始年级教学初步认识加减法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因为小学生的理解力较差,单靠机械重复的练习很难让学生掌握加减法。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的方式,对数字加减法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小火柴棒,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操作,算加法让学生放入火柴棒,算减法让学生拿出火柴棒,在显而易见的演示中理解数学算理。在计算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和说明的方式讲解减法,就是把一根根的小木棒去掉,而加法就是向其中加入一些小木棒,学生通过操作最终领悟和计算出正确的结果[5]。

2.4 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知识产生于生活,生活中很多问题都要用到数学知识,所以数学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将课本所学的知识结合生活实践学以致用,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模拟活动或者参加社会活动实践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孩子们充分理解学习数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的必要性,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知识。

3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很好地把教学内容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并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动手能力。教师通过课前充分挖掘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课中把握教学节奏,鼓励孩子们动手实践,促进孩子们内化教学重难点,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为学生今后学习更高层次知识做好了坚实的铺垫。

参考文献:

[1] 豆格吉.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20(11):72-73.

[2] 鲁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20(07):154-155.

[3] 姚振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J]. 课程教育研究,2019(44):177-178.

[4] 叶建玲.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8):161.

[5] 李明丽.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9(25):103.

[6] 陈辛莲.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速读,2017(8):48.

[7] 王会军.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20):70-71.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培养小学数学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