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香
我教了19年的语文课,在过去的写作教学中,我和其他语文老师一样重视习作前的指导。每次写作文之前,都会专门用一节课来进行习作指导。学生写完之后,因为学生人数多,自己工作又忙,几乎没能及时批改,一推再推,等到下一单元的习作内容又开始写了。于是,我也和其他的语文老师一样,扛着作文本回家批改。有时会写简单的一两句评语,大多数则打个分数就了事,有时就改几个平时写作较好的学生,改不完的学生先将就写作文,并承诺下次改两篇。
我们学校每个班学生人数都是60人以上,批改一次作文一般都要用到三四个小时,改完之后,整个人都会腰酸背,简直要人半条命。但是吃力不讨好。我们老师辛苦批改出来的作文,学生是看不到的,他们只盯着本子上的分数,然后就丢到一边去了,老师的评语,圈的字词、句子,他们都无所谓,更谈不上提高写作水平。一提写作文就害怕、讨厌而已,这已是语文界心照不宣的事。
怎样让语文老师摆脱这种繁重的、高强度的批改作文的时间和辛苦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能让学生参与进来,对写作水平有所提高。我们课题组就想着尝试让学生进行互评互改习作,通过对中高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发现学生喜欢作文互评互改的这种方式,觉得这种很新颖,也很期待。下面就来说一说我们组织我校中高年级学生进行互评互改习作的一些策略。
一、教给学生作文互评互批的方法
老师要让学生互评互批作文,首先就要教给学生作文互评互批的方法。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去评定作文,才会有针对性,也才不会凭感觉去随意地批改。刚开始,可以从简单的常规性要求做起,先修改错别字,看是否达到字数,书写工整,圈好词好句,符合题意,结构完整,句子流畅等。另一种是具体性习作要求:写人、写景、写事、写物、写说明文等,每一种不同的文体或类别的作文要求是不同的,具体情况具体而定,写人就离不开人物的写作方法,如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特征等;写景、写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写,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用好词好句,适当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事能够反映人物特征的典型具体实例;写说明文,要用字准确,体现出科学性的特点,使用常用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
二、教师要耐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尝试
老师教给学生互评互批的方法之后,要敢于让学生去尝试,不要觉得学生不懂,或说学生批改速度较慢,甚至互评互批中有时达不到老师事先的要求。这时候的老师要冷静,不要急于求成,多指导,多放手,多实践,我相信学生一定会越来越进步。
在评改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先在班里选几篇学生写得好的范文出来,然后让孩子们来讨论,让他们评出每篇文章写得好的原因。这样让孩子们对好作文的标准心中有个数,激发他们内在学习的动力,原来我们身边也有榜样,别人写得好,好在哪里?他们经过思考、对比之后,既有了灵感,鉴赏力又提高了,写作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孩子们对集体评改优秀范文这种方式十分感兴趣。有了兴趣之后,他们就从以前的怕写、苦写变成了后来的敢写、爱写。
三、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作文互评互批的兴趣
如果老师只是在课堂上让学生互评互批,形式过于单一,学生感到很枯燥,最后也是会失去作文互评互批的兴趣。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生作文互评互批的兴趣,课堂内外都要设置多样化的形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加地广。包括自评自改、.同桌互评改、学生“小小作家”组评改和网络自由评改。
网络就是很好的资源。疫情期间,我们都是在网络上布置作文。像课堂上一样,学生写完作文之后,让他们按照常规性地标准先自评自改,然后发到网上交给老师,老师再把作文分类发到网上让学生自由评改,对于网络上的作文,每个人都可以进行批改加评语,每个人的作文也都可能被别人批改,这样批改者与被批改者的参与度就较广了。因此,学生作文的互评互改可以在课堂上展开,也可以在课外的网络上随时随地进行。网络的互评互改更自由,也更利于学生的表现。学生对这种形式的作文评改很是欢迎,效果也很好。
四、注重成果展示
1.制作班级“小小作家”文集
对于班里写作好的学生和写作有进步的学生,我们师生评出来后,会制作成班级“小小作家”文集。每次评比一结束,我们就在班里公布出来,并分享到班级微信群里让家长看一看,然后评出一二三等奖,给孩子们颁发荣誉证书,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分小组制作版报
把班級的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两个“小小作家”组的成员,让每组的这两个小组长分派任务给各组成员,带领这个小组去讨论、欣赏、推选优秀、有进步的习作,然后把自己组的习作制作手抄报。做完之后,8个小组互换看并加以批改,然后,每个小组都有机会把手抄报张贴到教室后的学习园地上。每个小组的成员看到自己的名字、习作和劳动成果在全班得到认可时,他们非常地开心。
3.上传习作网页
现在网络那么发达,很多孩子在网上搜素资料,在网上学习写作文等。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上传本班,及至本校学生的作品;还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全校性的或班级的作文竞赛,然后通过投票的形式来选出优秀作品。通过这种形式,就有更多的人来阅读与参与评论修改,和以前学生的习作只给本班学生看,或本班家长看相比较,阅读与参与的人就更多。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讨论交流,学生的荣誉感增强了,进步也会更大。
4.向县杂志社或优秀作文刊物推荐习作
平时我也喜欢写点文章,学生看到我发表的文章就很羡慕。于是我也鼓励孩子们要好好写,对写得好的习作,我就推荐发到县的杂志社或优秀作文刊物。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在杂志或刊物发表时,写作的兴趣更浓了。
总之,小学中高年级作文互评互批不是教师单向的过程,是双向的过程,是教师自我评价和自我改革的过程,是学生积极参与和互动的过程。互评互批的最终目的不是浪费学生的时间,而是使学生的写作能力与作文评改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