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在高中古代记叙散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0-10-26 06:56龙燕
卷宗 2020年21期
关键词:训诂学教学

龙燕

摘 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语文教学历来都受到重视,在教学中,无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就是一大重点和难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一个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合理、效地运用训诂学知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深奥难懂的文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古代记叙散文;训诂学;教学

古诗文的教学,历来都广为推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所占篇幅较大。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文传承了无数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宣扬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承载了中国近五千年的历史文明。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为例,主要论述训诂学在古代记叙散文中的运用,阐述如何利用训诂学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达到培育学生语文素养、陶冶情操、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1 训诂学的相关知识

1.1 训诂

训诂这个词由来已久,最开始它们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节词。专家学者将它们分开来,分别解释,认为“训”和“诂”二者在意义上是存在很大的差别的,但对于差别之所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家的说法又不尽相同。

《说文·言部》:“训,说教也。”“诂,训故言也。”。[1]意思是说:“训”是解释字词,用以教人,“诂”是解释古代的语言。

关于训诂,当将其运用于实际中时,则又可以将“训”和“诂”看做是一个意思,二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相互解释的。如在教学、注释、校勘等时,就可以将“训”和“诂”看做一个意思。在汉代以后,“训”和“诂”逐渐合成一个复音词,其意义演变成纯粹的解释。再到后来,不管是用任何方式对古书上任何语言事实加以解释说明,都可以叫做“训诂”。

1.2 训诂学

训诂学就是以词义解释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清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所说:“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2]”

1.3 训诂学的内容

训诂学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释词解句,第二是对古代辞例的辨析。总而言之,学好训诂学,掌握训诂学的内容,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能够事半功倍。

2 训诂学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运用的原因

在现行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在进行高中文言文教学时,要把让学生理解文中字词,理通文义作为首要目标,进而再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践行培育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运用能力。这就表明,文言文的教学应该是从易到难,稳步前进的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学段,学习的任务,学习的重难点都是不一样的。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学习和探索,选择最适合教学内容,寻求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

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學时,使用课本上面的注释,利用教参是必不可少的,但教师仅仅利用注释和教参是远远不够的。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还必须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不能够照本宣科,完完全全的依赖教参,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特有的方式方法。纵然注释和教参等教学资料对教材做出了很好的解释,但是还是会出现一些特别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教师的讲解,仅根据注释和教参等资料,学生是无法完全理解的,有时候甚至根本无法理解。现在,本人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为例,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训诂学在高中语文古代记叙散文中的运用。

第一,教材里面对课文中的某个字、某个词、某一句话做了详细注释,但是翻译过来会过于牵强,有时候甚至讲不通,导致教师讲解费力但学生仍然学不会。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运用训诂学的知识及方法,正确翻译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整篇课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下面注释31“阙”,侵损,削减。单从课本下面的注释来看,教师很难解释清楚为什么要这样翻译,这个时候就需要运用训诂学的知识,推求词源,正确理解文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第二,教师在教学时,不可能只关注自己所要教学的教材,还会涉及对不同版次、不同印次的教材的关注。而教材里对课文中的注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版本的教材对同一篇课文的注释会存在不一样的情况;同一个版本不同印次的教材对同一篇课文中某个字、某个词、某一句话的注释也会存在差异。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再结合训诂学的相关知识点,去选择最适合注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注释⑦就存在差异。在2010年6月第1次印刷版中,课文下面注释⑦里的“谒”字注释为“请”; 在2017年7月第30次印刷版中,课文下面注释⑦里的“谒”字注释为“拜会,前往”。教师在教学中,在理解字词时,不能脱离文本,单独拿出来讲解。在解释“谒”字时,将其放在原文中,会发现注释将“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这句话翻译为: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这个时候教师结合课文以及专业知识,就会发现,将“谒”解释为“请,请求”是最为恰当的。

第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里古代文言文中,会出现一个字重复出现,但是其所表述的意思天差地别,在教材里却又并没有标注解释,这样的情况下,只能依靠教师专业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文言文功底,并掌握训诂知识,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中“之”字,在文中一共出现了14次,用法也不尽相同。

①臣之壮也,“之”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用翻译。

②许之,“之”是代词,代指去见秦君这件事。

③邻之厚,“之”是结构助词。

④君之薄也,“之”是放在主谓之间。

⑤何厌之有,“之”表示宾语前置的标志。

本文例举“之”字的一些用法,意在表明,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的作用训诂学的相关内容,这样才能正确的理解文言文中的字、词、句,乃至篇。

第四,教材中的的编写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并不是由一个人编写而成。在课文下面的一些标注往往就会出现一些差异、缺陷,甚至是错误。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针对教材中标注所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不能够一味的推崇,觉得教材是官方的,不会有什么问题,自己跟着教学准没错。教师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应当查询资料,结合课文及专业知识,运用训诂学相关知识,及时解决、纠正教材当中标注出现的问题。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鸿门宴》为例,这篇课文中的标注就出现一下几种问题。

2.1 当注未注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这其中的“婚姻”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其古意今意义差别十分大。古义为“有婚姻关系的亲戚”。其中,“婚”,指的是嫁方,也就是妇家;“姻”,指的是娶方,即夫家。总体来说,嫁方和娶方都可以称之为婚姻。今义为“因婚姻而产生的夫妻关系”。这样的词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较大,然而课文中又没有注释,这会增加学生在课文理解上的难度。

2.2 注释有误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3页课文下面注释18将“倍德”解释为“忘恩”,“倍”通“背”,这样的注释是错误的。“倍”本身就有“违背”之义。《说文解字》:“倍,反也。”《礼记·大学》:“而民不倍”,东汉郑玄注:“不相背弃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倍奸齐盟”,唐孔颖达疏:“倍,即背也。违背奸犯齐同之盟也。”《荀子·大略》:“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唐杨倞注:“倍者,反逆之名也。”因此,“倍“释为“违背”即可[3]。

2.3 注释欠妥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23页课文下面注释22将“从百余骑”解释为“以一百多人马跟从他”,这样的注释是不够妥当的。结合整句话来看,这句话的意思是第二天沛公带领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因此,“从百余骑”释为“带领一百多人马”更恰当。郭锡良《古代汉语》、徐中玉《作品选》在为《史记》做注时,也均是将其释为“带领”。在《汉语大字典》中,“从”也有“率,带领”的意思。

2.4 注释中将通假字与古今字混淆

张良出,要项伯。课文下面注释11标注:“要”通“邀”,邀请。这里就出现了古今字与通假字混淆的现象。“要”与“邀”是古今字,并不是通假字。黄灵庚《训诂学与语文教学》认为,先秦古籍中表示“邀请”意义的只有“要”字,[4]《说文解字中并无“邀”字。“邀”字表示“邀请”之义,大概产生于魏晋以后。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只释“要”为“邀请”。从这里就可以知道,“要”本身就有邀请之意,后来为了区分,才将“要”写作“邀”。

3 训诂学在古代记叙散文教学中的运用

训诂学在古代记叙散文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释义,本文主要以训詁学释义所包含的三个内容为切入点,浅析训诂学在古代记叙散文教学中的运用。释义的方法,指的其实就是探求词义的方法。一共分成三类:声训、形训和义训。

3.1 声训

声训即因声求义,指的是通过语音来寻求语义。具体来看,就是指用音同、音近或音转的字来解释词义。这所谓“音同音近”,是指同源词的韵部、声母都相同或相近。这种方法受到前代训诂学家的推崇,是他们常用的一种训诂方法。

声训的功能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推求词源,第二种是说明通假。

在文言文中,通假字是十分常见的,有的时候教材下面的注释会加以说明,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教师备课的难度。然而并不是课文中所有的通假字都会得到标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练的使用训诂学的方法,能够通过语音来寻求语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鸿门宴》这篇课文中,第23页注释29,玉玦:半环形的佩玉。“玦”与“决”同音,范增用玦暗示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如果单看这样的注释,其实是很难理解“玦”为什么就是下定决心的意思,但推求词源就会发现,在新《辞源》:玦,开缺口的玉环,古时常用以赠人表示决断、决绝。玦、缺、决、阙几个词音近而义通[5]。《同源字典》:“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门缺为阙,”它们是一组同源词,缺是字根[6]。

3.2 形训

形训就是根据字形结构来解释字义。这种训诂方法,出现得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形训主要是用于寻求词的本义,还可以通过形训来理解引申义。在使用形训这种方法时,应该要追根溯源,探求其最初的意思,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不会出现误导学生的现象。教师在使用形训时,应该注意字义是否发生变化,还应该注意通假借字无法形训。

3.3 义训

义训并不借助于字形和字音,它是直接陈述语义。义训又分为同义相训、反义相训、以狭义释广义、以共名释别名等等。有很多的字、词,从古时候一直沿用至今,但并不是用法和意义都一样,在这漫长是时间里,它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中,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中的“东道主”这个词到今天依然在使用,只不过它的意思发生了改变。“东道主”古义为:东方道路的主人,今义为:请客的人,做东的人。

不管是声训、形训还是义训,都有其特定的领域,故而在教学中应该要对症下药,不能够随意使用,在运用时,要多方考证。

4 训诂学在古代记叙散文教学中运用时应把握的原则

4.1 结合文本原则

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一定不能脱离文本,要以文为本。也就是说,教师在运用训诂学知识教学时不能将字、词、句单独拿出来讲解,一定要结合整篇课文来理解,有的时候还需要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写作背景等等。如果单独拿出来讲解,就会出现脱离文本的现象,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有时甚至是误导学生。

猜你喜欢
训诂学教学
论中国训诂学与经典阐释的确定性
训诂术语的比较分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反训”之说不可信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试论晋东南地区方言古语词的训诂学价值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