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20-10-26 02:28付春玲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拓印思维能力美术

付春玲

创新教育,就是指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科学艺术的形式和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句话,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

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创新教育成功的关键。那么,怎样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总结出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自主探究的课堂空间,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新大多起始于人大脑中产生的灵感,创新是人类想象力的产物。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当代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霍金说:“推动科学前进的是个人的创见。”人们当遇到难题时,总是百思不得其解。所以,需要我们有机地将不同的思维方式结合起来,进行跨度相对大一些的联想,然后寻求到“共鸣”,触发灵感,点燃创新之火,打开智慧之门。

每个人的先天遗传、家庭教育和所处的环境都是不同的。虽然处于同一年龄段,但他们的身心发展和知识储备并不均衡,思维能力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客观事物的多元性的呈现方式也决定了人们的认知的不同。为此,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课堂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挖掘学生的个性应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比如说小学三年级的《面具》一课,我们会发现学生基础是参差不齐的。那么在教学中,美术知识、美术技能的传授必不可少,但如果过分强调训练这些技能,将会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我采用游戏的手段,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不仅掌握知识又发挥他们的创新主动性。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拓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新迹象、新特点,借此寻求新知识、获得新知识。

二、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激活学生的独立思维

独立思考是获得独立人格的唯一途径。特立独行的思想决非寻常,它绝对是无价的、独一无二的。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问题的情景氛围,激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较强的求知欲,即使回答错误,也要予以鼓励;同时通过启发、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寻求探究、合作的方式和分工方法与技巧。可以以玩的形式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学会探究与创造或再现知识,以及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等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

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例如在《拓印树叶真有趣》一节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拓印的时候,示范拓印的过程。然后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幅拓印作品,然后到前面展示。调皮的学生热情特别高,他们忙于热闹,拓印的时候使劲敲击桌面,还不小心弄洒了水粉,我鼓励他们顺便把树叶放上去,达到了意外的效果。动手实践起到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学们都在充分思考、想象,实践着自己的想法,并在与别人交流中得到启示,做到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我们要通过为学生搭设想像和展示的平台,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初步实现课堂中的“场效应”,以达到事半功倍。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展学生的求新意识

在美术创新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一句话就是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开展美术创新教学的课堂氛围。

问题是创新之源,疑问是提升学问的基础。“疑”使学生在认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识冲突,引起探究性的反射,产生思维活动,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是创新教学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精心设疑,对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尤为重要。教师要设置创造性的问题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独立地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因此,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也将在长期的“思”与“学”的氛围中得到强化,收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四、让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

在美术课堂上打破固有的教育模式,敢于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当老师。要有换位思维,让学生从自身的角度,随心所欲,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对事物的观点和见解,以学生的思维模式,去理解概念和理论,去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与想象,开发他们的潜能,刻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意识,恰如其分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氛围。依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从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剖析对事物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开拓视野。教师要不断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敢于大胆尝试。这样就会使学生们的变通能力和知识水平有所明显提高,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对学科知识的浓厚兴趣。

如《黄色和蓝色的画》一课中,课本上提出的问题:自然界中有哪些东西是蓝色或黄色的?两幅作品都用了哪些黄色和蓝色?他们的色彩给了你哪些不同的感受?学生通过讨论研究,大大提高了对蓝色和黄色的感性认识,学习了原色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勇于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總之,作为一线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更新原有的教育观念,适应和发展新课程理念,要合理运用创新思维和创新理论,不断提高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激活学生的独立思维,为培养二十一世纪创新型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拓印思维能力美术
春天的风拓印着
美术篇
魅力拓印,拓印美丽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