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微课对培智学生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2020-10-26 06:46杨亚洲
教师·下 2020年8期
关键词:培智创造力美术

杨亚洲

摘 要:在美术课堂上运用微课教学,为培智学生美术创造力的培养,开拓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微课的运用对培智美术创造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微课让培智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使他们能对物象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为其更好地认识事物、表现事物打下基础;让培智学生更好地看到现实中不易看到的事物或场景,启发他们展开想象,激发其美术的创造性天赋;在形式上表现为多样化,能突出主题,多种技术、艺术手法的运用,又显得和谐统一。微课的运用充分挖掘了培智学生的美术创造力。

关键词:微课;培智;美术;培养;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23.75,G76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3-06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4-0111-02

在美术课堂上运用微课教学,为培智学生美术创造力的培养,开拓出一条崭新的道路,本文探索美术教育中培智学生美术创造力的发展路径,解析课堂教学中培智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的状况,深入思考微课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意义。微课的运用对培智学生美术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可以提高其理解力和想象力,激发其美术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培智学生的创造力。

一、微课对培智学生美术创造力的影响

培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情感和知觉水平发展缓慢的制约,在美术创造性活动中,创造的动力、过程、结果都很难超越现有物体的有限特征的局限,而美术活动所追求的是形式、内容的创造性发现,微课的运用对培智学生美术创造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

微课的特有表现力能让培智学生更好地关注事物本质特征,促使他们注意对细节进行思考,激发其创造热情,提升其思维活跃度和敏捷度。微课呈现知识和生活经验,可以使学生大胆想象,激发了培智学生的丰富的情感,使其思维更具有灵活性、流畅性、独创性。微课教学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开放、民主,更重视培智学生的个性成长,培养其审美态度,令其养成开朗的心态,自由自主地进行创造性学习,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尽情自由地表达,促进创造性愿望的实现,获得成就感。

二、运用微课教学培养培智学生的美术创造力

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学习兴趣是培养培智学生美术创造力的有效方法。用微课引导培智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在观察中培养对物象的直觉感知,进一步探究物象的本质;打破对物象固有的思维,在不经意间创造出新的联想;形式感与技法的有力表现,提高了培智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兴趣。作业是培智学生创新想象力和独创性评价的重要依据,通过作业创作来分析微课对他们创造力培养的成效,有着显著的可行性。

(一)通过提高观察力培养美术创造力

创造力的培养建立在感受形象的基础上,先对事物有一个认知后,才能进行创意思维活动。根据微课制作的特点,让培智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是创意的前提,教师让培智学生对物象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不断地增强其思考力和丰富其想象力,为其在学习活动中更好地认识事物、表现事物打下基础。

例如,《美丽的小树林》微课。教师让培智学生观察小树林,带着问题去思考“树干是什么颜色呢?”“树叶有哪些颜色呢?”等,对白桦树有一个观察、思考、感受的过程,从笼统的印象过渡到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探究,通过细致观察引发对形象的联想与创造。画面突出显示树干的特征,白色的树干上面还有很多黑色的斑纹;树叶的颜色用特写和远景分别呈现,特写下的树叶细节丝毫毕现。培智学生看到叶子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叶子的脉络比较清晰美丽,颜色各有不同,其中有绿色的、橙色的、红色的、黄色的等。通过远景观察整幅画面,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了事物,受美丽秋天景色的感染,有了创作的冲动,激发出表现的欲望。

创作过程中,教师通过微课引导培智学生听风吹过的声音,听树叶落地的声音;特写树叶的高清图像,仿佛手能摸到的质感;美丽的小树林在蓝天与绿草地的映衬下,似乎闻到一股清新空气的味道。微课的表现力使他们得到各种感官体验,对事物的印象不断加深,产生视觉联想。看到白色树皮与黑色斑纹后,他们产生出“小眼睛”等想法,这是对树干有着正确的了解后才能产生的思想火花;对树叶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的也是真实的想法;画面整体感觉很协调,也是感官体验的结果,让人陶醉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体会创作的快乐。

从《美丽的小树林》一课的作业看,该微课设计目标是让培智学生学会观察事物,在认知的基础上表现创造力。培智学生缺少亲身的体验感知,只有通过微课才能获取对白桦树的认知体会。例如,观察树干、表现树干,创造力被激发后,黑色的斑纹被想象成“小眼睛”,畫起来就有了趣味,画面拟人化,就有了情感。在画树叶时,由于培智学生对树叶有了清晰的认识,叶子的形状、大小、方向和飘动的感觉,描画出来是那样准确,仿佛可以随手拾起一片似的。根据自己被感染的情绪,大胆地表现,不假思索地选用色彩,表现出美丽的秋天景色。

(二)通过提高想象力培养美术创造力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提高培智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其创造力的基础。创造性的想象是通过记忆的联想,对记忆中的事物进行补充或重新组合加工,创造出奇思妙想的画作。微课让培智学生更好地看到现实中不易看到的事物或场景,启发他们展开想象,这些事物往往非常奇特,又具有各自的形式和美感,能把他们心中蕴藏的“奇形怪状”的想法挖掘出来,激发其美术创造性思维。

例如,《高高的大树》微课通过情节设计,启发培智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说一说与树有关的趣事,并要求用撕纸加绘画方法来表现。把彩色画报上的小动物、房子、人物等形象直接撕下,依据情节的构思粘贴在适当位置,再添画一些简单的形象就可以很好地表现出主题了。

微课中设计有效提问,促进培智学生联想讨论“树上有什么?”“树是谁的家?”“发生过怎样的故事?”等。微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树干是个楼房,里面有好多房间,住着小朋友和许多小动物,大家生活在一起,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树上结着各种好吃的果子;空气新鲜,蓝天白云,小鸟绕着大树房子欢快地飞舞着。“树林里有许多小狐狸,它们与乌鸦之间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微课对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场景进行演示,指导培智学生组合元素,形成具有一定情节的画面;微课使他们产生联想,高大的树木连成一片森林,一群小狐狸有的在树上,有的在树下。培智学生展开想象,轻松地运用撕纸贴出森林,再从画报纸中选些小狐狸撕下,分别贴在画面中,创作出童话般的故事情节,作品具有独特魅力。

从《高高的大树》一课的作业看,微课引导培智学生掌握材料运用、彩纸撕贴的方法,画面中人物、动物和事物的和谐统一,把文学故事及其他学科知识融入进来,对美术作品的主题创作起到很大的作用。作业一:大树就是一栋房子,房子里住着小朋友、小动物,树上还结着许多好吃的果子。由一个事物联系到另一个事物,想象得到了扩展,这种自由的表现就发展了他们在没有预先设定的情况下自由流畅的想象。作业二:创作由大树组成的森林,里面有许多小狐狸,培智学生从微课中学会了从各种彩色的画报纸中撕出需要的树干、树叶、小鸟、小狐狸,这些纸有着不同的颜色和表面特征,然后把这些撕下来的形象粘贴在黑色的卡纸上,组成一幅童话故事,这样培智学生提高了创造力并掌握了绘画技巧,潜能进一步得到了激发。

(三)通过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美术创造力

微课可用摄像、动画、影视片段、配音、录屏等多种方法进行制作,多样的表现手法使微课变得生动起来,能有效地集中培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微课形式多样化,多种技术、艺术手法的运用,显得和谐统一。背景音乐增强感染力;画面色彩鲜明醒目,视觉冲击力强;影视片段使人身临其境;示范演示具有针对性等。

例如,《给动物穿上花衣服》微课。在开始时用一段视频展示马、麋鹿、大象等动物生活的画面,培智学生就可以亲眼看到草原上的马、森林里的麋鹿、非洲的大象。高头大马,有黑色的、枣红色的、白色的在草原上奔跑、打滚,在水塘里饮水,非常亲近;麋鹿在山坡上成群结队,一边玩耍一边鸣叫,让人感觉仿佛正和它们一起沐浴着阳光;大象小象很可爱,一只小象摔了一跤,大象妈妈用它那长长的鼻子把小象扶起,学生感到自己就像那只小象,大象妈妈扶起的是自己。这段视频再配上现代感的钢琴曲,使气氛得到渲染,学生沉浸在视频中,心随着镜头而动,对学习内容增加了兴趣。

微课中教师亲自示范给小毛驴“穿上花衣服”,镜头交代得很清楚,用棉签任意地沾上颜料,自由地在小毛驴身上点呀点,配音语言儿童化,适当运用特写镜头表现画法,培智学生很容易集中注意力,看清楚操作动作并模仿。微课中的画面、音乐、色彩、气氛相互作用,给他们提供视觉听觉的大餐,培智学生学习起来主动性较强,积极参与问题的回答、示范的学习、教学意图的理解、课堂拓展的练习。

从《给动物穿上花衣服》一课作业看,微课激起了培智学生强烈的创作动机,使他们从中感受到创作活动的愉悦。教师提供学习材料,有动物的剪影形、棉签、颜料和镂空动物形及图案背景等。作业一:教师教培智学生用棉签蘸颜料,在动物剪影上点画,“給动物穿上花衣服”,提高他们对颜色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培智学生在创作中运用不同颜色点在动物的不同位置时,就有了辨别颜色的能力。通过微课欣赏艺术作品并掌握教师的描绘方法后,他们很快就会下意识地在创作中运用,使作品更具有表现性。作业二:有的培智学生表现能力较差,可以把镂空动物形的卡纸放在彩色图案背景上面,用遮挡的方法表现“给动物穿上花衣服”,简单而有效,很好地表现出动物“穿上花衣服”的效果。

通过对培智学生学习过程和作业创作过程的观察可以看到,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去表达自己精彩的想法,努力完成教学要求,体验和感受创作的乐趣,美术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参考文献:

[1]肖 戈,曾小红.儿童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辅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唐纳德·荷伯豪斯,芭巴拉·荷伯豪斯.小学美术课堂创造力与感受力的培养[M].钟 婕,黄艺平,黎明婉,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培智创造力美术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