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诗宏
我國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语文,就是教学生做人”。我觉得这句话是至理名言,太有道理了。语文教材中适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素材随处可见,学生不仅能够从中学到语文知识,还能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要充分挖掘教材,在语文课上取得教书育人双丰收的好效果。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且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如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语文老师在介绍作品写作背景时要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老舍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触景生情写成的。因为老舍对祖国对故土的热爱才会有这一篇经久不衰的优美散文。又如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文章抓住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高度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全文洋溢着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深深敬佩和赞美之情。如果语文教师能充分挖掘这些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
学生有了崇高的理想,才会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会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前进动力。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如《在山的那边》中有这样两句诗: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海为什么是用信念凝成的呢?当学生明白这里的海象征着理想时,这个问题便不难理解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心中要有用信念凝成的海。接着问学生:你心中的海是什么呢?学生踊跃发言,谈理想、谈信念,通过这堂课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极好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长大后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养尊处优、自私自利、娇纵任性,很多时候只考虑自己而不为集体着想。在语文课教学《斑羚飞渡》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到老斑羚群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另一半年轻斑羚群的生命,没有一只老斑羚羊选择逃避,他们这种行为是多么伟大、多么无私!然后启发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当地震、洪灾、火灾、瘟疫来临时,难道不需要我们也具有这种集体主义思想呢?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发生的事谈谈自己的认识,从而因势利导地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确实少不了这种集体主义思想,我们身为集体中的一员,要时刻为集体着想,要个人服从集体、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险阻。
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珍爱生命教育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来之不易且弥足珍贵。但是我们的一些学生由于缺乏对生命的认识,不尊重生命,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当作儿戏,厌学、逃课、打架、泡网吧、吸毒、轻生等这些不珍爱生命的事时常发生。在教《敬畏生命》这一课时,语文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是脆弱的,父母把孩子抚养大多么不容易,在疾病和灾害面前,生命又多么的不堪一击,因此我们要珍爱这来之不易的生命。只有热爱生命,才会爱惜自己,进而爱惜他人。
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
如果一个学生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来就难以担负起家庭、时代和国家赋予的重任,他就很难在事业上取得大的成功。学校的教育对一个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老师应该很好地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如在学习《散步》时,教师先引导学生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意思,细细地品味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教育学生,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我们都需要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小就要有,而且要养成习惯,从小就付诸在行动上,付诸在用心去做每件事上。
六、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面对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生存环境,我们痛心疾首。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竭尽全力培养下一代人的环保意识,因此,语文老师要责无旁贷在教学中结合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我们在教学《向沙漠进军》这篇课文时,要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要充分让学生了解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以及想要战胜沙漠必须付出的巨大代价。然后启发学生,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周围清澈的河水湖水哪里去了呢?我们天天呼吸的空气中的雾霾哪里来的呢?我们身边的树林到哪里去了呢?原来是我们人类无知又愚蠢地破坏了自己生存的环境!如果人类想改变这种恶劣的环境,我们该如何做呢?引导学生从我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真正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呼声。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为祖国育好新时代的接班人。让语文课成为教书育人的好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