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婷
新课改的实施,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面临着新的任务与要求。从当前的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向高效课堂迈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是当前一线英语教师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以“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为宗旨,紧密结合当前的新课改理念,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新课程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小学教育在新课改进程里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而教育的变化则要求各小学学校须根据教育潮流作出迅速的反映。故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要深入研究新课改理念,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活动,使之能够实现自身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发展。
1 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1.1 小学英语教学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独立学习思考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赶教学进度,在小学英语课堂上仍旧是以“教”为主,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则被严重忽略,在课堂上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对英语知识点未能充分的理解与掌握。部分小学英语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差异,只是填鸭式地把知识内容灌输给学生,这造成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位置,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主动探索学习英语知识,培养英语学习的思维逻辑,只能囫囵吞枣般把知识接納,导致学生对知识点只是一知半解,未能真正理解语法和句子构成的原理。除此以外,部分教师在教授知识点时,并没有从该知识点的实际应用性出发,而是一味地对着教科书说课,在教学互动和作业的设计上都缺乏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长期以往,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效果也并不明显,更别说进入深度学习,培养思维品质了。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落实的现代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重视的是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真正地理解英语单词、语法背后的逻辑。
1.2 小学英语教学存在应试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知识点应用能力较差
由于受到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以提高成绩为核心的应试教育思想已在教师和学生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更多的关注考试知识的重难点,以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为目的,强调对单词、语法和句型的死记硬背,忽视了小学英语教学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培养基础的英语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英语知识的能力这一最核心的教学目的。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没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是依照英语教师的指导和应试教育的要求,习惯性对单词、句型等进行机械化地背诵记忆,知识点的实际掌握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有许多小学生陷入背了就忘,忘了再背的英语单词记忆的死循环中,影响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我们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可以看到不少学生无论是早晚读还是上课都会拿着课本,努力地背诵,但是每当实际应用时都会“一片茫然”,甚至有部分无法做到开口说英语。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力较弱,这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足,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设计中寻找更为积极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英语学习,强化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1.3 小学英语课堂中师生间缺乏深入的互动
师生间的互动性对实现小学英语的深度学习至关重要,但是我们常常对“师生互动”存在认识错误,认为其只是简单的“老师和学生互动”。实质上,师生互动,是多向发展的,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其关注的核心在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提取和运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在过去的“一言堂”里,师生之间缺乏了深入的互动,课堂上,教师仍然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对课堂掌控力度较高,只是实现知识的传递,而没有学生反馈和回应教师教学的“动”,并不能真正的做到“互动”,更加无法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当学生面对这些缺乏生命力的知识时,兴趣不高,积极性不足,对其英语知识学习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更无法达到深入深度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需要放下自己的姿态,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以小学生的特点和知识学习的理解能力角度进行出发,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2 培养思维品质,引导深度学习
2.1 教学理念由“以师为本”转向“以生为本”——为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奠基
课堂教学的转型,其首要在于教师角色的转型,教育思想的转型。聚焦到当前的小学英语教育,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教学定位方面有着明显性的缺失,他们过于崇尚“师尊”、“师本”,忽略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以至于在教学中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效。当前的小学生由于受到社会思潮以及网络文化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日趋多元化,他们往往以自我、个性标榜自己。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要深刻认识到:学生所希望的并不是被要求、被接受,而是被发现、被理解。所以,教师要转变自身“主导者”的角色,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促进者,积极推动学生进入深度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释放个性、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从传统课堂上的“配角”转化为“主角”,变“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
2.2 教学方法由“固定化”转向“灵活化”——推动学生进入深度学习
如上所述,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侧重于灌输所谓的“重难点”、“必考点”给学生。这种抹杀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授课方式明显是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其最终所取得的效果也是事倍功倍,不仅教师教得累,学生也学得疲惫。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实际的需要,采用灵活化的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是基于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而提出来的,其以“教师的少教,学生的多学”为基点,有效地克服了传统课堂“一言堂”教学的弊端。当然,合作探究活动并不能随意进行,放任学生,任其发展,而是要根据实际,在最适宜的时候开展,而教师也需要做好引导和促进的工作,让每一个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例如:在教授《My family and friends》这一章节内容时,就可以根据“异质同构”的原则,把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并在组内确定各成员扮演的角色,让学生在组内和自己的小伙伴用Hello/Hi, Im…. This is…. Hes / Shes …Hes/ Shes my…介绍自己,家人和朋友。在合作探究活动,学生们都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建构过程,不仅掌握了综合运用前四个单元所学的词汇的句型,还进一步培养与发展了自身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后续知识点的深度学习。
2.3 教学交流由“权威化”转向“平等化”——实现深度学习的真正达成
所以,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放下自己的架子,认真听取学生们的发言,以此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知识传递方式,对学生的发言予以肯定,并作出中肯的评价,鼓励他们敢于发言,积极发言,做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深入理解英语知识,学会知识点的实际运用。当然,在进行学习评价时,也可以采用互动评价模式,即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以及课堂参与度等进行评价;同时还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久而久之,相信学生也能够在开展主动、有效的互动学习,共同进步。
3 结语
一言蔽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达成“培养品质思维,引导深度学习”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基于此,作为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必须要不断寻求适合实现学生深度学习,培养思维品质的良好教学策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深层学习,从而铸就学生高质量的学习品质。
(作者单位: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