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图书馆文化建设过程中与读者的信息沟通

2020-10-26 06:56王岩岩
知识文库 2020年20期
关键词:信息沟通图书馆员师生

王岩岩

中等职业院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过程,离不开图书馆与师生交流的过程,而图书馆员与师生是开展读者工作的两个基本要素。在参与图书馆活动中,两者相互交往,既有合作的一面,又有矛盾和冲突客观存在的一面,只有二者间加强信息沟通,协调协作,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1 信息沟通的内容

其一是知识的沟通。一个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其精力再充沛,天赋再聪明,也不能穷尽人类各个知识领域,这正是知识交流和沟通的必要所在。图书馆员和师生读者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应该相互沟通,互为补充。来图书馆阅读的师生都对图书馆有所需求,图书馆员可以在如何利用图书馆查找资源等方面帮助他们,尽力满足其需要。实际上,图书馆开展的各项活动,如:阅读指导、学术讲座、图书宣传等工作,正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进行知识沟通的。

其二,情感的沟通。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的表现微妙且多样化。每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会表现出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这种表现是一个自然流露的过程。在图书馆活动中,师生与图书馆员的情感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又与满足师生阅读需要的程度相关。读者除了需要借阅、咨询、检索等图书馆服务以外,还有个人自尊的需要。发生在图书馆员与学生间的争论,常常是某一方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所致。归根结底,这种摩擦和冲突,正是由于双方缺少感情上的正常沟通,互不理解所致。因此,“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每一个图书馆人员必须具备的正确思想。只有具备高层次的思想境界、崇高的文明意识,才能在读者面前树立美好、完善的形象,才能有利于双方沟通。

2 信息沟通的方式

人们之间的交流,常以信息沟通开始,彼此交流思想、兴趣、情感以方便协调行动,图书馆员与读者的信息沟通丰富多彩,方式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完成具有目的性的共同活动。

2.1 直接沟通。是工作人员与读者间通过直接接触,面对面的进行信息交流的沟通方式。其特点是迅速、生动、双方可以充分的交换意见,相互获取准确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使用的语言具有实质性的意义。直接沟通又可以通过口头语言、肢体语言进行沟通。在进行口头语言沟通时,图书馆员要注意语言表达方式,沟通时尽量少用专业名词,并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发现其有误解要立刻进行解释,防止出现不必要的误会。肢体语言沟通时,图书馆员要对自己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甚至于眼神等进行控制,尽量做到庄重、严谨、恰到好处,在沟通过程中向学生传递出丰富的人文精神。

2.2 间接沟通。是通过第三方或者某种传播媒介来实施的沟通。如利用墙报、宣传橱窗、读者手册等各种媒介向读者传播相关信息,从而实现与读者的间接沟通。它与直接沟通相反,这种沟通具有宣传面宽,但可能浪费物力和时间的特点,同时,由于这类沟通的中间环节较多,由于时间的拖延和可能造成信息失真或者受损。

2.3 电子沟通。是读者在馆内外利用图书的电子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来实现资源共享,是信息沟通的一个新的层次。电子沟通能获得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所难以比拟的优势,但是投入费用较高,难度较大。目前,各图书馆都在尽可能的采用这种沟通形式。

因此,对于图书馆员来说,应结合校园实际情况,决定采用何种沟通方式,或者综合应用上述两种或三种方式,通过多种沟通方式的联合应用来达到信息沟通的良好效果。

3 影响信息沟通的因素

图书馆员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对于图书馆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对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信息沟通造成不利影响,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改善图书馆员与学生信息沟通的效果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下面我们从图书馆员的角度对影响信息沟通的因素进行分析。

3.1 业务素养

图书馆员拥有良好的业务素养,可以保证信息沟通的顺利进行,反之将会在沟通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图书馆员需要掌握与图书馆服务相关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设备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图书馆服务。因此,图书馆员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

3.2 文化素养

图书馆员应当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图书馆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其言谈举止、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都有体现,而图书馆员的这些行为必然会影响到与学生的信息沟通效果。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要秉持着爱心、真心、责任心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样学生可以感受到图书馆员对自己的尊重、关注,从心理上愿意相信、理解图书馆员,并且积极配合其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保证信息沟通的有效性。

3.3 心理素养

图书馆员的心理素养,同样会对其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养可以让图书馆员端正心态,精神饱满的投入到工作当中,仔细观察读者的反应,耐心、热心的与读者沟通,并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图书馆员在与之沟通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表现来采用合适的沟通技巧,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从而保证信息沟通的效果。

4 信息沟通的条件

把握信息沟通的条件,可以把阅读服务工作做得更好。图书馆员与学生间的信息沟通通常会存在一些障碍,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素质不同,个别学生的自身修养较差,以及所处环境、所受教育、心理特征、生活情趣等方面的差异,均会给信息沟通带来一些困难,想要从困难中解脱,必须注意克服诸多不利因素,把握信息沟通条件。

4.1 语言文明,相互尊重

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与师生读者交流是一门艺术,接待师生时,一定要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夹杂讽刺、挖苦、粗俗的语言,会伤害读者的感情和自尊心。在与师生交往中,还要注意答复问题的明确、正确,不可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否则易导致师生产生误解。因此,图书馆员语言的准确性,说话的简洁明了、谦和是与师生信息沟通的首要条件。

4.2 相互理解,增进友谊

要提倡与师生广交朋友,以平等友谊和关心的态度待人,切实为师生排忧解难。为此要学会观察、了解师生,进行“情感移人”,这是了解别人的一种方法。对别人的理解,首先要求从感情上对别人给与反应。图书馆员要从“假如我是一名读者”的意识中充分为师生着想,师生就会体谅图书馆员。这样,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亲密友谊才能够建立起来的,信息沟通的目的也就顺理达到。

同时,通过与师生广泛交友,可以让师生充分认识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体验图书馆人员工作的艰辛和“人梯精神”的可贵。通过你来我往的相互理解,增进友谊,为进一步的信息沟通奠定情感基础。

4.3 广泛征求读者意见

校園图书馆要利用各种渠道征求师生们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如:定期召开读者座谈会、组织学生参加图书馆民主管理等举措,都可以密切图书馆与师生间的联系,加强信息沟通。参加管理工作的学生,既是读者,又是管理人员,他们的桥梁作用,可以把读者的意见随时反映给图书馆,并给图书馆提出合理的建议和中肯的批评,同时又可以把图书馆的决定、要求、规章制度传递给广大学生。多渠道的沟通加强了图书馆与师生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信息反馈,从而促进校园图书馆为师生的服务工作。

4.4 想读者所想,帮读者所需

图书馆员“为人找准书,为书找好人”是沟通的必备条件。师生来图书馆的目的,就是要搜集自己需求的信息,为了满足师生需求,必须想师生所想,帮助师生所需,创造新的检索渠道,开展新的服务方式为师生们推荐、介绍、收集信息,让他们满意而归。

总之,校园图书馆与师生的信息沟通是图书流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等职业院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项工作,是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最佳效益的基础。图书馆员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应当选择合适的信息沟通方式、把握信息沟通的条件,并且了解影响信息沟通的因素,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文化素养、心理素养,以此来确保中等职业院校在图书馆文化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与读者进行信息沟通。

(作者单位:通化市职业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信息沟通图书馆员师生
引航员信息沟通与引航安全的关系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浅析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
浅谈特高压输电工程铁塔物资供应管理新模式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谣言的现状及问题反思
企业管理协同变革
麻辣师生
图书馆员去职业化问题与馆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关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