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杰
建构游戏是指幼儿利用各种建筑和结构材料(如:纸盒、积木、积塑、废旧物品等),根据自己的想象、意愿进行各种建筑和构造,表现一定事物的形态,从而也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构游戏无论从材料、玩法还是在建构造型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幼儿园里的建构游戏可分为两种不同形式,一种是晨间游戏中的桌面建构游戏,主要以积塑类为主,一般只是作为过渡环节和增加小班幼儿自由练习的机会,教师评价和指导较少;另一种是区域游戏时的地面建构游戏,幼儿经常以建筑师的身份进入游戏进行搭建,而教师也会在合适的时机介入进行评价和指导。
一、建构游戏的基本特点和教育作用
1.基本特点
建构游戏与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它能较好地反映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及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功能的认识水平和空间认知水平。小班幼儿开始主要以平铺、垒高为主,之后随着经验和年龄、智力增长开始进行围合、架空、各种材料的组合搭建等等。而经常性地进行建构游戏,有利于幼儿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
2.教育作用
建构游戏的过程就是幼儿动手動脑,自由创造的再现物体的过程;当幼儿再现周围事物时,在颜色、形状、各部分比例中都体现了对称、协调和美观要求,这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轮流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幼儿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建构游戏的指导策略
幼儿建构游戏的指导,必须在充分发挥幼儿游戏主体性的基础上结合游戏的特点,为幼儿创设游戏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并在游戏中给予恰当的指导,以提高幼儿游戏的水平,充分实现建构游戏的教育作用。不同年龄幼儿或同一年龄幼儿由于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不同,游戏发展的水平特点等也是不同的。
教师要掌握幼儿建构活动发展的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建构游戏的水平与特点,才能以此来确定适宜的指导内容和指导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1.生活经验是幼儿建构游戏的基础
在日常活动中,丰富幼儿的知识,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到外面观察各种建筑物、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这会使幼儿获得大量直观的感性经验,为他们进行建构游戏奠定基础。也可让幼儿观察有关的玩具图片、照片、视频等等,以补充直接观察的不足。只有对周围生活环境中的物体和建筑物有了较细致的了解,并形成丰富深刻的印象,幼儿才会产生去建造物体的愿望。因此,教师可依据班级搭建目标和主题,通过观察、欣赏、收集资料等各种形式加深幼儿对搭建内容的了解。
2.丰富的材料是游戏开展的必要条件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丰富多样的材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根据游戏的发展和幼儿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数量和种类都适宜的结构材料。
小班主要是为幼儿提供简单、鲜艳、易拼插的中大型材料,针对结构能力强的幼儿应多提供辅助材料进行建构,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应提供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的材料。
3.保证幼儿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皮亚杰曾经指出:“在游戏中,儿童是自我,主宰世界”。教师在游戏中以引导者的身份介入,更多体现的是教师的隐性指导。
游戏过程中要给幼儿足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目的选择所需的游戏内容和材料进行搭建。不要对游戏的内容做过多限制,允许并鼓励幼儿创新,启发幼儿积极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造。有的孩子刚开始到建构区时比较盲目,不知如何下手,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进入游戏,与幼儿共同搭建。利用孩子爱模仿的天性,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向幼儿传授一些基本的技能。还要学会观察幼儿,适时启发引导幼儿。
小班幼儿搭建水平弱,经验少。但喜欢模仿、喜欢和教师共同游戏。教师就与孩子一起游戏,你建一个,我盖一个。在玩《给小动物盖房子》游戏时,教师可引导他们想想要给谁盖房子?房子的大小?门应该放到什么地方等?
有时幼儿在建构过程中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搭建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发现“问题”。例如:幼儿搭的楼房又高又漂亮,可是人怎么上去呢?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生活经验,引导幼儿搭建楼梯或电梯,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推动幼儿游戏的成功。
三、建构游戏的行为评价
在游戏中,老师的指导非常关键,而游戏后的评价更是对幼儿游戏的一种间接指导。每个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参与游戏的体验不同、经验不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同,开展游戏评价可以成为师幼之间、幼儿之间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分享快乐的过程。积极开展游戏评价工作能有效地促使教师深入观察、了解游戏情况,改进指导方法,提高幼儿游戏水平。
小班幼儿的评价需要借助幼儿的搭建作品,引导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效的评价能够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搭建经验,激励幼儿大胆创新,使幼儿获得成功感。游戏后可将他们的成果拍成照片,供大家欣赏。这样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满足了成功感,还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还可以带幼儿参观其他班级搭建的成果,把好的地方用到自己的搭建中,激发了幼儿的灵感,开阔了思路,使他们在搭建中有更好的发挥。
总之,在建构游戏中,要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发展。教师的指导要结合游戏情境和主题,更要适合不同幼儿的特点。有效的指导一方面推动了游戏的深入开展,提高了幼儿的游戏水平;另一方面也反映教师对于教学方法、技能灵活掌握的情况,体现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在以后的建构活动中,我们还要不断探索,寻求方法,给予孩子更大更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大胆想象、创作等,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