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网络直播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2020-10-26 06:58李婉君
卷宗 2020年19期
关键词:网络直播图书馆

李婉君

摘 要: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实时传播,其中视频信息的实时传播是网络直播的技术来源之一。本文主要介绍网络直播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要素,并针对网络直播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提出选择直播平台、确定直播人员、规划直播内容、关注直播反馈等措施,以期提高网络直播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优势和价值。

关键词:网络直播;图书馆;直播内容;直播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网络直播已在信息传播环境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针对网络直播平台制定的政策方针有效规范了网络直播环境,为网络直播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优良契机和宽广平台,基于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态势,可知网络直播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将有效创新图书馆发展路径。

1 网络直播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要素

文化和旅游部信息显示,2012年~2018年,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分别为3076个、3112个、3117个、3119个、3153个、3166个和3176个,2018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相比上年末增加10个。同时,资料信息还显示,2012年~2018年,公共图书馆总馆藏量分别为68827.0万册、74896.0万册、79092.0万册、83844.0万册、90163.0万册、96953.0万册和103716.0万册。由此可知,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网络直播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可有效发挥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价值和文化传播价值。应用要素主要包括平台要素、人员要素、内容要素和信息要素,其中,平台要素是指图书馆管理人员应选择稳定的直播平台,保证视频信息的实时传输效果;人员要素是指图书馆开展网络直播的受众人员和直播人员;内容要素是指图书馆借助网络平台传输的直播内容,包括文本内容、语音内容和销售内容,直播内容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网络直播的效果和受众的信息满意度;信息要素是指图书馆在网络直播过程中应充分掌握信息受众的心理需求,根据平台中客户的信息反馈合理规划直播方向,呈现更好的直播效果。基于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形势和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网络直播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是扩大文化传输范围,提高文化传输精准性的有效路径,只有充分具备应用要素才能发挥网络直播的作用优势。

2 网络直播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路径

2.1 选择直播平台

中国直播行业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分别为探索期(2005~2011年)直播行业从无到有,探索秀场直播模式、启动期(2012到2014年)秀场直播商业模式成熟,游戏直播雏形初现、高速成长期(2015到2017年)移动直播爆发,全民直播时代来临、成熟期(2018年至今)市场集中度提升,平台寻求精細化运营。针对目前网络直播的发展现状和坚实基础,为有效发挥网络直播的作用优势,图书馆应合理选择直播平台。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网络直播平台主要包括秀场直播类平台、游戏直播类平台、泛娱乐/全面直播类平台和直播+类平台。其中,秀场直播类平台包括YY、陌陌、虎牙直播,游戏直播平台包括斗鱼TV、火猫TV、和战旗TV,泛娱乐/全面直播平台包括抖音和快手,直播+平台包括淘宝和微博。针对图书馆的网络直播需求,可在抖音、快手、淘宝、微博等泛娱乐/全民直播和直播+网络平台中进行直播。这类直播平台具有较为广泛的受众群体和较为稳定的直播状态,能够满足图书馆直播的稳定性需求和受众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图书馆在选择网络直播平台后需要进行官方身份认证,以使受众对图书馆的直播官方账号产生较高的信任值,更易接受图书馆在网络直播中传输的文化内容[1]。

2.2 确定直播人员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2019年,我国在线直播市场规模分别为277.0亿元、453.0亿元、677.0亿元、894.0亿元,预计2020年我国在线市场直播规模将达到1121.0亿元。另外,CNNIC信息显示,2016年~2019年上半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分别为32476.0万人、34431.0万人、34259.0万人、42209.0万人、42503.0万人、39676.0万人和43322.0万人,使用率分别为45.8%、41.7%、45.6%,54.7%、53.0%、49.9%和50.7%。由此可知,我国具有较大的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和较高的用户使用率。长期以来,用户在接触网络直播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审美体系和价值鉴别思维,为有效提高网络直播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价值,图书馆确定的直播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职业精神,既能有效掌握当前网络直播平台的直播功能,又能从文化传播、文化建设角度出发,对信息受众进行良性引导。另外,目前用户在观看网络直播时具有明显的个人特点和从众特点,个人特点是指用户可按照个人兴趣、爱好和需求选择想要观看的直播内容,从众特点是用户往往对具有较大销量和较高热度的直播内容具有明显兴趣。基于此,图书馆既可按照用户的个人需求和文化需求选择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作为直播人员,也可按照用户的从众特点选择具有较高热度和较为成熟的直播体系的专业直播人员或明星,提高直播效果[2]。

2.3 规划直播内容

为使网络直播在图书馆中切实发挥文化传播价值和文化建设价值,图书馆直播人员合理规划直播内容。我国在直播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制定了相关监管政策,有效地规范了直播环境,包括《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在规划直播内容时应以直播平台行业相关监管政策为基础,保证直播内容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另外,为使直播内容能够满足信息受众的文化需求,图书馆可在直播前对信息受众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信息受众在线下图书馆中的图书阅读需求和文化需求,将网络信息受众按照需求进行划分,如具有亲子教育需求的信息受众、具有个人价值追求的信息受众、具有学习需求的信息受众等,按照信息受众需求进行直播内容的规划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直播效果,使信息受众对图书馆直播公众账号建立良好的信任感,还可有效拓宽我国的文化发展环境,打破图书馆文化传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2.4 关注直播反馈

大数据环境下新媒体得以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具有更为广泛的信息接收渠道和便捷的信息接收路径。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214433.0亿元、242843.0亿元、271896.0亿元、300931.0亿元、332316.0亿元、366262.0亿元、380987.0亿元和411649.0亿元,2014年~2019年,中国网上零售额分别为27898.0亿元、38773.0亿元、51556.0亿元、71751.0亿元、90065.0亿元、106324.0亿元,由此可知,目前网上零售在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环境中占据重要地位,图书馆借助网络直播平台可有效提高图书产品流通效果,进一步满足信息受众的消费需求和文化需求。目前,大多数直播平台均具有信息反馈能力,信息受众可根据直播人员的直播内容和直播行为积极参与话题讨论,直播平台的这一功能为图书馆直播人员调整直播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直播过程中,应根据用户的信息反馈及需求变化提供相关文化产品,借助直播平台的销售渠道实现图书资源流通,进一步彰显图书馆的文化影响力。

3 结论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正处于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基于网络直播对图书馆文化发展工作的有力支持,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切实掌握网络直播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要素,并以此为基础合理选择直播平台、确定直播人员、规划直播内容、关注直播反馈,形成完善的图书馆网络直播体系。

参考文献

[1]周绮雯.探析网络直播在真人图书馆的应用[J].兰台内外,2019(20):53-54.

[2]刘洋.网络直播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探究[J].出版广角,2019(07):73-75.

猜你喜欢
网络直播图书馆
图书馆
网络直播的发展研究
媒介时空观下的网络直播研究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