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飞
摘 要:针对当前大学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自身的大学美术教学经验出发,重点探讨了如何有效来提升大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素描写生能力,希望通过多角度引导学生融入到素描写生学习中,通过教学创新全方位有效提升学生的素描写生能力。
关键词:大学美术;素描写生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结合当前大学美术中的素描写生教学情况来看,部分美术专业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素描内容,旨在全方位提升专业化的素描技能。结合《大学素描》的教学内容及目标,课程教学不仅要保障学生具备一定的素描功底,并能有效借助于相应技法来进行基础场景的描绘,实现预期的素描教学要求。在此过程中,应保障学生能够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更好地体会到形体的明暗变化,以便进一步展示在美术作品中。
一、从基础出发,实现学生的自然过渡
对于刚入校园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在专业素描训练的基础上,应通过美术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具有较为专业的素描写生能力。大部分大学新生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放松之后,往往会在专业技能方面有所疏忽,特别是在素描的相关内容及技巧存在着相应的生疏情况。另外,当前的大学生有的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自傲”或“眼高手低”的问题,他们自认为素描学习是在高考中考试的内容,自己已经具备较强的水平,容易出现较为轻视的情况。从这些内容来看,一般情况下,刚入学的大学生对大学素描写生来说,往往都存在着学习目标不够清晰的情况。所以,为了帮助大学生具备较为清晰的学习目标,在美术专业中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则应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基础内容出发,逐步选择合适方法来引导学生弄清楚学习素描的目的,从而能进一步帮助他们更好地转变思路,开展有效的素描写生练习,也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综合美术素养的提升。
在大学素描的前几节课中,则应重点通过基础性的练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不同主题方式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内容,并合理化安排相关的练习周期,可以选择“景物写生、石膏写生、人头像写生”等方式来帮助学生依次进行相应的素描练习,可以利用模块化方式来逐步开展学习,并给学生提出诸多方面的新要求。比如,在进行静物素描中,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刻画物体结构;在石膏像的练习中,可以增加相关的复杂性。逐步提升难度,能实现学生朝着大学素描的要求而过渡发展。
二、从细节出发,让学生加速提升
在开展部分具有基础性内容的素描练习的基础上,则应引导学生逐步开展深入化的专业练习工作,并能保障学生具有较强的塑造能力。结合大学美术的教学目标要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形体之间的结构变化,以及相关的处理方式,掌握不同物体的质感特点及对应的绘制技巧。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更加微小的物体来进行练习,重点来理解表面结构比较复杂、形体变化比较多的情况,尽管存在一定难度,但对提升学生深入观察事物基本特征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此阶段中,教师可以将进阶素描知识进行传授,诸如透视的相关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将透视技巧融入到作品中;通过细部刻画局部特征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形体结构的塑造,这样方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练习来提升自我的素描写生水平。
教师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可以提出如下几个单元。第一单元选择为“交通工具”,可以深入开展“自行车”的写生教学,从简单的交通工具入手,帮学生练习相关的素描技法;第二单元可以开展“核桃”写生活动。在此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核桃本身个头不大,但其表皮结构十分复杂的特点,具有较高难度的绘制。再此练习,一方面保障学生对于形体观察能力得到提升,还能进一步通过练习掌握如何更好地表现核桃的质感;第三单元选择“集成电路”“齿轮”等具有较高精细度的机械零部件,针对内部结构复杂的物体的绘制练习,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深入拆卸和深度理解”的本质,全方位提升塑造形体的精确度,并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兴趣,为后期绘画学习奠定基础。
三、开展多种方式,实现学生的创新发展
学生掌握基础的素描写生内容之后,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更好地保障引导学生有效进行学习创新。结合学生的美术写生实际情况,积极构建更多的实践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素描写生与美术专业其他研究方向的联系。
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管理学生多去接触素描写生的创意作品。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帮助学生认识到创意写生的重要性,并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感悟来有效开展多样化的交互活动。结合沟通和交流,认识到不同的绘画特点以及画者的创新思路。教师可以通过基本的关键词,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创作,比如,选择关键词语为“桌子上的盆景”,这样学生就可以寻找任何角落中和主题相关的内容,在构图方式中可以增加必要的想象,以实现构图的平衡。最后,教师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以及交流,可以利用扫描仪存储在电脑上,为后续的创新活动奠定基础。另外,在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原有主题的基础上,进行绘画创新,可以利用创新手法、发散思维的方式,实现“二次处理”绘画作品,能更多体现出主观情感,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增强对创意素描的认知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大学素描课程教学来说,应该摆脱为了美术专业高考的造型基础训练的束缚,更多则应加强学生在开展艺术创作方面的能力培养,积极鼓励学生去探索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以及进一步有效深化认识艺术美感,并能将专业能力融入到素描课程中,帮助学生全方位实现描绘对象的拓展,不断提升学生的素描写生意识。
参考文献:
[1] 汤晓华. 论大学美术生应有的学习艺术精神和方法——读李可染画论和素描教学有感[J]. 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第29期:166-167.
[2] 鄧高明. 浅析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的教改新模式[J]. 艺术家,2019年第6期:119-120.
[3] 韩卓娜. 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的教改新模式分析[J]. 明日风尚,2019年第7期: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