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做最好的老师

2020-10-26 02:28李爱珍冯本才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新课改老师教师

李爱珍 冯本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何为道?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宇宙间的“大道”,则是世间万物本来的样子。师者所传之道,既指教学生认知自然规律,遵从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也指向学生传授祖先前辈们在以前的生活中、在认知大自然和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实践探索总结的经验教训,即文化知识。传道授业解惑说起来比较简单。但如何传道,以何种方式传道学生才更容易接受,如何传道学生才更乐于学习,学生以何种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地去研究、学习。特别是新课改的现在,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做创新型教师,新课改的大形势下,怎样做一名最优秀教师?我认为:

一、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的最终目的还是育人。习近平主席讲过“我們培养人的目标是什么要搞清楚,现在非常明确坚定地提出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培养了半天,培养出来的是吃里扒外、吃哪家饭砸哪家锅的人,甚至是我们这个制度的掘墓人,那办教育干什么?那就是失败的教育”要想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的人,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老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是一个思想道德修养很高尚的人。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还要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渊博的知识。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首先具有深厚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师负责教给学生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所以教师自身首先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俗话说:若想教给学生半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要传授学生知识掌握世界万物的自然规律,自己必须掌握教学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记忆规律。自己要掌握先进的适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也必须教会学生高效的学习策略及方法。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加深自身的文化素养。

三、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新课改下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素质教育下的新课程要求教师实现由重传授理论知识向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实践能力的转变,从重视给学生灌输结论性的知识到重视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的转变,从重点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转变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教师要有一颗乐观、坚毅、年轻的心,一颗平等待人的心。你不能把自己当作以前高高在上的私塾老先生,戒尺高举,威严有加。你仅仅是孩子的“大朋友”,想他们所想。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的融入到班集体中,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四、改变教师角色

教师要有转变角色的意识。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一言堂,是教室的主宰,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填鸭式教学,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向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必须由主宰者、传授者、呈现者转为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 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生动活泼的知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学生及掌握了科学知识,又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借用直观演示、操作、组织游戏。故事导入等形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以及合作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五、要具有发展意识

佛曰“普度众生”。孔子曰“有教无类”。宇宙中任何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以传统的标准划分学生。学生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要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原则和本质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感受、喜好,具有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力,他们也有自己的独立个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活动性和创造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一时犯错误的学生,要耐心的引导,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要“电闪雷鸣,哀鸿遍野”。给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不要贴标签,一棍子打死,保护学生的心灵。

六、要有创新意识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精神,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老师也必须具备创新精神,要有创新意识。时代在变,信息在变,学生也在变。同样的知识如果你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还是昨日黄花,你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了解学情,精心设计备课,开创教学情境,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

七、要勤于学习 善于学习

现在是网络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接受信息,学习知识的渠道不只局限于课本等纸质媒介。学生可以从手机,电脑,等多种媒介获取知识。但网上的信息知识良莠并济。教师仅仅靠在学校学的那点知识显然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不断去积累,不断的去学习,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涉猎新的领域,实时了解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才能有共同语言,才能帮助他们辨别网络中的有害信息。帮助学生们在学习中健康成长。

八、建立多种评价方式

开放式的教学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不同观点,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是受尊重的。开放式的课堂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别人的过程程中培养了自己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在别人的评价中获得了探求新知识的激励,有了成功的体验,同时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有了努力的目标。教师应发挥表扬的激励功能,建立多种评价方式,在课堂中巧妙运用激励性言语,撩拨学生学习的欲望, 使学生乐于学习。

所以,在新课改下教师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才能保证中国教育不偏离方向,教师必须要去不断的学习、创新,这样才能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做一个学识渊博、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还会继续投身到教学改革中去,做课改新形势下的一名最好的老师。

猜你喜欢
新课改老师教师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