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琴
摘 要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古文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对中华文字和语言的魅力有所体会和了解,让学生们在感受历史文化的过程当中能够启发他们的爱国情怀,这样就能够对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文教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6-0127-01
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文言文可以作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教育连接的桥梁。小学阶段就开始对小学生们进行文言文教学,这样就能够使得小学生对文言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有个初步的了解,能够体会古人的思想情感,使得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所提升和加强,使得小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得到加强。鉴于此,老师在进行小学古文教学过程当中就要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使得小学语文古文教学能够有效开展。
一、课堂导入方式要新颖,使得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教学过程当中,新课导入可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场白,它能够对课堂教学的效率起到很重要的影响,新课导入如果新颖、生动就会使得小学生对古文学习产生兴致,调动他们的学习欲望,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升。例如,在《狐假虎威》教学过程当中,可采用故事导入法导入新课:“小朋友们,有谁听过《狐假虎威》的故事呢?有哪位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呢?”学生讲完故事后,老师可适当做补充,可用富有夸张性的语气和动作使得老虎和狐狸之间的对话更加突出,使得学生对狐狸狡猾的特点能够更加了解,接下来老师可带领学生一起展开对课文的学习,对“狐假虎威”的含义能够真正有所理解。
二、教学富有生活化,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思维能力尚未成熟,他们看待问题主要靠形象思维,古文的内容一般都简练、复杂,学生们学起来会感到艰涩难懂。假设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能够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把古文与学生周围的事物进行联系,就会使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强,使得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致,使得学生的文学素养得以提升和加强。
例如,《楊氏之子》课文读起来有些难读,内容也有些复杂,鉴于此,就需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把课文中不容易理解的字或词融入日常的口语中。老师可以先给学生出一些熟悉的或之前学习过的句子,老师来出上一句,学生来接下一句,然后老师提问学生“在生活中见到过这样的句子吗?”学生会回答在学校的墙壁上看到过、在走廊里看见过等。鉴于此,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边上课边设疑:“同学们‘曰在平时生活中意思是什么呢?‘汝有什么含义呢?假如你同学想用古文问你有没有完成作业,应该用古文表达呢?”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习惯古文当中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致,强化学生对古文的深刻理解,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
科技在日益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也更加广泛,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文字、图片等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出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得语文古文课堂教学显得生动、形象,更容易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爱上古文课。例如,进行《精卫填海》讲解过程当中,老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给学生们观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的重要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语文课文内容。多媒体教学是辅助老师教学的重要方法,它能够使得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正好适合小学生们的性格特点需求,所以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加热爱古文学习,有利于老师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四、拓展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课堂知识的巩固
古文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比重不是很大,学生接触的相对来说就少多了,老师可在讲课结束后,对语文古文教学内容进行拓展,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文知识,同时能提升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例如,教学《杨氏之子》课文结束之后,老师可推荐《世说新语》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从而使得学生的阅读量拓展,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有所增强;使学生感受到古文蕴含的意义和乐趣。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拓展知识,可以使得学生的古文能力增强、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使学生掌握古文的正确学习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古文教学适应了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它能够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增强,使得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提升。语文古文教学中,老师可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力争让语文课堂导入新颖、有趣,增强小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致。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更加丰富,调动了学生们学习语文古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可为将来的古文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柴东升.立足小学语文课堂,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6(5):30-31.
[2]雍韦伟.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考[J].名师在线,2018(3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