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 钟全福 樊海平 薛凌展 林煜 章兆兴 林雅岚
摘要:为比较不同开口饵料对似仔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采用枝角类、卤虫无节幼体、人工微粒饲料和蛋黄等饵料对似仔鱼进行21 d喂养。结果显示,枝角类组的存活率最高,达(77.83±1.76)%,其次为卤虫无节幼体组,为(63.67±1.76)%,人工微粒饲料组仅为(6.50±1.00)%,蛋黄组在开口摄食10 d累计死亡率已达100%。全长特定生长率以枝角类组最高,其次为卤虫无节幼体组,分别为(7.18±0.55)%/d、(6.94±0.38)%/d,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人工微粒饲料组和蛋黄组分别为(3.75±0.23)%/d和(0.98±0.18)%/d,显著低于枝角类组和卤虫无节幼体组(P<0.05)。比较R2,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和枝角类似仔鱼全长、生长曲线方程,但Bertalanffy和Gompertz生长模型拟合的似仔鱼生长拐点日龄均晚于Logistic生长模型的拟合结果。综上,以枝角类和卤虫无节幼体等动物性饵料生物为开口饵料能显著提高似仔鱼生长速率和存活率。在生长曲线拟合度相近的情况下,以Logistic模型对似仔鱼生长曲线的拟合效果较好,拟合似仔鱼生长拐点在18~19日龄。
关键词:开口饵料;似;仔鱼;生长;存活
中图分类号: S965.11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17-0186-05
似(Pseudogobio vaillanti),隸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亚科(Gobioninae)、似属(Pseudogobio),俗称南风鱼、麻姑、肉公、棍子鱼、马头鱼,是一种小型的溪河底栖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中游、闽江、北江、钱塘江、灵江、黄河和淮河等水系[1-2]。虽然其体型较小,但含肉率高、肉质鲜美,深受人们喜爱。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适宜产卵繁殖的环境条件日益减少等因素,似自然种群资源急剧下降,且似性情较暴躁、人工繁育难度大、苗种培育成活率低[3]。目前,对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特性[4]、系统发育[5-6]、生物地理学[7-9]、物种分化比较[10-11]、遗传多样性[12]、生态环境和繁殖特性[3]、耐温性[13]及肌肉营养[14]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似的驯养和人工繁殖已在福建顺昌取得初步成功[15],但仍面临着苗种培育成活率较低的问题,尤其是在早期仔鱼开口驯养这一关键阶段,而似仔鱼开口饵料的研究也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开口饵料对似仔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为似仔鱼开口饵料的选择、提高苗种培育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及开口饵料
试验于2019年6—7月在福建省顺昌县兆兴鱼种养殖有限公司吉舟养殖基地开展,试验采用的似仔鱼为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该基地人工繁殖的同批次受精卵中孵化时间较一致的同批出膜4日龄仔鱼,平均全长(4.99±0.22) mm。
4种仔鱼开口饵料分别为初孵卤虫无节幼体、枝角类、蛋黄和人工微粒饲料。卤虫卵,购自无棣鑫坤水产有限公司(皇冠牌);枝角类从吉舟养殖基地的生物饵料培育池塘捞取,经60目筛网过滤后投喂,主要种类为象鼻溞(Bosmina)、裸腹溞(Moina)、溞(Daphnia)和秀体溞(Diaphanosoma)等;蛋黄经60目筛网揉洗成蛋黄水,再用120目筛网清水冲洗后投喂;人工微粒饲料为日本产锦鲤仔鱼用半浮型开口配合饲料,其粒径≤200 μm,粗蛋白含量≥48.0%,粗脂肪含量≥3.0%,粗纤维含量≤2.0%,粗灰分含量≤18.0%,水分含量≤10.0%,磷含量≥1.3%,维生素A含量≥9 900 IU/kg,维生素D3含量≥1 900 IU/kg,维生素E含量≥240 IU/kg,维生素C含量≥59 mg/kg。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定分为卤虫无节幼体、枝角类、蛋黄和人工微粒饲料4种不同开口饵料投喂组,每组3个平行。试验容器为60 cm×50 cm×50 cm的玻璃水簇箱,水位40 cm。取同批次4日龄仔鱼,每箱随机放养400尾。每天于08:00和17:00各投喂1次,卤虫无节幼体和枝角类投喂组每次投喂密度达8~10个/mL水体,蛋黄和人工微粒饲料投喂组每次的投喂量为仔鱼体质量的10%。每次投喂后2.0 h进行吸污换水,每次换水1/4,并观察仔鱼行为和外部形态的变化,记录各组仔鱼死亡情况。试验期间适量充气增氧,维持水体溶解氧含量在5.0 mg/L以上,水温为20~23 ℃,水体pH值为6.8。
1.3 数据测定与统计分析
试验开始后隔天分别对每个平行试验组随机抽取10尾仔鱼,测量全长;试验结束时,每个平行试验组随机抽取10尾仔鱼,测量体质量;试验开始后的5、10、15、20 d统计各平行试验组的仔鱼死亡数量,计算成活率;仔鱼开口摄食率的测定参照林贞贤等的方法[16],在投喂24、48 h后每平行试验组随机抽取20尾仔鱼,在生物显微镜下逐尾检查仔鱼胃肠道内是否有食饵,计算开口摄食率、成活率、平均日增全长、全长平均增长率和全长特定增长率的计算参照曹振东等[17]、Ruyer等[18]和施兆鸿等[19]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成活率=终尾数/初尾数×100%;
平均日增全长(mm/d)=(终平均全长-初平均全长)/试验天数;
全长平均增长率=(终平均全长-初平均全长)/初平均全长×100%;
式中:Lt2和Lt1分别表示发育至时间t2和t1时的全长。
试验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试验结果采用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进行显著性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进行多重比较检验,P>0.05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表示差异显著;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拟合估算Bertalanffy、Gompertz、Logistic生长模型参数A、B、k的最优估计值,根据拟合度(R2)评价生长模型[17-19],各生长曲线模型及参数计算公式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开口饵料对似仔鱼开口摄食和存活的影响
卤虫无节幼体、枝角类、人工微粒饲料和蛋黄等4种开口饵料投喂24、48 h似仔鱼的开口摄食率和不同时段的存活率见表2。由表2可知,投喂24 h仔鱼的开口摄食率以卤虫无节幼体组最高,其次是蛋黄组,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枝角类组和人工微粒饲料组(P<0.05),以枝角类组最低,平均24 h开口摄食率仅20%;而投喂48 h各试验组仔鱼均达到100%开口摄食。
在仔鱼存活率方面,不同时段各开口饵料试验组仔鱼存活率存在一定差异,各试验组仔鱼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开口摄食5 d,以卤虫无节幼体组仔鱼存活率最高,其次为枝角类组,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两试验组(P<0.05);而人工微粒饲料组和蛋黄组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累计死亡率分别达到48.33%和81.83%;在试验中后期,仔鱼存活率以枝角类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余3个试验组(P<0.05),其次是卤虫无节幼体组,而人工微粒饲料组和蛋黄组的存活率均很低,人工微粒饲料组至试验结束时平均存活率仅为6.5%,蛋黄组至开口摄食10 d累计死亡率已达100%。
2.2 不同开口饵料对似仔鱼生长的影响
4种开口饵料投喂似仔鱼的生长见表3。由表3可知,开口摄食2 d,卤虫无节幼体组仔鱼全长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开口摄食4 d,枝角类组显著高于人工微粒饲料组和蛋黄组;开口摄食10 d,枝角类组仔鱼全长与卤虫无节幼体组差异不显著(P>0.05),至开口摄食16 d,枝角类组仔鱼全长显著超过卤虫无节幼体组(P<0.05)。试验结束时,以枝角类组仔鱼的生长率最大,其体质量显著高于卤虫无节幼体组和人工微粒饲料组,其全长与卤虫无节幼体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人工微粒饲料组。
2.3 似仔鱼生长曲线模型的拟合分析
4种不同开口饵料对似仔鱼生长的Bertalanffy、Gompertz和Logistic生长模型拟合参数估算值和R2,由表4可知,3种生长模型对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似仔的全长生长具有较高的拟合度,相关拟合度系数(R2)最低为0.998,其Bertalanffy、Gompertz和Logistic生长模型表达式分别为L=246.117×(1-0.732e-0.012t)3、L=81.143×e-2.740e-0.033t和L=36.555/(1+5.843e-0.096t);对投喂枝角类似仔鱼全长生长也具有较高的拟合度,相关拟合度系数(R2)最低为0.995,但Bertalanffy模型估算似的最大理论全长A(2 688.408 mm)与其实际值存在较大差异,对投喂枝角类似仔鱼全长生长曲线模型选择Gompertz和Logistic生长模型,表达式分别为 L=136.117×e-3.439e-0.031t和L=40.217/(1+8.107e-0.110t)。因此,在生长曲线拟合度比较接近的情况下,以Logistic模型对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和枝角类似仔鱼生长曲线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拟合的似仔鱼生长拐点在18~19日龄。而投喂人工微粒饲料和蛋黄似仔鱼存活率极低,仔鱼处于不正常生长状态,Bertalanffy、Gompertz和Logistic生长模型对投喂人工微粒饲料和蛋黄似仔鱼的全长生长曲线拟合效果较差,相关拟合度系数(R2)为0.885~0.982。
3 讨论
3.1 不同开口饵料对似仔鱼开口摄食的影响
轮虫、无节幼体、小型枝角类挠足类和小球藻等是淡水鱼类主要的天然开口饵料,而蛋黄和微粒配合饲料是比较常见的仔鱼开口人工饵料,仔鱼开口摄食一般会优先选择一些游动缓慢、大小适口的饵料[20-21]。在本次试验中,仔鱼初次开口摄食率以卤虫无节幼体组和蛋黄组最高,这与卤虫无节幼体在淡水水体的游动能力减弱、比枝角类更易捕食、蛋黄对仔鱼的适口性比人工微粒饲料相对较好有关,仔鱼在开口48 h后开口摄食率均达100.00%。这与白甲鱼仔鱼初次开口摄食率为48.00%、至 72 h 的开口摄食率为100.00%[22],泥鳅仔鱼的初次摄食率为28.57%,到72 h后达最高88.00%[23]等研究结果基本相一致。
3.2 不同开口饵料对似仔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投喂4种开口饵料似仔鱼的存活率均显下降趋势,动物性生物饵料投喂组仔鱼存活率显著高于人工饵料投喂组。虽然似仔鱼对卤虫无节幼体、枝角类、人工微粒饲料和蛋黄等开口饵料的摄食率均可达100.00%,但蛋黄和人工微粒饲料等人工饵料的营养不能满足其生长存活的需求,导致存活率在早期就大幅下降,而且蛋黄组仔鱼在开口摄食 10 d 累计死亡率达100%,这与不同饵料对胭脂鱼仔、稚鱼摄食和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24]相似。在生长速度表现方面,由于枝角类和卤虫无节幼体均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符合仔鱼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仔鱼生长速度均显著高于人工饵料投喂组,但卤虫无节幼体的EPA和DHA含量均较少,长期单一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会影响仔鱼的生长发育[25-26],而且卤虫无节幼体在淡水中存活时间短,这也是导致卤虫无节幼体组仔鱼生长略逊于枝角类组的主要原因。
生长曲线拐点表示此时生长速率最大,拐点越早表明其生长速率越高[17,27],可根据生长曲线拐点进一步评估筛选出适合仔鱼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的開口饵料,从而提高仔鱼的生长速度和培育存活率。本试验以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枝角类、人工微粒饲料和蛋黄等开口饵料的似仔鱼全长生长为指标,进行Bertalanffy、Gompertz、Logistic生长模型的拟合回归分析,根据R2的比较,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和枝角类似仔鱼全长生长曲线方程,但Bertalanffy和Gompertz生长模型拟合的似仔鱼生长拐点日龄均晚于Logistic生长模型的拟合结果,因此,在拟合度相近情况下,Logistic生长模型更适合于似仔鱼全长的生长曲线方程拟合,也进一步说明枝角类和卤虫无节幼体作为似仔鱼开口饵料的优势。
4 结论
以枝角类和卤虫无节幼体等动物性饵料生物为开口饵料能显著提高似仔鱼的生长速率和存活率。在本试验条件下,投喂枝角类的似仔鱼生长率和成活率略优于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在枝角类等天然饵料的供应无法满足时,可用卤虫无节幼体进行补充。Logistic生长模型更适合用于似仔鱼全长生长曲线方程的拟合,拟合出的似仔鱼生长拐点在18~19日龄。
参考文献:
[1]伍献文. 中国鲤科鱼类志(下卷)[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513-516.
[2]朱元鼎. 福建鱼类志[M].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45-367.
[3]黄永春,谢湘筠,涂晨凌,等. 汀江似(Pseudogobio vaillanti)生态环境和繁殖特性的调查[J]. 渔业研究,2017,39(2):127-131.
[4]谢从新,刘齐德. 似生物学的初步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86,5(1):73-82.
[5]杨金权. 亚科鱼类分子系统发育、演化过程及生物地理学研究[D]. 武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
[6]俞利荣,乐佩琦. 似类鱼类的系统发育研究(鲤形目:鲤科)[J]. 动物分类学报,1996(2):244-255.
[7]夏曦中,张训蒲,刘焕章. 似(Pseudogobio vaillanti)的分子生物地理学分析[J]. 自然科学进展,2005,15(9):1064-1069.
[8]夏曦中,张训蒲,刘焕章. 中国似鱼类生物地理学过程研究[C]//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 重庆,2004.
[9]杨秀平,张敏莹,刘焕章. 中国似属鱼类的形态变异及地理分化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2002,26(3):281-285.
[10]夏曦中. 吻属和似属鱼类物种分化的比较[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5.
[11]俞利荣,乐佩琦. 东亚似类鱼类的起源和演化[J]. 水生生物学报,1996(1):1-7.
[12]张敏莹,杨秀平,刘焕章. 似属鱼类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及种的划分问题[J]. 水生生物学报,2003,27(3):314-317.
[13]黄永春,肖书杰,谢湘筠,等. 似耐温性及温度对其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的研究[J]. 渔业现代化,2015,42(5):13-17.
[14]胡霭臻,郑善坚. 蛇与似肌肉氨基酸含量测定及营养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4):647-649.
[15]高文轩. 顺昌:水产优质良种“似”人工繁育试验喜获成功[J]. 渔业致富指南,2018(20):9.
[16]林贞贤,杨广成. 不同开口饵料对泰山螭霖鱼仔鱼摄食力、存活和生长的影响[J]. 泰山学院学报,2015,37(3):84-88.
[17]陆专灵,赵忠添,侯树鉴,等. 开口饵料对泥鳅苗种存活率的影响及其生长曲线拟合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8):1411-1415.
[18]唐章生,林 勇,杨慧赞,等. 吉富罗非鱼生长模型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8):104-107.
[19]何国森,陈度煌,曾占壮,等. 不同饵料对泥鳅苗种前期培育效果的研究[J]. 福建水产,2015,37(1):62-67.
[20]杨西伟,徐钢春,徐 跑. 淡水鱼仔鱼开口摄食及其饵料的研究进展[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4(22):45-48.
[21]朱成德. 仔鱼的开口摄食期及其饵料综述[J]. 水生生物学报,1986,10(1):86-95.
[22]李 强,李孟均,周传江,等. 饥饿对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仔鱼摄食、生长的影响[J]. 淡水渔业,2009,39(5):32-37.
[23]王有基,陆望明,胡梦红,等. 人工育苗条件下泥鳅仔鱼的摄食与生长[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5):665-669.
[24]刘晓蕾,王 川,蒲德永,等. 饥饿及不同饵料对胭脂鱼仔、稚鱼摄食和生长的影响[C]//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國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兰州,2012.
[25]潘 茜,叶金云,陈建明,等. 古根丰年虫营养成分分析[J]. 淡水渔业,2009,39(5):43-46.
[26]彭瑞冰,蒋霞敏,乐可鑫,等. 5种饵料动物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J]. 水产学报,2014,38(2):257-264.
[27]项 云,王 伟. 不同育雏方式下雏鸽的生长曲线[J]. 浙江农业学报,2000,12(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