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院校课堂教学之“道”与“术”

2020-10-26 06:58周曦
教师·中 2020年8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课堂教学

周曦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科学地把握教学规律,变教学技术为教学艺术,是职业院校课堂教学革命重大而永恒的课题。有鉴于此,文章探索了课堂教学之“道”与课堂教学之“术”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期推进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

关键词: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教学之道;教学之术

一、课堂教学之“道”

何为“教学之道”?唐代文学家韩愈《师说》有言:“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此说来,教学之道,乃传道、授业、解惑之道,即课堂教学的一般法则、通用规则、普遍规律。

(一)张弛之道,把握节奏

孔子曰:“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张弛之道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就在于合理把握教学节奏。课堂教学的“张”,是指节奏紧张、急促、强烈;课堂教学的“弛”,是指节奏放松、舒缓、平和。“张”是为了渲染气氛,积极进取,全身心投入;“弛”是为了蓄势储能,乘势而为,待时而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听讲时,其注意力每隔五至七分钟就会有所松弛,大脑的兴奋与抑制总是处在周期变化之中,高潮过后便进入缓冲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地“张”,学生就会应接不暇,感到吃力;如果一味地“弛”,学生就会疲沓松懈,感到萎靡。正确的做法是:“张”应当短时,“弛”应当有度,把握教学节奏,做到张弛相济。

(二)动静之道,调控状态

在太极拳中,动与静是其两种状态:“动”即意动、气动、形动、劲动;“静”即神静意和、形态怡静、内心淡然、气息顺畅。动静之道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就在于合理调控动静状态。教学过程中的“动”包括动脑、动口、动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静"包括静心、静气、静神、静思。“动”是外显的,“静”是内隐的;“动”有利于能力的形成,“靜”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动”能活跃课堂气氛,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静”能实现心灵的交融,培养学生的思考力。

(三)奇正之道,稳中求变

《孙子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奇正之道,是思维创新的核心表现。作战是如此,教学亦是如此。“正”指正常的、一般的法则;“奇”指变化的、特殊的方略。奇正相生,守正创新,出其不意,乃奇正之道精髓也。奇正之道运用于教学之中,就在于求变、求新。有变的课堂、出新的课堂,才能不刻板、不保守,才能给人以张力,给人以灵动。在教学中,既要守正,继承优良教学传统;又要出奇,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奇正之道,“正”是稳,“奇”是变;“正”是基础,“奇”是关键;“正”是情理之中,“奇”是意料之外。一正一奇,正奇相合,乃奇正之道要义也。

(四)博弈之道,实现双赢

“博弈”的本义是指棋类活动,后来发展成数学中的一门特色学科“博弈论”。“博弈论”是基于研究多个个体或团队之间在特定条件制约下的对局中,利用相关方的策略而实施对应策略的学科,其核心是研究在冲突对抗条件下,问题最优解决策略和决策之间的均衡问题。博弈的基本类型有:正和博弈、零和博弈与负和博弈。若以博弈各方的收益与损失相加其总和而论,如果其总和大于零,则为正和博弈;如果其总和等于零,则为零和博弈;如果其总和小于零,则为负和博弈。正和博弈是一种合作性博弈,是我们所追求的;零和博弈与负和博弈是非合作性博弈,是我们所摒弃的。博弈之道运用于教学之中,就在于师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一种合作性博弈,使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收益与损失相加其总和大于零,达到正和博弈,实现双方共赢。

(五)刚柔之道,以柔克刚

“一阴一阳之谓道。”“阳交于阴,阴交于阳,刚交于柔,柔交于刚。”刚柔之道,无处不在。就文章而论,鲁迅的杂文有阳刚之美,李煜的词有阴柔之美;就自然现象而言,钱塘江有阳刚之象,西湖则有阴柔之态;就声音而言,锣声、钟声阳刚,笛声、箫声阴柔;就书法而言,魏体阳刚,碑帖阴柔;就诸子百家而言,法家阳刚,道家阴柔等。同样地,课堂教学中也有刚柔之别。有的教师高谈阔论,纵横捭阖,飞流直下,具有阳刚之气;有的教师娓娓道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显示阴柔之态。真正高明的教师定能收放自如,放开则能充斥天地之间,收回则可在方寸之间。实践表明,过“刚”则易折,过“柔”则易倦。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恩威并用,乃是教学之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一些温情,少一些冷漠;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挖苦;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责;多一些尊重,少一些讽刺。如此,才能“此时无声胜有声”“道是无晴却有晴”。

二、课堂教学之“术”

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作为课堂教学之术,同样需有专攻。如果说教学之道是方略、策略、战略的话,那么教学之术就是技术、艺术、战术,即运用教学之道的实践之术,也就是语言之术、内容之术、方法之术、手段之术及板书之术。

(一)语言之术,重在简明

教学语言是师生沟通和信息传递的媒介与桥梁,极大地影响着教学效果,应力求做到简洁明了。一是控制语速、音量、音调。语速的快慢要适中,音量的大小要适宜,音调的高低要适切,以动听悦耳为衡量标准。二是讲求通俗、生动、形象。通俗能使学生明白,生动能使学生振奋,形象能使学生联想。三是确保流畅、激情、幽默。教师要善于运用俗语、谚语、网络语、流行语及古典诗词和名人名言等,不断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二)内容之术,意在实用

早在古代《周礼》中提出来的教学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简称“六艺”。借古鉴今,教师在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时,应以新颖、实用为标尺。一是取舍合理。讲什么、怎么讲,取什么、怎么取,舍什么、如何舍,应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先后有序。“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对教材要恰当处理,不能照抄照搬,充当收发员和复印机;要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及时补充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标准,同时在具体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先讲,次要的内容后讲,无关的内容不讲。三是详略得当。国学大师陈寅恪,在大学当教师时提倡“三不讲”,即书本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不讲。一般教师难以做到,但最低限度也要做到:对新知识、新技术等新的实用的内容要详讲,对现成的、书本的知识要略讲,要讲得“顽石点头”。

(三)方法之术,要在灵活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贵在得法。要做到教学方法灵活,教师应善于讲故事、打比方、说笑话、讲桥段。故事能使教学接地气,比方能使教学有生气,笑话能使教学有神气,桥段能使教学有灵气。要做到教学方法灵活,教师还可以借鉴相声艺术的“说、学、逗、唱”,借鉴戏曲艺术的“唱、念、做、打”,借鉴中医诊病的“望、闻、问、切”,借鉴作文方法的“起、承、转、合”等。如此这样,才能把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落到实处。

(四)手段之术,旨在多样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由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到云计算到大数据再到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区块链等的不断发展,课堂模式已从传统的面对面讲授式课堂发展为微课堂、慕课堂、云课堂、翻转课堂等,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教学手段也从传统的“黑板+粉笔+嘴巴”发展到“互联网+教学”,实现了从“幻灯片”到"电脑+电视"、从“投影仪”到“电子白板”、从“数字课件”到“云课堂”的不断变革和不断翻新。职业院校教师要及时适应并跟上这种变革和翻新,不断学习新技术、应用新技术,使课堂教学手段丰富起来、多样起来,不断推进课堂教学革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五)板书之术,全在美观

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及记忆知识而利用黑板以凝练、简洁的文字、符号、图标等呈现教学信息的总称。板书是一种传统而重要的技术,在现代教学手段多样化的今天,板书之术,仍需坚守,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被取代。比如,“问题式”板书,能给学生以思考;“关键词”板书,能给学生以记忆;“表格式”板书,能给学生以直观;“对比式”板书,能给学生以区分;“线索式”板书能给学生以脉络;“总分式”板书能给学生以全貌。总之,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不同形式的板书,以达到内容美、形式美、书法美、结构美、形象美、和谐美等美学效果。

三、道与术的内在关系

首先,道与术是对立统一的,“道”是万物的根本,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术”是事物的表象,是人们遵循客观规律行事的具体方式;“道”是原理原则的理论体系,“术”是方法手段的操作系统。其对立关系表现为:道为上,术为下;道为本,术为末;道为虚,术为实。这种对立关系最终在“道术相生”中统一起来,形成“道术合一”的和谐关系。

其次,道与术是普遍联系的。道是术的基础,术是道的表现。道是河,术是舟,无河则无以载舟,无舟则难以渡河;道是舵,术是桨,无舵则无方向,无桨则无动力;道是魂,术是魄,有道无术,则魂不附体,有术无道,则失魂落魄。悟道得道,方能行道。如果我们把教学之道看作武器仓库的话,那么教学之术便是打开武器仓库的钥匙。

再次,道与术是相互转化的。“道”德实践与应用能转化为术,“术”的积累与提炼能上升为道。道在领悟中而形成,术在应用中而得道,可谓道能生术,术亦能生道。从这个意义上说,道不异术,术不异道;道即是术,术即是道。比如,张弛之道,可能化为语言之术;奇正之道,可转化为方法之术。只有明道正术,道术兼修,方能抵达课堂教学的高效之境。

参考文献:

[1]易中天.中國智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

[2]周远清.我的教学改革情结[J].中国高教研究,2015(9):1-3.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课堂教学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