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变革

2020-10-26 06:56姚洁
知识文库 2020年19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校企课程体系

姚洁

通过我们几次对于无锡地区的装饰装潢公司和园林设计公司的调研发现,本专业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差,设计理念陈旧,综合职业素养低,学生所具备的岗位技能不能胜任企业的实际工作。所以,将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作岗位为导向,改革创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解决“工学脱节”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上广、长三角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在全国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也纷纷建立起来。迫切需求大量的以环境艺设术计专业学科为驱动的新媒体技术研发和应用人才,但目前这类人才奇缺,就业前景良好。不少职业学校纷纷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但很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任然面临这就也难的问题。通过我们几次对于无锡地区的装饰装潢公司和园林设计公司的调研发现,本专业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差,设计理念陈旧,综合职业素养低,学生所具备的岗位技能不能胜任企业的实际工作。所以,将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作岗位为导向,改革创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解决“工学脱节”的有效途径。

1 深入行业企业调研,了解人才培养目标

我系从年初开始,通过多种途径方式方法走访了无锡市环境艺设术计有关的企业及教学培训单位,对无锡市环境艺设术计的设计、生产与制作以及无锡市相关环境艺设术计教学院校作了调研。根据调研数据显示, 本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宗旨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以及学校主动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社会现状调查和分析,社会用人单位对技术熟练,同时有具有较强设计技能等方面的人才,或者是及其了解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景观设计方面的人才的市场需求量是巨大的。我市环境艺设术计产业争取在“十三五”初期达到80-100亿元产出,成为长三角的“第一方阵”;鼓励创新,实现环境艺设术计产业的规模化、特色化、市场化;加强载体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环境艺设术计产业发展水平。这些都必将更有力地推动无锡经济社会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校企合作,构建合作培养机制

加强校企合作,解决“工学脱节“问题。为了避免传统的理论教学的局限性,不造成教学与行业的分离状态,就必须以合作期也为教学资源平台,紧密联系环境艺术设计企业,构建“项目驱动、任务导向、能力递进”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部门需求,企业专家团队提出各部门项目工作任务,教师将这些项目任务安插到教学环节中去,让学生即能完成工作目标,又能完成学习目标。经过走访调研,校企合作方式准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一些专业操作技能,如造型素描、色彩、计算机辅助技能、设计基础等;增加学生艺术修养,学习艺术与设计史论类知识,培养美好的审美。第二个阶段就是分部门培养。一般可以放在整个校内学习中后期阶段。在现今无锡市场的环境艺术设计公司,譬如室内设计公司与园林设计公司。每个公司里面各部门的分工是比较明确的。本着培养实用型人才,在学习的中后阶段可以让学生的专业意向进行一下分工,进行专门性项目培养,这样更有利于企业公司的实际需求!第三个阶段就是学生的实习阶段了。学生下到企业,跟着企业师傅,进行真实的项目训练。通过各式的项目实习,职业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3 深入企业分析岗位需求,建立合理化、多元化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

通过召开专业论证会和专家研讨会,确定工作岗位流程。可以根据岗位需求设定学生人才培养。同时,引进企业、行业、市场人员,参与到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制定中,实行多元化建设课程体系,让课程体系规划更加贴合企业需要,更加接地气。

通过行业、企业现状,今后的发展趋势及技能人才的结构特征,技能人才的评价体系应坚持创新性服务、多元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层次性服务。第一,通过评价体系的创新。把服务就业为导向,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直接目标,根据企业岗位需求来设置课程内容,能力评价与职业能力、工作业绩、品行相结合。第二,对于学校的课程体系与评价体系,不应只局限在校内与教育行业。整个过程的建立,应该让企业、行业参与进来。同时,要充分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形成政府支持,企业、行业为主体、社会多方参与的多元化体系。第三,学生具有个性差异化特征。所以他的能力提升也具有相应的差异性。所以对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水平阶段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课程内容与评价体系。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应遵循以企业、行业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实现能力评价与工作过程相结合,职业能力证书与职业岗位相结合。第四,学生从进校开始一直到就业这段时间,他的职业能力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每一次技能提高,都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课程与评价都要服务于职业能力提高的层次性、阶段性的要求。

4 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采用“内培外聘”的形式,始终把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学风严谨、有创新精神、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重视在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招聘掌握前沿技术的教师。在未来几年中,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采取更为切实有效的措施,优化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学研究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学的队伍。

实施校企双向兼职活动,所谓校企双向兼职活动是指企业人员与学校的教师分别到对方行业从事兼职活动。首先,专业教师到企业工作实践。譬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到装饰装潢企业、建筑设计院、园林景观设计公司工作实践。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和企业员工进行行业交流与学习,可以对家装与工装的结构及装修施工流程,园林景观规划与作业还有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也了解了本专业的最新技术、最新设计潮流、最新工艺与最新材料,提高了专业技能实操水平,并把企业学到的新知识、技能渗入到教学过程中。其次,从企业、行业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来授课或进行专业指导。对应专业教师可以跟班学习,协助教学,以提高专业技能和实操水平。企业教师在教学中,能把现今行业里面的最先进软件技术、设计理念、材料以及施工的工艺,应用于教学实践。企业教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组织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师向真正的“双师型”的转化,也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学基本功、教学管理能力等方面更加的贴合企业、行业所需,解决企业和学校教学成果脱节的问题,促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校企还可以双方合作进行科研项目,以此提升学校与教师的科研水平,推动学校教学与行业发展的创新。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目前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提出具体科研研究,由学校教师、企业人员和学生共同组建项目组,定期展开研究、探索解决方案的相关活动。

5 提高科研水平,建立学术梯队

在學校的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建设中,应开展相应研究方向的学术研讨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同时也需要加强学术交流,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请企业、行业或其他院校专家进行学术讲座。本专业也应积极开展科研活动,瞄准国内外前沿课题,进行前期研究,为申报科研课题做准备。加大科学研究的投入,加快教师的知识更新周期,培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建立学术梯队。教师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研究性教学、创新性教学。

所以,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行业、市场是分不开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多元化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科研水平的提升都需要和企业、行业、市场相互联系、合作。在我们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变革中,我们需要根据企业行业、市场的岗位需求,融入环境艺术设计的行业标准,制定出更加能符合市场的高技能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作者单位: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校企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