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莉娜
21世纪是经济大发展时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技术也相继出现,互联网时代由此而得以构建。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可得,我国的网民数量正在稳定增长,其中占据一大部分的便是学生。新时代为课堂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学也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在大数据时代能够使用好相关的技术和工具,对课堂进行延展,从而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发展。本文以高校思政教学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展开了相关的讨论和分析。
1 网络发展与教学现状
1.1 教学现状
教育的发展不应该故步自封而应该时刻紧跟潮流。在开展的相关工作会议中,总书记也对思政教学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高校学生的思政工作展开要根据实时而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发展。21世纪的主题是科技,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科技发展之下的产物,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当前教学阶段,很多教师在逐步的改变自己的教学现状但是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将一一进行分析。
(1)大班授课。很多高校由于学生数量众多,故而在开展课程的时候选择大班授课,这样既节省了教师的时间,同时也尽可能的满足了教学大纲中的教学任务。然而大班授课中野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无法保证学生的出勤率,大班授课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的是管理的混乱。很多学生在面对着教学管理的混乱时很容易浑水摸鱼。逃课旷课,上课不听讲等多种行为在高校思政教学课堂上屡屡皆是。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忽视,对大班授课管理的钻空子行为都导致教学效果十分低下。
(2)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进行讲课的时候,由于思政教学内容本身就有着一定的枯燥性和乏味性,而教师在讲课的时候选择的是机械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教师一般情况下仅仅将教材内容转移到ppt上让同学们自行观看,或者为学生念相关的材料等。整个思政课堂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而学生知识被动的接受各种知识,而教师和学生互动几乎为零,这种教学现状无法让学生深入到课堂之中,同时使得学生的上课兴趣不高,课堂教学的展开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3)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在高效思政课的展开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更为注重的专业课的学习,而思政课作为一门公共课,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在学习的强制要求下进行了课程内容的相关学习。这种学习状态不仅使得学生在面对这门课的时候较为松懈,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也仅仅是将教学重点或者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记性授课。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以及教学形式的单一并不在教师的考虑范围之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这种相互松懈构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从而导致高校思政课陷入了一种较为尴尬的局面。
1.2 互联网发展现状
相比较思政教学的滞后发展,互联网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互联网作为当前阶段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同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同时,互联网涉及到的范围之广,操作性极高,在教育方面进行互联网的融合有助于教育发展更上一层楼。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上已经相继出现了同教育事业相关的教学课件,教学平台以及新型的教学关系。首先,对于教学课件来说,同互联网技术相互融合的教学课件同以往教师的备课内容相比更加的生动形象。学生在面对着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时,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学平台。以互联网为基础建立起的教学平台延伸了课堂,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远距离教学的现状。而学习平台的可操作性也可以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进行了相关内容的学习。最后,新型教学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仅仅限制于在学校,同时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信,qq等交流形式的出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了随时随地可以沟通和交流,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也将课堂的主体交换给了学生,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分析。
互联网还在不断的继续向前发展,其还会对教育事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1.3 互联网发展下教师教学的问题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让一部分教师敢为人先,开始了关于思政教学的改革。但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没有前人的经验作为模板,教学过程也多多少少出现了些问题。
(1)伪创新。很多教师虽然已经积极响应了教育部分的号召,对课堂进行了相关的改革。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的改革只是表面改革,其核心内容依旧以传统教学为主。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旧习惯性的采取了旧有的教学模式,将自己作为了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来配合自己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没有从学生自身的要求出发,同时也没有依照“围绕学生,服务学生”的教育理念,反而从传统出发, 按部就班的开展课堂教学。教育方式看上去虽然融入了互联网技术,但是核心理念以及教学精神依旧是老旧的,这种创新可以称作是“伪创新”,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进步。
(2)教育信息繁杂,教学内容出现失误。互联网庞大的受众也导致了网上上传的信息数量庞大同时内容也十分的复杂,良莠不齐。教师在丰富教学内容的时候,多数会从互联网上寻找相关的资料。一部分教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并没有具体的进行辨别,从而导致材料的质量上很容易出现问题。教师作为引导学生三观养成的重要引路人,如果将质量不高,对学生影响不好的网络材料错当做优秀的资源发给学生,很容易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从而也另思政教育不能顺利开展和进行。
(3)教师人选问题。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技術,虽然受众极其广泛但不能使所有的教师都熟练运用。一般来讲,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互联网技术的教师都是年轻的教师,他们在日常中接触到的更多,但对于一些年老的教师来讲,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课件的准备和讲解。然而,在各大高校中,很多有资历的教师都是老教师,这种教师资源的矛盾性导致思政教学在开展的时候遇到了一定的挑战。
2 “互联网+”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融合的价值
2.1 丰富教学资源
各高校在进行思政教学的时候能用到的教学资料十分的有限,枯燥和乏味的教材内容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课堂时长和内容的限制也让学生无法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在信息上的接受也更加的落后。相比较于教师讲课,学生更愿意自己通过各种网络手段来获取相关的信息。在“互联网+”下开展思政课堂,可使得教學内容更加的多元化,同时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就社会中的一些时事热点来进行讨论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观念加以引导,让思政教学深入到课堂的每一部分中。
2.2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互联网+”下开展思政课堂,教师可以创设相关的微信群和qq群,和学生在群内展开讨论。学生可以在课下自主进行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可通过微信等通信方式随时随地的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见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相关的平台上上传参考资料或者讨论题目等,让学生可以在平台中就一个内容展开交流。隔着屏幕学生更容易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来和教师交流,从而实现推动课堂的进一步开展。
2.3 激励教师探索精神
在“互联网+”下开展思政课堂,不仅对学生来说十分的新奇,同时在教师看来也是一种需要探索的课堂模式。为了更好的适应这种教学方式,教师也需要不断的进行相关内容的了解和分析,去探索如何更好地将教材内容展示出来。在不断的探索中,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让教师可以以更好的心态来面对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优化路径
3.1 革新教学理念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引路人,其教学理念是最为重要和核心的。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推动思政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一,教师要认识到思政教学的重要性。思政教学作为高校中一定要开展的一门课程,必定有着其重要性和内在含义。教师要摒弃自己的松懈心理,无论在课件的准备上还是教学手段的创新上,都需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为学生提供一个质量高的课堂。二,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心理。在“互联网+”下开展思政课堂很大一部分需要教师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相关的知识,而不是仅仅被动的接受教师所提供的的各种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贯彻这项理念,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教师要改变自己对互联网教学的态度,要以一种接纳的心态去面对新型教学模式,同时也要积极的探索进取,将新型教学方式作为一种顺手的工具,实现思政教学的提升。
3.2 转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固定的,而重复的内容知识讲解也导致教师的教学模式被固定。固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容易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产生疲惫感。在“互联网+”下开展思政课堂,教师需要将教材内容进行二次改编,同时添加适合课堂的教学素材,让教学可以更加的丰富多元化。如在学习形势与政策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新闻,让学生感受国内外形势的瞬息万变。通过视频的形式,一定程度上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更加的感兴趣。在教师为学生讲解新闻内容时,同时也将课本内容加入了进去,让学生哎不知不觉间学到了知识。转化教学内容不是抛弃旧有的教学知识,而是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提高思政教学课堂的质量。
3.3 转变教学方式
利用“互联网+”下开展思政课堂,教师便需要转变自己旧有的教学方式,以互联网作为课堂的基础,进而开展各项教学内容。如教师可以适当的改变教学和考核方式。将相关的题目通过平台的形式来完成学生在日常的检测,教师既可以通过大数据对学生学习掌握程度进行分析,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节省了学习的时间。其次,通过互联网教学,可以让学生进行微信签到和打卡等,避免学生旷课和逃课,让学生的管理变得更加的方便和有秩序。另外,教师也可以从网络中获取大量的资源增加课堂的气氛,让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是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乐园。
4 小结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下开展思政课堂已是大势所趋。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让思政教学课堂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型的教学方式也会为思政教学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自主的进入相关的学习。推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是推动着教育的发展。
本文系2019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模式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9SJB512)。
(作者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