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蓉
摘 要:通过FMS功能性动作筛查为备战二青会优秀体操运动员进行运动分析,发现运动员专项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对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设计提供指导。方法:运用功能性训练手段结合专项运动动作对备战二青会的男运动员5名,女运动员2名(原计划5名运动员其中三名在北京队训练)进行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六个方面的体能训练,并结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倒立架控倒立、连续慢起提倒立、悬垂举腿、30米跑六个指标进行体能测试,通过为期半年的训练,山西省体操队在二青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结果表明:核心稳定性不足是阻碍运动员难度提升的问题所在;男女运动员的踝关节伤、与男子腕关节伤与其在相应关节周围的肌肉用力不协调有关;不正确的发力习惯影响正确的体能素质累加。
关键词:体操运动员;备战二青会;体能训练;研究
基金项目:山西省体育局科研课题:山西省优秀体操运动员备战二青会专项体能训练之研究(项目编号:18TY101)。
体操项目是奥运争光项目中的支柱项目,随着竞技体操规则的变化,动作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运动员具有较高的体能水平来满足训练需求,世界范围内来看,体能较高的优秀运动员所取得的运动成绩更高。作为山西省体操队备战二青会的优秀运动员,结合专项技术设计体能训练计划有助于改善运动员不良的运动习惯,减少运动员受伤风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工作拟以备战 2019 年第 2 届青运会的山西省优秀体操运动员(男子5人女子2人,共 7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1)测试内容。功能性动作筛查七个指标进行评分与分析,设计专项体能训练指标测试体能。
2)测试指标。功能性动作筛查七个指标:深蹲、上踏步、直线弓箭步、肩关节灵活性、直腿主动上抬、躯干稳定俯卧撑、旋转稳定性测试。专项体能测试六个指标: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倒立架控倒立、连续慢起提倒立、悬垂举腿、30米跑六个指标
1.2.2 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
通过与山西省体操队教练以及竞赛处的赛事负责人沟通与交流,结合长期跟队的观察与干预,围绕运动员日常训练安排,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以及比赛成绩进行讨论,沟通交流适宜的训练方式,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是否有好的解决方案。针对运动员伤病状况做了一份调查问卷并在二青会体操比赛期间回收教练员问卷86份,运动员问卷194份,并对全国优秀的运动队教练员进行访谈,并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支撑文章的进一步完善。
1.2.3 统计法
通过功能性测试、一般体能测试以及发展难度的测试来反映运动员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Excel进行整合与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备战二青会体操运动员筛查结果与分析
借鉴功能性动作筛查在体育院校学生运动损伤预防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对功能性动作筛查的分析结论,即筛查得分处于18~21分的运动员动作功能性良好,损伤风险低;12~17分的运动员运动功能受限;低于12分的发生损伤的概率较高,需要进行动作矫正训练,借助这一评判方法,我们对运动员进行筛查。结果显示总分低于12分的有1人,在12~17之间的有2人,在18~21分之间的有2人。
深蹲在男子体操运动员中出现的问题较多,一人次因膝伤无法完成。足背屈能力弱诊断其原因可能由于长期硬力性挤压导致踝关节的骨质增厚,踝关节损伤是其长期硬力性挤压的必然结果,因此调节运动员的训练动作是十分必要的。肩关节外展程度弱主要由于运动员肱骨内旋,吊环动作的专项受力导致肩部的柔韧性下降,胸小肌紧张,背部肌肉被动拉长僵硬并且长期缺乏针对性的肌肉放松导致。
在上踏步测试中由于膝损伤一人次无法完成动作,一人次肩部不稳定,分析其可能原因为提膝抬腿时核心的控制力不足,导致腿与足不能稳定,表现为肩部晃动。
直线弓箭步测试中一人次无法完成动作,两人次分值低,主要原因是其臀肌功能受限,髋关节稳定性差,踝关节灵活性不足导致,训练中应加强髋关节周围肌群训练,特别是臀部肌群。
肩部灵活性不足直接影响各单项动作的正常发挥,如鞍马马头全旋由于肩关节灵活度不足导致送胯的动作受限、吊环十字撑等动作力量作用变小、倒立动作的姿态受影响。男子运动员要求上肢力量大,但同时由于项目特点也需要一定的灵活性,这需要运动员进行胸肌的松解以及提升背阔肌的柔韧性。
扭转/旋转稳定性仅有1人次两分,1人次零分,该动作反映的神经肌肉协调工作的能力,而徐文浩在该项中测试结果为两分,反映了他对于身重心的控制力欠缺,也反映在鞍马的全旋与正交叉之中体现为重心转换差,以致动作完成度并不好。
女子体操运动员整体的协调性比较好,要存在几点原因:
1)双足踩踏测试板时脚内侧翘起,重心集中在脚外侧,俗称足内翻,在下蹲过程中大腿股内侧肌、股薄肌和缝匠肌等肌肉均处于未协同发力,造成重心不稳。2)在做此类平衡及稳定的动作中呼吸位置较高,易出现肋骨外翻、塌腰和聳肩,导致核心更难收紧,此类问题也反映在平衡木项目之中,造成部分队员对发力的恐惧,动作不在直线上造成失败。3)足弓比较紧,深蹲时出现明显的晃动与受阻状况。
2.2 体能训练测试结果与分析
经过与教练的沟通,设定了以上七个目指标对运动员冬训体能进行测试,并以此作为体能训练情况反馈。立定跳远反映运动员下肢爆发力水平,30S引体向上反映运动员们上肢力量以及全身协调性,倒立架控倒立计时反映了肩背的肌肉耐力、核心的稳定性,连续慢起提倒立反映出了不稳定环境下核心的力量与控制力同时又为单双杠动作提供了身体素质基础。
备战二青会的七名队员中有一名队员膝关节交叉韧带有手术史,并且涉及膝盖屈曲的动作受到影响,其余六名队员无手术史。因此在设计专项体能训练时进行区别安排,另外冬训期间一月份杜宇良遇到腕陈旧性伤的影响,未参加控到立以及鞍马全旋的测试。
二月的训练中杜宇良的腕伤未得到改善,依然无法测试控到立以及鞍马全旋,由于腰部肌肉劳损彭立焰与杜宇良未能进行悬垂举腿的测试,因此两名运动员二月份的训练中在训练前的激活中加入前腰拉伸、弹力带腕屈伸的抗阻训练、训练中减少大负荷训练,以架子套为主。徐文浩的手腕随着长期鞍马支撑强度的增加开始出现支撑痛,由于该运动员年龄小,因此积极在训练前后加强前臂肌肉的松解,腕伸肌力量的加强。刘恒宇在吊环项目中发展了新动作“飞机”,在提倒立测试中出现上肢支撑力量减弱,初步诊断与吊环项目的运动疲劳有关,加强对其上肢肌群的放松,对其疼痛部位冰敷防止损伤。
三月的测试中,运动员们的状态基本正常,吴安杰由于二头肌长头肌肌腱拉上未参加测试,经过冬训的体能测试可以看出冬训队员们的下肢爆发力在逐步提高,肌肉耐力也随着训练时间的积累在提高,核心力量达到一定高度,关键在比赛中最关键的指标还是核心的控制力,还需要再后期进行该指标的测试来反映。
该运动员出于少儿体操运动员向青年运动员转型的重要阶段,意味着比赛从规定动作向自选动作的转变,因此从训练指标上很明显的看出,该队员的素质提升很快,力量素质与速度素质均有很大的提升,通过难度发展情况也可见冬训成果显著,但能否一定能在赛场上发挥得当还需要更长时间的锻炼和赛场的经验等各种因素。
2.3 二青会运动成绩
经过冬训的积极训练和赛前高强度的专项训练,山西体操运动员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极的动作筛查和针对性的体能指导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 结论
1)體能训练还需结合FMS的筛查才能确定指导方向和依据。2)对于体操项目来说体能训练必须结合专项技术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3)体能训练应该从青少年开始抓起,为运动员后期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能力保障,减少运动员伤病,延长运动寿命。
4 建议
聘请专职的体能师与按摩师为运动队服务,形成一套有效的训练体系,在训练中进行姿态纠正,定期进行动作筛查,及时发现运动员存在的潜在隐患。
参考文献
[1]史衍,李少新.功能性动作筛查在体育院校学生运动损伤预防中的应用研究——以首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2013级学生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4,1(08):63-66.
[2]王永明.山西省竞技体操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6.
[3]岳新佳.我国竞技体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综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2):109-111.
[4]黎涌明.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应用现状[J].中国体育科技,2013,(6):105-111.
[5]孙伟,朱辉.竞技体操体能训练的再认识[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06):77.
[6]曲建春.竞技体操项目特点与体能训练特征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6,38(02):44-46.
[7]赵媛.当今世界优秀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动作发展特征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8.
[8]秦长辉.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研究和应用现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11):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