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梅
摘 要:本文主要以历史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为重点进行阐述,以历史教学存在的为主要依据,从几个方面分析历史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措施,其目的在于合理处理开发与利用之间的关系,促使历史乡土资源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历史;乡土资源;开发
历史教学是初中教学中的重点科目,通过历史教学的展开,促使学生能够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一定认识与了解,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在如今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传统历史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学生学习与更好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开展中,可以对历史乡土资源进行合理应用,使得学生知识层面可以得到拓展,从而达到良好教学效果。所以,本文将针对历史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应处理好的关系相应内容进行阐述。
1 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历史乡土资源利用意识有待加强
从目前历史教学中可以看出,教学工作的展开,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影响,使得老师没有意识到历史乡土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占据主体地位,单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内容。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一情况的出现,使得学生无法意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历史的学习经常采取敷衍态度。历史乡土资源无法将自身优势与价值无法发挥出来,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1]。
1.2 社会资源支持有待加强
历史教学对很多老师与学生而言属于副科,所以,在教学中没有受到更多重视与关注。在历史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不仅需要老师能够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同时还要获得社会资源的保障与支持,比如,获得家长的支持、教育部门的支持等。但是很多家长对于学生学习存在一定误区,家长认为学生学习就是应该在教室中,对于学生的外出参观以及外出调查等,认为是浪费时间,而且无法达到良好教学效果。教育部门能够意识到历史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作用,但是为使得学生自身安全能够得到保障。所以,外出参观以及考察等活动无法更好落实,这对于历史乡土资源优势的发挥会产生很大影响[2]。
2 历史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措施
2.1 获得更多力量支持
历史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历史乡土资源通常情况下是通过不同方式保存下来,比如,档案资料方式、族谱方式、家谱方式以及报刊资料方式等。此类资料有着较强的应用价值,而且历史乡土资料本身就是一部历史教材。基于此,在教学工作开展中,要与当地图书馆以及档案馆加强联系与沟通,老师对于档案馆中的资料要有正确把握,从而获得当地领导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帮助。使得各部门能够为历史教学工作,以及历史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更多数据信息。老师要及时与家长之间进行沟通,促使家长能够对学生外出考察提供支持与帮助。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促使学生能够对历史学习,以及历史乡土资源的应用能够有正确认识,使得学生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3]。
2.2 充分结合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
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可以同其他学科进行融合联系,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知识提供有利条件。在此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的人文历史资源,对课后活动时间进行充分利用,组织学生成立乡土资源研究学习小组。在实际实践环节当中,教师需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当地的历史人物、风土人情等知识。与此同时,根据历史人物事件内容,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本着就近原则,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然后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主题内容展开实践,将人文资源充分融入到乡土史料当中,不仅仅丰富学生乡土知识,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日后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4]。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将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利用当中融入信息产业,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加便利的掌握乡土史料。
3 结束语
历史教学的展开,需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并充分发挥出乡土资源的积极作用。客观角度来讲,此环节较为复杂,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历史老师在教学的环节当中,不断的进行探讨分析,积极总结相关经验,将课堂教学与教学科研进行有效的结合,促使乡土历史资源得到最优化的利用。在此基础上,促使历史教学目标得到更好的实现,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锻炼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使得学生更加爱国,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爱国主义情怀。
参考文献
[1]王保存,窦雪.以新课标引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延安市宝塔区为例[J].文教资料,2019(33):197-198+157.
[2]谢晓薇.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18):24-26.
[3]詹毅.课程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桂林師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3(01):119-122.
[4]黄妙茜.有效运用乡土资源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2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