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步
摘要:美育教育为学生艺术素养养成的主要途径,高中教师将美育教育和音乐学习相结合,不仅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让传统的音乐课堂绽放异彩。本文就高中音乐美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关于高中音乐渗透美育教学教育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音乐;美育;融合
音乐给人带来轻松感和愉悦感,音乐的城堡中有着丰富的装饰,驰骋在音乐中,可以让人感悟到一切美好的事物,音乐可让人体会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自我价值,影响其道德品行和审美素养。在课程改革后,高中音乐教学得到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由于艺术对人性的的培养有着极其强大的作用,在物质生活逐渐富裕的今天,人们更加追求精神生活带来的满足感,现如今高中音乐教学依旧保持传统音乐学习重点,音乐学习的重点依旧在对音乐专业知识的锻炼和学习,对于部分艺术类特长生,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于对艺考知识的锻炼,在美育层次上缺少锻炼机会和意识,偏离音乐教学的初衷,即便对部分没有艺考压力的学生,教师也仅仅是在音乐课上引导学生听几首流行音乐,意在使学生能够放松心情,背离音乐教学的教学宗旨。
一、感受情感,陶冶自己的性灵
著名作家契科夫将音乐看作是太阳,认为音乐可以给人带来情感的寄托,能让人们在枯燥的生活中体会到世界的五彩缤纷,音乐欣赏课程的设置,可以让人们有对灵魂的洗礼和感悟,引导学生产生自身和作者间的情感共通,体会歌曲中的悠扬婉转,感觉自身像是走在清幽的林间小道,找寻属于自己的另一份僻静,有别样一番风采。举例说:在高中音乐《月光鸣奏曲》中,教师可采取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当中,在课堂中感悟生活的美好,体会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先生的音乐感染力,在课上期间,教师通过专业讲解,鼓励学生自主欣赏音乐,了解乐曲的底蕴,在此曲的第一章节中,整体乐曲基调略显低沉,由于高中学生年龄的优势,可初步了解此类乐曲的基调和内容,让学生自己通过感悟整理对音乐内容的情感,部分同学说;“此种低沉让我感觉到了贝多芬心情的压抑,就像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沉闷感。”还会有同学说:“我从此曲中更多的感受到贝多芬本人的安静,并不是压抑。”班级同学在听到两位同学的描述,必然会产生感同身受的感觉,随着贝多芬音乐基调产生自身对音乐的感悟,课堂中弥漫着对音乐情感的表述。教师在此节课程中设置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欣赏音乐,将课堂主体换为学生,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食粮,在音乐欣赏中得到了自身素养提升的机会,让美在生活中逐渐蔓延。
二、挖掘人文性,铸就良好的品格
高中音乐教材中有众多典型音乐作品,此类作品可辅助学生获得更多心灵上的沉淀,教师要积极运用此类内容,引导学生加深对音乐内容的理解,使得其可从道德层面上和思想素质上提升自己,音乐可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性格,音乐作品本身都饱含作者的人生信仰和个人情感,教师应该深刻感悟作者所想,通过课上教学时间影响和感化同学。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悟人间百态。举例说:在高中音乐《祖国颂》内容学习时,教师可将教学情感重点放在热爱祖国的观点上,培养学生歌颂祖国、为国尽力的精神,此首歌曲中洋溢着欢快、激情的节奏,多数同学听过一次都会有深刻的印象,我们可在音乐节奏中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体会人们在祖国怀抱下成长的幸福感,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国家美好的同时,可让学生积极发言,赞美我们的祖国,歌颂心中最美好的时代,使整个课堂洋溢出爱国情怀,在课上后期阶段,教师可给学生提出关于什么是爱国的问题,学生们依次发言,有的学生会说好好学习就是爱国,有的学生会说热爱自己的岗位就是爱国,也有人说保护祖国的大好河山就是爱国,学生爱国的情怀由此点燃。高中生距离迈入社会仅仅几年时间,刚入社会的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上物质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学生高中阶段,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精神文化的培养,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怀,此种精神的培养对学生今后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的养成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三、体会意境,增强艺术感受力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字可以有感染人的能力,音樂作品的情景也会让人感同身受,学生可在音乐作品中体会色彩斑斓的世界,加深自身对艺术的感受能力,在意境感受层面上需要教师适当引导,由于精神文化并不是短时间可提升的内容,教师要在课上授课期间循序渐进的教学,注重学生对文化素养的学习和锻炼,加强学生对音乐旋律的感知能力和节奏掌控能力,进而提升音乐综合素养。
在鉴赏《黄河大合唱》这首经典之作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同学们讲解一下这首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让他们对这首歌在思想感情、创作历史上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形成一个大体的知识框架,然后教师提前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在反复听这首歌的时候,带着问题去解读作品,不断从音乐中获得更深层次的体会和感受,最后得出问题的答案。关于预设问题,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来确定。比如说,以黄河为背景的歌曲有很多,《保卫黄河》和《河边对口曲》同样是收录进《黄河大合唱》的两首歌曲,这两首作品的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所使用的素材有何异同,作曲风格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在带着问题欣赏歌曲的时候,自然会有所侧重,而不会盲目瞎听。学生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所获得的知识,往往印象会更加深刻。最后,再由教师总结大家的意见和观点,得出一个相对全面的、综合的结论。比如,在欣赏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经典交响乐《欢乐颂》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们普及一下贝多芬一生的坎坷经历,让他们对贝多芬有个大致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明确学习目标。然后通过聆听音乐,互相讨论的方式互相学习。此时,会普遍形成一种看法,那就是贝多芬的一生都在与命运做斗争,其坚强的意志力让他拥有了如今的辉煌成就,从而能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激昂、高亢的情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教学需结合美育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综合素养,鼓励学生探索艺术潜在感染力,引导学生在意境中提升自我,为今后学习和人生生涯奠定良好的个人品质。
参考文献:
[1]舒泽池.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音乐教育[J].人民音乐,2017,(12):31-32.
[2]刘悦,范俊英.世纪之交共庆辉煌——中央音乐学院 50周年校庆综述[J].人民音乐,2017,(12):2-4.
[3]高晓勤.音乐教师审美修养散论[J].中国音乐教育,2018,(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